[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释放儿女——推翻孩子头上的“三座大山”
2014/9/16 13:47:56
读者:4050

 

释放儿女——推翻孩子头上的“三座大山”

 

文/刘约翰牧师

生命季刊微信“牧者心声”专稿

 

圣经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5:1)。”可惜的是,许多基督徒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这集中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许多基督徒父母以学才艺,争高分,考名校等无形的绳索牢牢地捆绑孩子。用补习班、特长班塞满孩子的所有时间。剥夺孩子敬拜上帝和自由活动的权利,还期望孩子蒙受祝福和健康成长。这种对上帝的信心不足,演化成对孩子的束缚。

 

其实,中国孩子的头上都有“三座大山”——父母(家庭)、老师(学校)和社会。父母因指望儿女成才,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孩子身上,又因多半只有一个孩子,深感自己输不起,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督导孩子学习方面,中国家庭发挥到了极致。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轮番上阵,不给孩子喘息之机。如此压迫式的监督,就是要在“全民皆兵”的高考会战中“杀出一条血路”。试想,家长在这样的心里束缚之下,怎能容孩子松一口气!何其不幸,父母望子成才的良好意愿因不切实际的攀比,在不知不觉之中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无情迫害。因此,说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座大山”并不过分。

 

为什么说老师(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座大山”呢?因为在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下,老师(学校)被迫专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而抛弃对孩子其他素质的栽培与肯定。当教育堕落到只看学生成绩的时候,教育的使命就失却了。老师很现实,他最清楚考试分数意味着什么!我们难以想象学生为多争一分而付出的努力。有些学生甚至到了考场还在不择手段的争分——作弊。

 

同学之间的关系俨然是激烈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是家庭与家庭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的延伸。当然,除了教育制度使然以外,老师(学校)看重孩子的成绩还与升学率、学校名声、个人奖金紧密相连。因此,老师没有理由不给学生压力。

 

孩子头上的“第三座大山”就是社会。我们教育观的错误在于培养精英,而非培养公民。我们认为一生之计在于“考”,一“考”定终身,以“考”论英雄。我们的传统就是“自古高考一条路,万众同挤独木桥”。有幸挤过去的自然荣宗耀祖、门庭生辉,而挤不过去的,自感技不如人、有辱门第。整个社会都在给学生传递一个信号——有本事,你就考个好学校!所以每年高考,学生大起大落,家庭大喜大悲,学校大吹大擂……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对每个学生形成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如何推翻孩子头上的“三座大山”?我们可以批评教育制度的诸多流弊,可以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但我们更应该自身反省。家长不正是伙同学校压迫孩子的帮凶吗?家长不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背后推手吗?如果家长不悔改,还有谁要悔改?如果我们能以上帝的眼光看孩子,以正确的价值看成功,以务实、客观的心态看教育,那么,我们就推翻了孩子头上的“第一座大山”,如果“第一座大山”推翻了,其他两座大山就因失去了根基而砰然倒塌!带领孩子认识上帝才是第一大事——改变生命,建立品格。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社会的真正希望和莫大祝福!

 

新学年开始了,快给你的孩子松绑吧!

 

刘约翰 中国大陆传道人。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cclife2013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