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信仰 总第27期 2014年11月
理发师的故事
文/爱蜜莉
这是我从视频中看到的,虽是一个故事,其中意谓贴切,可以引发人思想——
一位牧师手持圣经,进入街道一间理发店。理发师亲临招呼,两人互问安后,牧师舒适坐定,就开始理发。牧师翻开圣经,安静专心阅读——理发师一面熟练地剪理,一面掩藏不住他满脸的疑惑,他有所不解,为什么牧师这么有兴趣读圣经?还不时喃喃地出声;“感谢主,谢谢主的恩典”。
付钱时,理发师按奈不住,开口问道;“牧师!你张口就感谢主,我觉得挺奇怪。坦白地说,我认为上帝根本不存在!”接着又说道:“看看这世界,人心邪恶,苦难不断……若上帝存在,他能坐视不管吗?!”
牧师没立即答话,他明白,人多是以眼见为凭,而信仰是属心灵层面;除了信心,真不是能轻易说服人的。牧师默祷求神怜悯,从容离去。他刚迈出店门,就看见一位长发披肩的青年人,牧师把他带到理发师面前,语态谦和地说;“这世界并不存在理发师,要不然为什么这小子的头发这么长?”
理发师立即应道;“莫名其妙!我天天在这里,是他不进来找我,所以他的头发这么长!怎能说我就不存在呢?”
牧师仍然笑容可掬,直接引述理发师的话说:“看看这世界,之所以人心邪恶,苦难不断——只因人心刚硬,不愿谦卑寻找神,人先拒绝了上帝,怎能怪他不管呢?怎能否认他的存在呢?”
我们谁都没看过空气,谁又能说空气不存在?而空气却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上帝存在在永恒的时空里,圣经已启示了这个事实,而且他为施恩.为怜恤,为拯救,时刻都在等候我们的回转。圣经箴言8章17节中神亲口应许:“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
新天新地新景象(散文)
在Target(类似“沃尔玛”的连锁店)后面,有一片广袤的原野地带。遍地迎风的芦苇,展枝摇曳,姹紫嫣红的小花,迎风招展。清晨,旭日发出温暖的光芒,春晖使蛰伏了一冬的大地缓缓苏醒过来。渐渐地,人们又开始了户外活动。每早晨我和老伴灵修后,就徒步来此,沿着原野边那条蜿蜒的人行道,或散步或慢跑,呼吸清新的空气,安怡又自在地享受退休生活。老伴因为脚骨动过手术,竞走他是铁落后的!我常停下等他,并列同行一会儿;有时也逗趣他两句,加快两三步又超前而去。
脚踏着此起彼落的鸟语,一步一步向前走去。走着走着,我敏锐地感觉到,一个怪异的声音,从不远处的矮丛湿泥间传来。这是从未听过的声音,悉悉索索一连串地回绕,我不禁放慢脚步,好奇望去寻找,声响仍持续,我却没看到什么动静。不远处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踏着滑板快速冲来,我退让一旁,他减速,丢下一句;“It is rattlesnake! It’s very dangerous,keep away from it.”(是响尾蛇!毒蛇危险,快离开它!)男孩好心警告的话,反叫我心悸愣住。回头赶紧等到老伴,他神稳意定地说:
“别怕!我们安静走开就没事,各类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它生存的地盘,人不要恶意侵犯,它大概也不敢主动出击的。它发声是威吓作用,事实上它更怕被人伤害。”
“既然如此,我走我的人行道,又没招惹它,它尽情溜滑它的泥沼,犯不着发怒声吓唬我呀?”
“它之所以虚张声势,有一种可能,是它正在守护着蛋。”
“它正在守护着蛋”本是一个推想,我却因此又陷入沉思:始祖犯罪,违背造物主的法则,所有动物的生存空间,全在乎弱肉强食,生命的内容不外本能意识地,逃脱凶险为保己命和永不停止地血腥侵害。但那至善至柔、甘愿牺牲的母爱,又从那里承袭的?这爱是如此坚固强大,势不可挡,这爱高深长阔,其中又彰显出什么?透过双亲对子女的爱,我心灵清晰领悟到,爱的本质包含了上帝对他所造之物:人类,和动物的爱。
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目的,本是极好的,宏观宇宙,巍巍大自然,与所有生命个体,都彼此衔接和依附,深渊和深渊响应,涵蕴着知情意,和谐共存的至美环境。创世之初,伊甸园就是这般的宜宁祥和,遍地满了上帝的丰富,他且把动物交与赋有灵气的人掌管。——然而人犯罪弃绝神,大地变色受连累,浩劫不止。今日的苦果,都是人自招的。从有历史以来,人类战争不断,动物界也是为己之生存,残酷杀戮。正如圣经罗马书八章所言,一切受造之物,在其中一同劳苦叹息,直到如今;也必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直到世界末日,一同承受争战、朽坏和死亡。
然而,因着造物主本为善,又存慈爱的属性,上帝为背道的人类,开启了一条救赎的道路。这道路,成为世人等候上帝救恩的唯一依据。到那日救主耶稣必再来,他必要毁灭所有的恶,审判一切的不义。他再来要将一切更新,建立完美的新天新地。到那日“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65:25,另参经文赛11:6-9)。我盼望人间早日恢复伊甸园的荣美,一切被造之物彼此和睦,称颂耶和华。我自己尚活着时,愿以余生仰望等候,不由地赞美:“——耶和华啊!人民牲畜,你都救护”(诗篇36:6下)“万王之王啊!凡有气息的都该推崇你!”
爱蜜莉 来自台湾,现居芝加哥,参与教会及福音机构事奉。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