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13期 2000年3月
在北美,中国学人基督徒生命成长的最大障碍,是一种可称为“中产阶级心态”的东西。
就北美的信仰环境而论,中国学人在这里慕道、接受信仰或受洗加入教会,的确比大陆容易一些。但近几年来人们则普遍反映,许多人信主容易成长难。这种成长难的现象,当然有这些学人信徒自身的问题,但是生命成长的环境因素我们也绝不可忽略。生命成长与生命成长之环境的关系,一如种子与土壤的关系;对此,我们的主有极精妙的比喻(马太福音13:3-8)。
世界对信徒而言,是一个充满了诱惑的所在。人在本性里倾向于追求“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翰一书2:16);北美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不仅不能抑制这些欲望,反而会刺激它们的发展。北美的一些华人教会,在教义的信仰上是非常稳妥的,但在生命的信仰上则是薄弱的。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前者教义纯正而灵性上死气沉沉;后者则是以活泼的生命彰显出纯正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中产阶级心态”在北美成了典型的“教会心态”和“信徒心态”。(在这里,我们无意指责作为社会阶层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心态”是一种与信徒灵性有关联的提法。许多属于中产阶级阶层的弟兄姊妹,并不一定有“中产阶级心态”,而一些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是中产阶级)。
这种心态是属世的“中产阶级心态”在信仰领域中的反映。它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满足感和优越感,转化到灵性生活中时,就变得不思进取而又自以为义和自以为合理。“中产阶级俱乐部”式的教会生活其乐融融。一些人在其中如鱼得水,大有“此间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风范;全忘了教会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得前书2:9),是主耶稣重价买赎并托付使命的属灵群体。
“中产阶级心态”的几个主要特征,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首先,它在神学上的特征是鼓吹“成功神学”。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成功神学”并不是神学,但鉴于它在信徒生活中有很大的市场,实际上又起着一种“实践神学”或“应用神学”的作用。“成功神学”是一套对信徒生命有着潜在威胁的理论系统。它不像自由派神学或异端谬误那样,明显地引人转离圣经真理;它的目的是为信徒提供一种灵性上的“安乐死”。
它引用圣经教训(当然是片面地甚至是歪曲地引用),向你证明追求属世财富和追求成功的合理性,并说你在世界上的财富和成功可以给神带来荣耀;它用廉价的“恩典”替换掉重价的恩典,教导你一手抓住天国的“门票”,一手抓住今世的名利地位和安逸生活;它可以告诉你“耶和华赐福约伯比先前更多”(约伯记42:12),而不讲约伯如何因承受苦难而经历了神;它告诉你要在“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但不说世间的享乐乃是虚空,而信仰的“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传道书5:18-20,12:7-14)……在你发现自己的生活与耶稣的教训相抵触而略感不安时,它可以用似是而非的道理挪去你的不安;在你面对“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呼召而犹疑不定时,它会说十字架已经是太古老的重负,没有它你会更轻快地飞扬和追求卓越……
成功神学中没有十字架的地位。如果必须提到十字架的话,它会含糊其辞地说一句“耶稣不是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了吗”;至于“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这层意思,它却避之唯恐不及。由于对十字架中心地位的偏离,成功神学的鼓吹者很容易滑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与世俗文化妥协,并尝试从其中寻求灵性危机的缓解之策和信徒良心的自我安慰;另一个极端是无心在十字架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反而抄灵命成长的“近路”,在一些怪异教训的引导下,去追求某种超自然“恩赐”,以显示其在属灵领域里也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
其次,“中产阶级心态”在生活形态上的特征,是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
当一个信徒以成功神学作为自己的生活指导原则时,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是一种极自然的选择。有时候,舒适安逸很像是一种客观环境,漂亮的房子和体面的收入,都可能为舒适安逸提供物质基础。但仔细想来,舒适安逸更像是一种心态──一种受人的享乐主义本性所支配的心态。舒适安逸的生活当然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也包括名利、地位、成就所带来的满足感,以及这种满足感所引发的“今生的骄傲”。用世人的眼光来看,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乃至追求过更舒适安逸的生活,都是合理的。但耶稣基督教导他的门徒要“舍己”和“撇下”。“舍己”和“撇下”是对世人眼光中的“合理性”的否定,使门徒的生活形态具有一种属天的合理性。
最后,“中产阶级心态”因其以成功神学为原则,以追求舒适安逸为目的,必然会导致灵性上的不冷不热。主耶稣对老底迦教会说的话(见启示录3:4-22),揭示的正是这种不冷不热的灵性光景。在这种灵性光景中,人活着不再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祷告成了应景式的“宗教操作”。这种光景中的信徒,缺少生命成长的动力与见证能力,使命意识淡漠或完全没有使命意识。生命能力与使命意识的极端缺乏,会使一个信徒重生得救的真实性变得十分可疑。
以上对“中产阶级心态”的分析表明,海外中国知识分子信徒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是许多幼弱的生命所无力承受的。“中产阶级心态”是一片绿草如茵的沼泽地,一旦掉进去,就很难爬出来。它对基督徒生命能产生很大的摧毁力量,并且是用慢性、软性、似乎又是合理性的方法来完成的。它之所以难以对付,端在于它出自我们的本性,出自我们的“自我”和“旧生命”。这个障碍不清除,生命自然无法成长;没有强壮的生命,也就谈不上领受异象与承担使命。
三 十字架: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
十字架是基督信仰中的一个古老话题,但也是摆在每一个渴望生命成长的基督徒面前的崭新课题。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主让“天天背起”,就是说我们天天都可以从十字架支取新的生命能力。十字架是新生命的起点,十字架的路也是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就我们今天的灵性生活实际来说,唯有十字架才能将我们从“中产阶级心态”的泥淖中拖出来,并保守我们不再掉进去。十字架是我们信仰的矫正器,当我们偏离、逃避、忽略抑或歪曲十字架真理时,圣灵会用它将我们引回到信仰的正途。
一方面,我们承认“中产阶级心态”和“成功神学”拦阻着信徒的生命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坚信十字架的能力可以摧毁这些障碍,因为十字架是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神的大能(同前1:23)。如果我们愿意拥有这种能力,必须顺服在圣灵的引导下,了解十字架道理的完整性。我们常常讲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就的救恩,但却很少讲神要藉十字架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他的旨意。把基督钉十字架当作救恩观念讲一讲比较容易;使十字架进入自己的生命,扎实地对付我们的罪、自我以及那些与生俱来的习性,就困难得多。但圣经则教导我们不仅要知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也要“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使“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20)。当“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的时候,在“我”的本性中形成的所谓“中产阶级心态”,就被十字架的能力瓦解了,“我”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欲望,就被跟从主的呼召否定了。
我们今天的许多信徒,对十字架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外在的层面上,仅仅把它看作是我们信仰的一个表徵和记号。但实际上,十字架是基督徒应有的生命特质,是一种“内在的性情”(慕安德烈语)。当保罗讲到“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时,他是把这个“心”(mind,attitude)等同于基督的十字架来描述的(腓利比书2:5-11)。主耶稣的十字架,就是他“内在性情”(即保罗所说的“心”)的彰显:他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死在十字架上”,是主耶稣内在性情的最高表达,他也要求跟随他的人有同样的性情,因此他为跟从者制定了这样的“门徒金律”(the Golden Law of Discipleship):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0:37-39,16:24-26;马可福音8:34-37;路加福音9:23-25;约翰福音12:24-26)
以耶稣基督的教训为总原则,使徒保罗指出,在信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十字架的能力。首先,“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基督)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马书6:6),因为基督释放了我们,使我们得以自由,十字架的能力保证我们不再被奴仆的轭所挟制(加拉太书5:1)。其次,在我们的成圣道路上,十字架可以不断地摧毁“情欲的事”。事实上,每个信徒的灵性生活中,都会程度不同地遇到“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两者“彼此相敌”的情形(加拉太书5:16-18),这时,圣灵总是藉着十字架作工,并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使我们既“靠圣灵得生”,也能“靠圣灵行事”(同上5:24)。最后,经过“罪身灭绝”和“情欲的事”不断被摧毁,门徒的内在性情──舍己、撇下、谦卑、顺服等──才会成形并得以彰显,生命中就有了圣灵藉十字架所结出的果子(同上5:22,23)。感谢主!十字架使我们进入了神生命的丰盛。一个“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的生命,所能夸口的就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同上6:14)。
十字架不是失败而是得胜。先知以赛亚曾预言了十字架的得胜(以赛亚书53:10b-12),神使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是这一得胜的最大证据。同样,对门徒来说,有十字架的得胜能力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拥有复活的生命是得胜的标志。我们若在基督死的形状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我们若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罗马书6:5,8)。“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15:57)
作为我们信仰生活中心的十字架,它得胜的能力可见之于信徒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可见之于各种灵性关系中。此处仅以信徒的婚姻生活(或婚姻关系)为例,来看一看十字架的奇妙作为。今天常见的情形是,基督徒的婚姻一出问题,就去向五花八门的社会理论寻找答案。人们很少把婚姻关系看成是一种灵性关系,更不愿意把它与十字架放在一起去思考。事实上,十字架在婚姻关系中彰显著舍己、和好、和谐与和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使婚姻关系得以坚固,而且时时在提升着它的属灵品质。当婚姻关系中的双方来到耶稣的十字架下,甘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时,十字架“舍己”与“和好”的能力就有了彰显的契机。人们的婚姻出问题,无不是由于双方本性中的自我中心意识、不圣洁的品行以及乖僻的习性等因素所引起的。十字架将治死我们本性的作为,要我们舍“己”,而不是舍“他/她”。十字架和好的能力不是在你彻底舍己之后才彰显出来,而是在你一有舍己的愿望时就开始工作。舍己的程度决定着和好的程度。唯有十字架可以使妻子真正顺服丈夫,因为她通过顺服丈夫而顺服了那位在十字架上为她舍己的主;也唯有十字架,可以使丈夫对妻子有那种“基督爱教会”的爱(以弗所书5:25),十字架使这种爱纯一不杂,持久不变。
以上只是十字架得胜的能力彰显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愿意睁开属灵的眼睛,会看见十字架更大的作为。
在我们的信仰中,十字架总是主动地向我们发出挑战与呼召,因为神的工作是主动的,圣灵藉十字架要做的工作是主动的。我们必须积极地迎接十字架对我们的生命所发出的挑战,并顺服地行动在它的呼召之下。今天基督徒生命成长的必要性与使命承担的紧迫性,使得我们的思路必须对准“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们急需在圣灵的引导与帮助下,用十字架性情克服“中产阶级心态”,以十字架神学代替“成功神学”,以舍己、撇下及过简朴生活的心志,取代对舒适安逸生活的追求,以强烈的使命意识为动力,来改变我们的灵性现状。
十字架的挑战与呼召首先会临到传道人。传道人必须像甩掉缠在手上的毒蛇一样甩掉自己的“中产阶级心态”,否则他自己就可能成为“十字架的仇敌”(腓利比书3:18)。传十字架的人必须是背十字架的人,必须是经历十字架的对付而有十字架能力的人。“坚定不移地传十字架”,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传道人的十字架。他必须对十字架的真理保持百分之百的忠诚,即或走上一条孤单的旅途,他要传“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心志与热情都不会改变。当一个有十字架心志的传道人,在他所牧养的教会里,在教会的主日讲坛上,长时间坚持不懈地传讲十字架真理时,我们坚信圣灵自己会藉着神的话语,藉着十字架在信徒的生命里作工。教会复兴之火是由那位圣善而智慧的灵所点燃的,但传道人必须在这之前走上祭坛,并准备好献祭的柴。不要担心十字架的道理会把信徒吓跑。十字架永远不会分裂教会,它只把真假门徒区分开来。
其次,十字架的挑战会临到那些愿意从“中产阶级心态”的灵性困境中走出来的弟兄姊妹。对于这些弟兄姊妹来说,重新慎重地思考我们的信仰是必要的。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灵性光景与生活形态,重新放在主耶稣所制定的“门徒金律”之下来进行认真地省察。我们必须严肃地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是耶稣基督的门徒吗?”“我准备作主耶稣的门徒吗?”“我真的相信耶稣的话是对我说的吗?”“我目前所追求的东西合乎主的心意吗?”“我如此生活下去能够进那扇通向永生的窄门吗?”“主啊,我该怎么办?!”……如果我们愿意省察,愿意归回信仰的正途,愿意对十字架发生兴趣,神在圣经中应许说:“现在你们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玛拉基书3:7)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是凡事受过试探……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4:15)。主会把他背负十字架的能力放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并帮助我们操练出有属天香气的十字架性情。
十字架性情的操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圣灵会引导我们从小事上面开始。“舍己”、“撇下”及“顺服”等品质,并非只有在殉道者的十字架上才能看到;日常生活中一句感恩的话,一句饶恕人、造就人的话里就有十字架。当一个人为参加祷告会而放弃一场音乐会时,他就开始经历十字架了──因为他在学习撇下某种“合理的”享受。当一个人在放弃一次音乐会、一次高尔福球赛、或一次烛光晚宴的事情上,积累一些十字架经验时,他才有可能放弃度假的机会去进行一次货真价实的短宣。十字架对我们生命的挑战由小到大,既真实又具体。丰盛的生命是十字架经历的总和。
四 结语
我们对海外中国知识分子归主运动意义的了解,以及我们对信徒生命成长的拦阻与出路的认识,使我们再一次看到十字架在我们信仰中的中心地位。我们必须以更深的祈祷,求那位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主亲自成就他自己的旨意。在主所赐的十字架后面,隐藏着宝贵的应许:“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启示录3:2)基督门徒进永生之窄门的凭据是十字架,他们在神宝座前领取赏赐的凭据也是十字架。我们需要把十字架看为宝贵。
李信源 来自中国大陆,现从事神学研究及福音文字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