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14期 2000年6月
有一根苇子赐给我,当作量度的杖;且有话说∶“起来!将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为这是给了外邦人的;他们要践踏圣城四十二个月。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著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他们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若有人想要害他们,就有火从他们口中出来,烧灭仇敌;凡想要害他们的,都必这样被杀。这二人有权柄,在他们传道的日子叫天闭塞不下雨;又有权柄叫水变为血;并且能随时随意用各样的灾殃攻击世界。他们作完见证的时候,那从无底坑里上来的兽,必与他们交战,并且得胜,把他们杀了。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里的街上;这城按著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十字架之处。(启示录11∶1-8)
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4∶5-6)
在这次的大会中,我感到神的同在。在祷告之夜的时候,我心里几次受感动、流眼泪。我常常地感觉到自己的眼泪太少,眼泪少的时候,心灵不知不觉就刚硬了。我求主赐给我更多的眼泪,不是为自己流,乃是为主的旨意,主的圣工来流。在美国有一个弟兄,他很高大很健壮,但是他为主工作的时候,常常不知不觉流泪,他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他向神求∶“神啊,求你帮助我不要流泪了。”但是他当他的眼泪停止的时候,他发现他的心开始刚硬,所以他再求,他说∶“神啊,求你给回我的眼泪!”以利亚是流泪的先知,耶利米是流泪的先知,我们的主是流泪的救主。
在昨天下午聚会的时候,弟兄姊妹一起唱诗,其中一首是《主那奇妙的双手》,弟兄姊妹很多举起双手在唱这首歌。我举起双手的时候,好像看见基督的手,两只大手,带著钉痕的手,伸下来就覆盖这个会场。主的手上有钉痕,我们在主的面前,钉痕的手面前,来聚会,来听道,来见证,来赞美。感谢主,他是带著钉痕的手举起祝福的时候,离开世界回到天上,那是路加福音第24章最后的经文告诉我们的。我们相信,主复活的身体上的钉痕,肋旁的枪伤一直地保留。我们将来见主的时候,还会再见他手上的钉痕和他肋旁的枪伤(约20∶20),作为永远的记念。
今天,我们要一同领受的信息,就是末世以利亚心志能力的复兴。刚才我们读的第二处的经文,玛拉基书第4章5-6节,在那里预言,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以利亚要来。那个大而可畏的日子就是末世,那时以利亚要来。在圣经中末世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耶稣降世的时候,已经是末世(来1∶2)。这末世的意思是相对而言∶旧约时代是古时,神在古时藉著众先知向我们讲话,在末世藉著他的儿子向我们讲话。末世还有第二个阶段,即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在刚才读的启示录第11章3-6节,告诉我们有两个见证人要来,其中一个就是以利亚。我们看见在这两个末世的阶段里头,都有以利亚来。主耶稣降世之前,施洗约翰来了,主耶稣指著他说∶“这就是那当来的以利亚。”
在路加福音1章17节说,约翰有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这一位以利亚带著权威宣告∶以色列人到神的面前必须认罪悔改。他的心志让他能够对希律王说∶“你作这事是不合理的,你要悔改!”向王宣告,宣告的结果呢?被杀!你想他的心志,他的能力有多么的强。牺牲的心志能力,将自己毫无保留地摆上的、勇敢的、属灵的心志能力。
到了末世,启示录11章预告两个见证人要来,其中一个好像是以利亚。在那里有五句介绍和描写以利亚的话,其中三句符合以利亚,但是另外两处,用在他的身上不合适∶一个是两棵橄榄树,另外一个是两个灯台。这是撒迦利亚书用在其他人身上的介绍的话,不适合以利亚。由此可见,在启示录11章述说以利亚要来,不是以利亚个人要来,好像以利亚第一次来,也不是以利亚个人,乃是指像以利亚的约翰。因此我们有相当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接受和解释启示录11章以利亚要来的预言,乃是指在末世的时候,将有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的复兴。
这个信息是向你向我发出来的,我们要学习强的心志,强的能力。在刚才我们读的经文里,这两个见证人要被杀,他们又复活。他们被杀的地方在哪里?在所多玛和埃及,跟著说,就是我们的主受死的地方,我们的主是在所多玛钉死十字架吗?是在埃及钉死十字架吗?不是,他是在耶路撒冷钉死十字架,但那是地理上的一个地方,属灵的意义是在所多玛,是在埃及,是在以神为敌的地方。我们的主,是在一个以神为敌的处境下被钉十字架。但是这二个见证人复活了,复活了,被带到神那里去。他们被杀了,这也是一个属灵的象征,好像我们唱的诗歌∶“先贤之信,刀下犹生。”“刀下”是他们的殉道,殉道了,死了,但是他们的生命还是活的,还是活生生的。所以那个死的意思就是∶十字架的死──付代价的牺牲。我们的主是钉十字架的主,背十字架的主,跟从他的人在末世的时候,所需要的心志能力,是背十字架的能力,付代价,付代价!感谢神!在希伯来书第11章提到许多信心的英雄,他们因信虽然死了仍旧说话,他们的信仰今天还在向你向我说话,来宣讲神的恩典、神的救恩、神的旨意。
我们想到先知以利亚,他的心志能力和表现。以利亚是怎么样的心志能力呢?当他面对巴力的先知的时候,当时与他为敌的巴力先知是八百五十人,一对八百五十,而且那些巴力的先知的背后有亚哈王与王后耶洗别在支持。以利亚一个人面对的时候,他就向以色列人发出宣告∶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如果耶和华是神,你们就要顺从他;如果巴力是神,要顺从它。“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列王纪上18章那里说∶民众一言不答。他们不回答,他们默认了心持两意的事实。那是个事实,是他们在神面前的真实情况。他们是耶和华的选民,耶和华名下的人,但是,他们拜的是巴力。巴力的神像是什么样的呢?考古学家发现,向我们描述,巴力的神像有四个特点∶第一,是一个露胸的女子骑在一匹马上,一只手拿了水仙花,另外一只手拿了一条蛇。那个裸体,双乳是象征丰收,庄稼丰收,所以它是农神,如果你想丰收,你想富裕,你拜我吧。它骑的马是战马,表示它是战神,你想在战场上打胜战,拜我吧。一只手拿了水仙花,代表自由的性爱。另外一只手拿了条蛇,蛇是撒但的象征。在埃及的法老王的皇冠上有七条蛇,所以法老是撒但的一个很恰当的象征。撒但就在一切的后面,当时的以色列人所拜的巴力就是这四种的意义的总和。他们认为这才是他们所要的∶物质的富裕、战争的能力、性欲的满足及撒但的支持并操纵这一切。耶和华的百姓竟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当先知以利亚面对这八百五十巴力的先知的时候,他发出挑战∶你们接受谁作神?是耶和华呢?还是巴力呢?你们要作选择,不能再“心持两意”。以利亚一个人在迦密山头上重建耶和华的祭坛,将祭物献上,然后向神祷告,神显出他的能力,降下火来,将祭物燃烧,将原来浇在那边许多的水都烧乾,就表示这一切、一切的拦阻都不能使神的能力减少。当以色列人看见神的能力彰显的时候,他们就发出呼声,他们原来不能作决定的心,现在作了呼声的表达∶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这个呼声是针对前面以利亚所说的∶如果耶和华是神,你们就顺服他。他们说耶和华是神,我们现在要顺服他。有人用英文来翻译这句话∶Let God be God,让神真的作我们的神,他是神,让我们接受他作神的主权在我们的身上。感谢神,因为以利亚的心志,一个人面对那么大的敌对的势力,但是他单单仰望神,他的性命摆在祭坛上,他不但用他的手建立祭坛,他也同时将他的生命摆上去了,这是何等的一个对比。局势被扭转过来了。
今天在这个末世的时候,刚刚提到的巴力的四个特征,正是今天这个时代的潮流的写照∶这个潮流,就是物质主义的潮流,就是自由性爱的潮流,是战争残忍的潮流,是撒但在明处暗中操纵的潮流。在这样的一个潮流里头,许多属主的人已经随波逐流,顺流而下;在这样的一个潮流当中,产生了老底嘉的不冷不热,产生了正如主耶稣所宣告的∶当他再来的时候,人子再来的时候,所见到的是吃喝宴乐、物质化的基督徒。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5章提到那十个童女,当“新郎迟延的时候,他们都打盹睡著了”。这是主再来的时候的景象,属他的人用童女来代表,可她们“打盹睡著了”。我们看见使徒保罗被圣灵感动,在提摩太后书第3章提到了末世的情况∶在那里清清楚楚地说“爱宴乐,不爱神”,那正是今天的潮流,今天的冲击。在这末世的时候,我们求神赐下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的复兴。就是这个时代中,我们的教会,我们每一个属主的人所需要的,让我们来回应。
我们又注意到在以利亚的表现中,他有一个祷告的心志和能力。在路加福音18章8节主耶稣发了一个问题∶“┅┅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这“信德”就是信心。是指那一方面的信心呢?上文是讲祷告,所以这个信心是祷告的信心。主耶稣发的问题的焦点就是∶他再来的时候,会遇得见世上属他的人有祷告的信心、心志吗?这是主的挑战。以利亚和末世的这个情况,缺少祷告的情况,也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在列王记上18章记载以利亚七次的祷告。以利亚在迦密山上,七次将他的面藏在双膝之中祷告。神听了他的祷告,降下大雨,恩典的雨,滋润的雨,神的能力彰显的雨。七次诚恳的、信心的祷告!一次,没有动静,到六次,还没有动静,还能再祷告第七次吗?“七”是个完全的数字,那就是坚持到底。他对神有信心,他的信心是他的心志和能力的源头。神回应了。神在历史中的这个回应,记载在圣经里面,让我们有历史感──属灵的历史感!
神回应信心的祷告,神定下两个原则他永不改变。第一个原则∶信心。哪里有信心,他在哪里工作。第二个原则∶祷告。哪里有祷告,他在哪里工作。不是说神自己不能作,需要我们的信心带动;不是说神自己不能作,需要我们的祷告的帮助,当然不是这样。他这样定的原则是出于他的爱∶要我们藉著信心和他同工;要我们藉著祷告与他同工。我们用信心作成的时候,与祷告而成功的时候,神却归在我们的帐上。因为你有信心,因为你有祷告,这是神慈爱的旨意,要我们与他同工。感谢神,感谢神!神要我们可以作他的同工。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大的荣耀、权力、恩典。一个卑微的人,竟然能够与至高的神、永恒的神同工,这是神迹。感谢神!当我们祷告的时候,神动工,神动工一切都完成了。所以当日司布真牧师在他的教会里面,楼上聚会人多少,楼下同样的人数在祷告,难怪、难怪神能使用他。在南韩,1974年,60万的韩国基督徒通宵祷告,有什么果效?从那个时候开始由74到80年底,7年的时间之中,南韩的基督徒人数,从300万增加到1000万。神回应了。通宵祷告后第二天早上,我见到一位韩国的牧师,他这样说∶“如果南韩60万基督徒这样的通宵祷告,神一定作大事,不但为南韩作大事,也为全世界作大事。”这个话没有错,神在南韩作了大事,也藉著南韩的那个榜样,激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教会。以利亚是一个有祷告心志的人。
我们又看见以利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和末世“爱心冷淡”的情况刚刚相反。当主耶稣讲到末世的时候,说∶“因为不法的事增加,许多人的爱心就渐渐冷淡了。”“不法的事增加”,就是没有爱心的环境环绕我们。在一个没有爱心的处境里头,我们的爱心很容易冷淡、减退,甚至失去。但是其过程是“渐渐”,不是一下子失去了,我们爱主的心不会一下子失去,乃是一步一步地,“渐渐”、“渐渐”爱主更少,爱世界更多,爱自己更多。这个“渐渐”的过程很厉害,很可怕,我们难以防守。所以我们必须求主亲自伸出他有钉痕的手,来牵住我们的手,来带领我们,用他的爱来激励我们,只有主的爱在我们里面的时候,我们才能保持我们的爱心∶爱主的心,爱人的心。我们自己没有爱,我们原来就没有爱,但是有了主的爱、十字架的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才开始有爱。但这个爱,甚么时候我们的眼睛离开了十字架,甚么时候有钉痕的手摸不到我们的心,而是另外的一只手摸到我们心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爱心渐渐冷淡了”。有一次我到了 Los Angeles去,那个时候中国大陆刚刚开放,可以和外面通信。有一个弟兄对我说,他收到了他的老父亲从中国大陆写给他的信,信里面提醒他,勉励他要爱主。他把这封信给我看,我看后很受感动。我心里想∶在中国大陆是为信仰受迫害的地方,难于爱主的地方,但是,竟然那里的人写信给一个在美国居住的孩子,勉励他爱主。美国是被认为自由的地方,一个享受的地方,好像这勉励的话应该反转过来才对∶好像在美国的一个生活舒适的人,写信给一个中国大陆在迫害之下的人,勉励他爱主,好像那才自然。但是事实上刚刚掉转过来。弟兄姊妹们都知道,爱主与环境没有关系。亚当夏娃在乐园里面,怀疑神的爱,跌倒远离神、抵挡神,接受撒但的试探。但是有多少的人,在最难爱主的地方爱主,那是人类历史的奇妙的、荣耀的事。这是对主十字架大爱的回应。
我们看见基督教被称为一个殉道士的宗教,这是大概十年前,我在美国中部的一个聚会中,听见一位中国大陆学者讲的话。他说∶“我发现有两种信仰产生了殉道士。第一个是共产主义的信仰,曾经产生一些愿意为共产主义牺牲生命的人,这是事实,但是过去了,过去了。另外,我知道一个产生殉道士的信仰,就是对基督的信仰,而且很多基督徒今天还在世界许多的地方,继续的为主牺牲生命。”这是一个中国大陆的学者讲的,我听见了很受感动。是的,对基督的信仰,这是一个独立的信仰,一个unique faith,产生殉道士,甘愿为了他的信仰,对基督的信仰,牺牲他的生命,付上最大的代价,放下最心爱的东西。有一次在澳洲附近的大岛,我被邀请到新几内亚岛上去,向那里山区的浸信会宣教士主领一次培灵会。第二天一个宣教士驾了飞机带我去深山里面一个地方。我上了飞机,八个人坐满了。我坐在飞机师旁边。驾驶的时候,突然起了大风,这个驾驶员他怎么说呢?他说∶不久以前,一架飞机,宣教飞行团契(Missionary Aviation Fellowship)的飞机失事了,驾驶员死了。他说∶“如果有一天当我驾驶飞机的时候,同样的事发生,我要感谢神,我要感谢神给我那样的权利,可以为他牺牲。”我永远不能忘记,一个宣教士面对危难的时候是什么心态。这是十字架的爱造成的,是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今天,就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地方,求神赐下以利亚的心志能力的复兴──在你,在我的身上。(会众∶阿们!)
祷告∶主啊,我们有什么话好讲,你为我们作了一切,完成了一切。你把最好的,把你自己都给了我们,我们怎么能够报答!我们面对你给我们的使命,你给我们的恩典成为我们最强的动力,你的十字架成为我们最强的动力。主啊,求你将十字架放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肩上,使我们身上有十字架的印记。主啊,赦免我们的罪,赦免我们的罪。主,我们何等的不配,何等的不配。主啊,但是你的恩,你的爱不离开我们,感谢你,赞美你,敬拜你!主啊,求你用感动以利亚的灵来感动我们(会众∶阿们!),使以利亚能够在圣灵降临在他身上的时候,快跑在亚哈王的车前面,走在前面。主啊,我们这些软弱的人,求你藉著你的灵,使我们能向前走,走在我们的难处的前面,走在我们的自我的前面,走在这个潮流的前面,进入你的旨意中心的地方。主啊,怜悯我们,怜悯我们!我们这样的祷告、祈求、交托、奉献,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会众∶阿们!)
滕近辉 著名神学教育家、作家和华人教会领袖。为海外中国基督徒跨世纪聚会
筹委会主席及大会讲员。现任香港牧职神学院讲座讲师。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