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79期 2016年9月

(上图为黄淑仪姊妹。)
见证:神的话语治愈“边缘人格障碍”
文/黄淑仪 张逸萍整理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张逸萍﹕黄淑仪姐妹出生于香港,从小在基督教学校读书,但没有认识神,也没有决志信主。虽然间断地参加教会聚会,但因各种世俗思想影响,对圣经半信半疑。因为患上“边缘人格障碍”,接受各种派系的心理治疗,毫无改善。失望之余,寻求神的引导。于是她的心灵被圣经的话开启,得到神的医治,最终走出精神障碍,生命彻底改变。在这过程中,她重新投教会生活,并接受洗礼。
我曾是一个“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我经过几年的死荫幽谷,从当初的迷惘固执,到最后被神改变。所以我写了《走出边缘人格障碍﹕以生命见证神》,愿透过自身的经历,帮助那些落在同样患难中的人。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难于控制情绪,思想走极端。他们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依附关系”,很怕自己被遗弃。若感到被遗弃,无论真假,会想尽办法挽回,甚至屡次以自杀来要挟对方。所以人际关系很紧张,不和谐。他们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忧郁、焦虑、绝望、感到空虚、无法控制怒气。
从企图自杀开始
我从小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长大,父母和哥哥都经常吵闹;在学校里,我也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取笑。爸爸比较宠爱我,但我受到妈妈和哥哥的攻击。到中学时候,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起了变化。父亲不但吵闹,有时甚至拿菜刀斩家具,并扬言要斩死我们!我有时因为成积不好,被妈妈打,身心都留下伤痕。我每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例如以头撞墙,结果被打得更厉害。有一次爸爸发脾气,说要斩我,于是我逃到屋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没有人来帮助我。成长经历为“边缘人格障碍”埋下种子。
因为中学成绩不太理想,便到社会工作。第一份工作,结识了几个朋友,常一起游玩。突然一天,有两个朋友因为感情出现问题,先后自杀身亡!我亦因为工作不顺利,家庭仍有压力,所以吞下大量药物,企图结束生命,被关在精神病房。我害怕,怀疑自己疯了。
出院之后,转换工作,接着,我失去了“他”,失去其他朋友,失去了自我价值……那几年间,我因多次企图自杀,入住精神病院,终于发现我的病叫做“边缘人格障碍”。
被病折磨
直到二十多岁,听到电台讲解精神问题的节目,很感兴趣。但也导致我从小受的各种心理阴影都浮现,万分痛苦!于是情绪不稳定,又萌生自杀念头。
在此期间,我结识了一些关心我的朋友,我把他们当作“存在支柱”!可是我的“存在支柱”是短暂的。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会有意无意表现得软弱,例如愁眉苦脸,突然昏厥,甚至企图自杀。我渴望得到他们的爱。但是越抓紧他们,他们越厌弃我。我乞求别人,结果把他们吓跑了!
“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赒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赒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什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徒3:2-6)
当我等候他人赒济时,神却要我像这瘸腿的人,自己起来行走。
专业人士帮助时的内心剖白
治疗“边缘人格障碍”是以心理辅导为主,药物只为舒缓,心理学家通常使用“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向心理治疗”。我被这些办法治疗过,可是痛苦心情没得到解决,思想也没有改善。
又有心理学家为我设计日常生活表,起床、吃早点……他认为这样可以建立我的自信。我却认为这些都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琐事,我没有可怜到这个地步!
我又接受职业治疗,和其他病人一起搓棉花球!但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此低下。
有一些心理学家只听我申诉,却没有指导,说是尊重我。我觉得自己对空气说话!
“正向心理学”提倡正面思考。他们建议我找一份工作,免得闲着胡思乱想。我发现这些建议无效,因为我的情绪不稳定,不能专心工作。强行把恶事理想化,是自欺欺人!
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眼泪成为我表达情绪的方式。医生就加重我的用药量,没有细心了解我。情绪表面上被药物抑制,但是内心仍不安。医生只见外表现象,就相信药物的功效。但是,我期望医生可以医治我内心的痛苦。
我分享当我在精神科专业人士照料下的感想,不是为了指责人,是希望别人更了解病者的想法。
“你们休要倚靠世人,他鼻孔里不过有气息,他在一切事上可算什么呢。”(赛2:22)
我花大半生追求的,是人的帮助!
从神来的七次提醒和管教
第一次﹕
我当时认为只有祷告,没行动,不可能有用。但神说﹕“关上门,你和你儿子在里面”(王下4:4),就是说,如果要得医治,必须在密室向祂寻求帮助。
第二次﹕
当时有一位我重视的朋友离开我,但另一位和我不太深交的朋友对我说﹕这是“神的管教”!我当时无法明白。
第三次﹕
“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可5:26)正好描写我当时的情形。我花尽精神和时间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得不到痊愈,且每况愈下。我正像那个血漏的妇人,只有主耶稣才是医治我的“源头”!当时我立刻向神立志,要专心依靠祂。
第四次﹕
一天,我如常受到委屈和排斥,伤心欲绝。神对我说,不要计较,不要伸冤。只有神才有资格和能力为我伸冤!如果我紧抓着那些事情,我就仍然活在其中。如果我不愿意快乐,不但得不到别人关心,而且当别人忍受不了而离开,我更痛苦,这更是恶性循环。我要依靠神而喜乐!
第五次﹕
又一位本来关心我的朋友知难而退了。于是我祈祷,求神让这朋友给我打电话。神对我说,我的请求有如染上毒瘾的人,在毒瘾发作时,要求父母给他最后一口毒品,但父母却愿意他戒毒。
第六次﹕
我尝试过很多办法,似乎神都给我挡着。我问神﹕为什么?
“(神把门)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启3:7)。于是我问神﹕你把门都关了,但你开的门又在哪里呢?原来雅各书一章1-18节就是我的答案。这是神的试验,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而且人在试验中可以向神求智慧面对。神也应许,人所受的试探是人所能承受的(参林前10:13)。我问自己﹕“我信不信?”然后我回答自己﹕“我信。”
虽然当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困扰情绪仍存,但已经看见一线曙光。当时我学到三件事﹕(1)信仰是用来承载苦难的;(2)神在有血有肉的历史中和我们同在;(3)逆境中的强者,就是在逆境中聆听神说话,而不是只顾自己讲话。
第七次﹕
有一次,有声音欺骗我说﹕我一出生就是一种“缺欠”,有一个心灵黑洞。这声音似乎很合逻辑,也符合了心理学家常说的原生家庭伤害理论。因为根据心理辅导的解释,我一出生就缺乏爱,所以到处寻求人的爱。
后来神让我看见﹕“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已覆庇我。……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3-16)于是揭穿了谎言。我的人生在神的计划中!什么黑洞?缺欠?
我最后放弃一切心理治疗,转向圣经为我的医治,并在网上找到“圣经辅导”资料。圣经辅导是以圣经真理、神的话来辅导信徒,因为深信圣经是人类生活和道德的原则,只有圣经才能给基督徒出路。我很认同。
之后我参加更多教会聚会,慢慢明白,我是在“拜偶像”!我没有把神放第一位,却追求人的爱。我需要作一个决定﹕我要跟随耶稣?还是跟随自己被爱的需要?我做了一个最后决定—跟随耶稣!
这是神让我看见和明白的真相!感谢神,我现在每天读经祷告,悔改自己的罪,转向神!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她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意思说,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愈。于是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可5:25-29)
这个女人就是我,我找到医治的源头了!
患者的出路
请记得,神必能医治这个性格障碍。让我和你分享我的经验。
要清楚知道﹕
(1)这是拜偶像,因为我们追求被爱,追求与人有亲密关系,胜过追求神。
(2)关系结束,其实是神的管教,把偶像从我们的生命中挪去。
(3)要认罪悔改,学习耶稣“舍己”榜样,归向真神。
克服错觉的办法﹕
(1)背十字架,舍己,学习耶稣,放下自己的需要,回应神的爱。
(2)神是我们的创造者,掌管一切。前途是未知的,不必恐惧,把自己终身的事交托神,祂的一切安排都是美好的。
明白了,如何行动?
(1)参加教会聚会、建立教会生活。在教会生活中学习背起十架、舍己。
(2)每天读经祷告,明白神的旨意,与神建立关系,靠主过圣洁生活。
克服“错觉”
我们要靠着主胜过独单感,被忽略感。有神不可能孤单,更不会黑暗!
以神的话作劝勉
所以基督徒若遇上困难,应当以圣经为辅导的准则。若神的话不能提供实际的指导,还有什么人间学说更准确和有效呢?
中国教会现在有人努力推动“圣经辅导”,就是要根据圣经原则去看所发生的事情,让神介入自己生命中,把主权交给神,然后必能得医治。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结语
我是一个很卑微的人,但我心中有一把火,要和大家分享真理。我的见证若能帮助人,全是神的作为!
我最近知道自己得了淋巴癌,可能是多年精神压力所致,但是我不埋怨神的安排,反感谢神!若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能写这书来荣神益人。
“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2)阿们!阿们!
后记 (张逸萍)
以上内容撮录自﹕黄淑仪《走出边缘人格障碍﹕以生命见证神》(香港﹕道声出版社,2014)。
淑仪姐妹的癌症最近恶化,入院治疗。她对神没有半点埋怨,唯有关心怎样荣耀神。下面是她在病床上,最后几天写的一些话,可见她的生命被神改变了,和原来患“边缘人格障碍”的她,有天渊之别。以下是她在病床上写的手稿:住了医院的生命转变—
1. 学懂了承认自己是软弱的,每天都要靠神的恩典而活,有时我们每天拿走神的恩典,不懂感恩,不知道一切是神的供应,只要明白神每天都给予恩典才能过活。这才是在神面前真正的谦卑。
2. 基督徒要每天都为荣耀神而活,现在我在病床上,才明白若是身体上受苦,就很容易忽略神的荣耀,只顾自己的生存,但我学习到我要在身体受苦时,都去以肯定的心赞美神,为身边有困难的人Pray(祷告),不要只顾自己的益处,要彼此相爱,才能彰显神的荣耀。

3. 要完全相信神的应许,相信主恩够用,神的慈爱永远长存,神掌管一切万事万物,神也掌管生命,要信得过神的所有安排都是有祂的美意,因为神是爱。
4.要明白主耶稣的救恩已经成就了,只要借着主耶稣,就可以到父那里去,祂是道理真理生命,而我其实在信主一刻已经有永生,如要见证神的荣耀,有永生的人要有平安在心里,才能做好见证给其他人看,让其他人也感受到福音的大能,使荣耀归给神。

5. 当我常因为身体痛苦而向了人发脾气,那我是软弱的,我需要在神面前和在人面前悔改,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生气却不要犯罪,在神面前谦卑。
6. 当我在病痛中,才感受到对弟兄姐妹的爱与情谊才是最重要的。我并非完全忘记大家往日的吵架,但我发觉大家真心相处过的那份情,比起怨恨更深刻,原来爱是胜过罪,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见证了神已经得胜,因为神是爱。

7. 当自己在病痛中,看见有人有需要协助,即使对方有传染病的危险,但若能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这就见证了耶稣基督的心肠,神无条件的大爱,圣经说: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荣耀归给神。
8. 很感谢主让我有彻底的生命转变,我从前忽略的事情,今天神用圣经多次提醒我,训诲我,指教我当做的事,完完全全真实的生命转变,因着神圣经的说话,圣灵的保守,使我再重生起来。
Jance
18-8-2016
住院81天

在黄淑仪姊妹书写上面的属灵心得三日之后,于8月21日安息主怀,享年39岁。
黄淑仪 (1977-2016)香港基督徒。
张逸萍 来自香港,现居美国;著有《心理学偏离真道》等作品。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cclife2013gmail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 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