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本刊编辑部就季刊近期内容答读者问
2015/5/29 15:40:47
读者:5431
■本刊编辑

生命季刊 总第15期 2000年9月

 

 

    一、《生命季刊》最近几期的文章给我带来很大震动,为主殉道的宣教士和老传道人的生命见证的确很好,但我身在北美,也不可能为主殉道,我如何在北美背十字架呢?

 

    谢谢你提出这个很积极的问题,因为你表达了要背十字架的愿望,而且你想知道“在北美如何背十字架”。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十字架。十字架不等同于苦难,十字架是承受苦难和超越苦难的能力;十字架也是战胜罪、抵御诱惑的能力,是谦卑、顺服天父旨意的记号,是基督徒的生命特质,是基督徒的“内在性情”(即“十字架性情”,请参阅本刊总第13期《海外中国知识份子归主运动的意义》一文中关于十字架的论述)。这种性情中包含了舍己、撇下、忍耐、顺服、仁爱、信实、平安、喜乐等特质。

 

    十字架是每一个基督徒都要背的,因为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这就是说,在中国大陆的基督徒要背十字架,在北美的基督徒也要背十字架。

 

    北美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地方,生活环境也舒适安逸,很难有“殉道”的机会,甚至也不会因传福音而遭受逼迫。正因如此,在北美背十字架更不容易。北美的弟兄姊妹面临的诱惑更大,如何靠著十字架的能力战胜来自世界的诱惑是每个弟兄姊妹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神已经兴起了许多在北美背起十字架来跟随耶稣的弟兄姊妹,以下这些弟兄姊妹生命表现中的特徵,对“在北美如何背十字架”这一问题一定有所启发:

 

    1.     他们爱主更深,把主和主的事工放在第一位;虽然他们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但他们决不会使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事业、功名拦阻自己和主的关系。他们敬业,在工作单位中有好见证;他们以更加虔敬的心来教会敬拜主、服事主,因为他们深知他们服事的这位主是永恒的主,是何等配得自己全身心的服事。

 

    2.     他们恪守圣经的教导,与神有密切的关系,每日读经祷告,敬虔度日;他们坚持圣经的真理,敢于抵制违背圣经教导的奇谈怪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世界而言,他们可能是“迂腐、守旧”的人。他们是在末世的时刻,大声疾呼要人们归回圣经的人。

 

    3.     他们是世上的光,是耶稣基督的见证人;他们把福音传给所有他们认识的人;他们不是把自己得到的爱囤积起来,而是把自己当作管道,把来自耶稣基督的爱分流出去;他们不是满足于“自己得救”、“洁身自好”的婴儿基督徒。

 

    4.     他们蒙受了神的祝福,但并没有滥用神的恩典。他们不去追求世上的享受,不会无休止地换大房子、买好汽车,他们过简朴的生活,但为神的事工则慷慨奉献。他们中许多人听到神的呼召时,便变卖了家产、跟随了耶稣。他们知道,他们事奉的主当年在世上没有枕头的地方,而今天的世界上,福音禾场又有多么大的需要,他们的奉献必蒙神的悦纳。

 

    以上这些特徵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而是靠著主十字架的恩典和能力,长期操练的结果;要在自己每天、每件事上操练,对付“旧我”,更新自己的灵命,这就是我们在北美的基督徒要背的十字架了。

 

    季刊最近一些文章的主人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如《归喀断札》的作者赵西门老弟兄,《忻州日记》中为主殉道的外国宣教士以及许多篇中国大陆传道人的生命见证)似乎是远离北美的读者,但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见证出的真理,他们舍己、背十字架跟随耶稣的精神,无疑是适用于所有处境中的基督徒。我们相信,有心追求生命成长的弟兄姊妹,不管他们身在何处,一定能从这些老一代圣徒在逼迫中的生命见证中学到功课。

 

    也曾有一读者问:“季刊要把我们引到哪里去呢?难道我们都要回中国传福音、作殉道士吗?”季刊只是神手中的一个小小的工具,能够呼召人回国传福音、呼召人付代价跟从主的是神自己;季刊只能谦卑地顺从主的权柄,让主作成他自己的工作。事实上,季刊读者中已经有一批有心回国或已经回国服事的弟兄姊妹,我们为他们献上我们的感恩。当然,神并不是呼召所有的人都回国服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神面前省察,寻求神对自己的带领。但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这样的呼召却是对每一位要跟从主的人说的。

 

    同时,季刊也将尽力刊登一些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活出基督的见证、如何操练自己的灵命长进的文章;本期就有好几篇这样的文章。也盼望弟兄姊妹踊跃投稿,把自己属灵操练的见证与大家分享。

 

    二、读了《生命季刊》“为了信仰”专栏里的文章,一方面看到为真道竭力争辩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听到有人说季刊“涉及了政治”。你们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实际上,“为了信仰”这几个字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为了信仰”就不是“为了政治”;但有时讨论信仰问题却可能“涉及”到“政治”,特别是当有人把信仰和政治混为一谈时,你必须很费力地把“信仰”从“政治”中剥离出来进行讨论。

 

    我们愿意在这里再一次申明,《生命季刊》是一份传递生命信息、并“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的刊物,她不会无端地去“涉及政治”从而模糊了自己的宗旨和目的。

 

    自季刊开辟“为了信仰”专栏后,所发表的文章大致上有三类:一类是中国教会史上的重要文章,如王明道先生的《我们是为了信仰》;一类是国内传道人神学生反映教会状况的文章;一类是神学工作者对自由派神学思想的评析文章。这些文章刊出后,得到弟兄姊妹(特别是大陆弟兄姊妹)的积极回应与支持。当然也有一些弟兄姊妹表达了他们的忧虑,劝季刊不要“得罪人”,要“团结”,要“再学术化一些”等等。一方面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善意的劝告,一方面我们也感到不能苟同这样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季刊不能在重大信仰原则问题上保持“沉默”。当“妥协”(与世俗文化和变质的“信仰”妥协)在今天已经成为汹涌激荡的潮流时,愿神保守《生命季刊》不被裹挟于其中。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