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16期 2000年12月
小羊的问题反映了许多信徒的心声,同时也披露,在这个诡谲多端、物欲横流的世代,要保持对主的忠诚本非易事。刚信主的火热和委身,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很容易就逐渐冷淡而趋妥协。教会在世俗主义的席卷下,也常摇摆不定,勉强维持。身为神的儿女,我们是否可以因此顺应时代潮流,苟且偷安?不!斩钉截铁的“不”。反过来,我们应该切切寻求复兴之道,靠神来胜过各种挑战。
不少基督徒渴慕灵性复兴,却又觉得复兴可望而不可及。其实,圣经的真理阐示得十分清楚。在启示录第二、三章中,主耶稣借着使徒约翰写信给七间小亚细亚的教会,除了士每拿和非拉铁非教会外,信息的中心即是“悔改”。这样的悔改是从生命深处起始,然后影响感情、思想、意志和行动,因此是全人的翻转与改变。十八世纪,义大利著名的神学家利顾理(St. Alphonsus Liguori)写了一本书《良好的认罪》,他提到,一个良好的认罪必须包括三件事∶审查良心,忧伤,和决心与罪隔绝。所以,“悔改”是深刻地洞悉人性败坏的特点,承认自己在神圣洁的光中全然堕落,在感觉上忧伤,在思想上调整,在意志上更新,进而用实际的行动来顺从神的教训。
真正的忏悔是圣灵光照、呼唤、催促的结果。主耶稣说∶“他(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翰福音16:8)今日教会所迫切需要的信息正是“深度而全面的悔改”,因这永远是复兴的序曲。“悔改”的召唤不仅是针对非基督徒,事实上,一切蒙恩得救神的儿女也需要常活在悔改的灵中。这种悔改的灵会叫我们体贴圣灵的感动,明察世界在暗中不知不觉对我们的影响,使我们可以即刻回到神施恩的宝座前。真实的悔改,是了悟神审判的威严和圣洁的绝对性,因而不敢对罪有丝毫的让步。在圣灵的引导中,我们学习进入一种委身的生活来保持“复兴的光景”。这种生活具有下面三个特征。
第一,悔改的目标之一是促使我们为神的荣耀而活,这种生活最明显的记号就是敬拜。约翰福音第四章指出,天上的父在寻找真实敬拜他的人。这样的敬拜是从心灵出发,且以真理为规范。敬拜的生命使我们可以过在地如天的生活。一般基督徒谈灵修,着重读经祷告,但是单单读经还是不够,必须要有敬拜,因敬拜的灵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圣经的含义而身体力行。单单祷告还不够,因为祷告若没有深度的敬拜为基础,就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保持复兴的光景,必须从操练敬拜的生活为开端。真实的敬拜一定会带领我们进入神丰富的同在,使我们能以属天的眼光来看世界的万事万物。
保持复兴光景的第二个秘诀,是以管家的身份和心态来面对在世的年日。具体说来,我们需过简朴的生活,以便让天上的律来支配我们的价值观。今天基督徒的危机之一是不断受世界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分辨什么才是讨神喜悦的生活方式。管家的角色就是帮助我们学习以仆人的心态来生活。请注意,无论是钱财、房屋、儿女、事业、前途等,我们都不是真正的主人。基督徒在世间的岁月,就是要学习按照神的旨意来生活,并且深信唯有为神作的,才有永恒的价值。“简朴”最基本的诠释应是,正确的决定优先顺序,使我们在世上可以脱离不必要的辖制,且以最有效的方式来成就永恒的伟业。
最后要谈的是奉献的生活,就如罗马书十二章所讲的,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这里所强调的是我们身体经常使用的这些器官,像脑、眼、口、耳、手、脚等,因它们受意志力支配,故我们需要学习每天把这些器官奉献给主。换言之,我们要为主来思想、为主来看、为主来说、为主来听、并且为主来动用我们的双手双脚,这也就是保罗在罗马书六章所说的∶“你们要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这样的操练,可以使我们保持复兴的光景,且让我们在内室中进入更荣耀的敬拜。
小羊所面对的,也是基督徒在信仰道路上常有的挣扎和迷惘,但突破之道并非一蹴可及,因生命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但如果不立定心志,在敬拜、简朴和奉献三方面好好学习,十年或二十年过去,灵性必然依旧幼嫩软弱。个人的复兴永远是教会复兴的起点,但有时个人的复兴是与主内其他肢体一起认真寻求神、祷告的结果,故二者可能同时发生。小羊的教会需要有一批彻底委身的基督徒,屈膝向神恳求,让全能者来扭转教会不冷不热的光景。到时候,信实的主必然会兴起他的作为,使他所爱、所救赎的教会有转机。
陈宗清 现为洛杉矶灵粮堂牧师,芝加哥三一神学院博士候选人。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