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总第17期 2001年3月
本刊上期刊载了小羊的文章《信仰之路》后,在读者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小羊提出的问题很现实也很具体,是每一个基督徒(特别是生活在北美的基督徒),或早或迟都要面对的。一个人得了基督的救恩之后,就进入了生命成长的过程。而生命成长又是通过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我们的信仰原则及处世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与“世界”的不同之处的。今天教会的危机在于,在生活形态上,教会和“世界”的不同之处越来越少;教会越来越缺乏在“世界”上发光的力量,而“世界”反倒凶猛地涌入教会并同化著教会。小羊渴望找回“起初的爱心”是对的,教会同样需要找回“起初的爱心”。“起初的爱心”不是那种一阵风似的“信仰热情”,“起初的爱心”是以有根有基的爱来回应基督的爱,是持续地爱主我们的神,是爱真理,爱十字架和背十字架,是弟兄姊妹间彼此相爱。主耶稣告诫教会,离弃“起初的爱心”就是“堕落”,“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启示录2:4-5)在本期的“教会生活”专栏里,我们从弟兄姊妹对小羊文章的回应中,选录了一部份。这些回应虽有不同的角度,但对我们进一步思考问题却不无帮助。以西结书第34章是一篇有震撼力的信息,今天的教会如果用心去读,必对灵命复兴发生重大影响。
“十字架与新世纪的福音使命”成了许多弟兄姊妹十分喜爱的专栏。我们求神为这个专栏预备更多更好的文章,以供应弟兄姊妹的属灵需要。我们也盼望在十字架道理上有心得、有经历的弟兄姊妹和牧者,能够提笔为文,分享所得,使大家可以同得福音的好处。本期周小安的文章,就是一篇深入思考十架道理的可贵之作。微声关于福音文字事工的紧迫性的呼吁,也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在“为了信仰”专栏中,我们已经连续四期刊载了李信源对《丁光训文集》的评析文章——《一个“不信派”的标本》。这篇长约 4 万字的文章,重点剖析了丁氏“神学思想”的三大支柱,即丁氏的“上帝观”、“基督论”和“人论”,毫不迟疑地揭露出这本文集所包含的反圣经本质。另一篇署名“平信徒”的文章,也是一篇理据清晰的好文章。作者是一位无名的中国信徒,他对中国教会生活有实际的参与,对神学现象有深入的思考,并忠实于圣经真理。这三个方面的结合,使他在提出“三自神学”的离经叛道之处并逐一批驳时,显得十分有说服力。也请读者特别注意,这些文章是在批驳那些歪曲圣经真理、企图把中国教会引入歧途的“假师傅”,而不是批评那些去三自会管辖下的教堂聚会的弟兄姊妹。我们相信,圣灵会亲自保守所有真正重生得救、笃信圣经真理的弟兄姊妹,并将他们分别为圣的。鉴于中国教会的复杂性,本刊将会组织文章,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祖国报导”中的文章,每一篇都和福音使命这个话题密切相关。这些文章所透露的信息是,福音之火正在祖国的土地上越来越烈地燃著。而且值得感恩的是,有些火种是海外的中国基督徒带去的。他们不仅带著福音火种,而且是“心里揣著一团火”回去的(小刚);当他们藉着福音的大能去传福音时,更经历到了神所加给的“够用的恩典”(晨露)。我们愿意凭著信心在神面前祈求。求他感动更多的海外基督徒回国去,带著福音,带著见证,带著爱骨肉同胞的心,或长期或短期,或城市或乡村,扎扎实实、谦谦卑卑地去点一把福音的火,也去经历经历那片土地上福音之火的热度。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