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第五届海外中国基督徒灵命与使命退修研讨会侧记
2015/5/29 16:32:35
读者:8060
■海燕 安朴
生命季刊 第19期 2001年9月
 
 
    位于芝加哥西郊的北方中心学院 (North Central College),在仲夏的蓝玻璃一样的夜幕中隐现。与往常不同的是,在校园所特有的那种静谧之中,今夜有绵延不息的祈祷声,回荡犹如众水的声音,此起彼伏,直到午夜┅┅
 
    这是参加第五届海外中国基督徒灵命与使命退修研讨会的弟兄姊妹们,在听取了各小组的事工研讨报告之后,为基督的爱所激励,为圣灵所催逼,不约而同地留在会场,在陈宗清牧师的带领下,就地举行的祷告会。许多人走到前台,匍匐在天父的面前,流着眼泪,长久地跪祷;属灵的长者们,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们依次按手祷告;邻近的人手拉着手聚拢在一处,相互代祷。祷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无数双握紧的手,又像一片蓊郁的树林┅┅。圣灵如风,吹拂在人心深处,使人彻底地认罪悔改,成为圣洁,满有平安,蒙圣灵赐下能力,和力上加力的恩典;圣灵如光,照引着大家为前面的服事和异象,为普世的华人教会,为海外学人和移民尚未得救的灵魂,为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的骨肉同胞,恳切地求告神。有人开始轻声地唱起圣诗《靠近十架》,先是近处的人唱和着,最后会场上所有的声音都汇流在一起,唱出一个最强音来:“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今年生命季刊召集的海外中国基督徒灵命与使命退修研讨会,于7月26日至29日在北方中心学院举行,85名弟兄姊妹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多为来自北美地区的牧师、长执、福音机构同工及团契同工,也有几位弟兄是从亚洲、欧洲远道而来。边云波弟兄、王家声弟兄、陈宗清牧师和陈师母刘良淑姊妹作为会议的讲员和导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下的两节经文:“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2章2节)和“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活着,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章20节)
 
    研讨会的第一天,7月26日夜晚的代开幕式上,长诗《献给无名的传道者》的作者,年逾七旬、嗓音依然洪亮的老传道人边云波弟兄,以“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为题,传讲了加拉太书中关于十字架的经训,并那些经过十字架磨炼的先贤们的榜样,勉励凡属耶稣基督的人,都要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5章24节)第二天的晚堂信息,是姊妹篇“为基督背负十字架”,边伯伯激励弟兄姊妹们跟随主耶稣基督的脚踪,肯舍己为主而活,打那美好的胜仗。
 
    陈宗清牧师主领三天的早堂信息,分别题为“十字架与事奉”(全文另发),“十字架与圣灵”,“十字架与荣耀”。他让弟兄姊妹们看到,只有十字架能高举上帝,基督徒要负主的轭,事奉神的人要认准这条十字架的路。陈宗清牧师的先祖是台湾第一位基督徒和传道人,从高中起他就蒙召把一生献给神,如今正当盛年的他,已经服事主几十年了。近十年来他对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福音工作和中国文化基督化尤有负担。他讲道的风格是独特的,以他熟稔的圣经知识和坚实的神学素养,他的信息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激情,弟兄姊妹们无不深受感染和激励。
 
    27日和28日两天下午,王家声弟兄每次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大陆家庭教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大陆福音禾场目前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国大陆信主的人百倍地增长的事实,正是神至高无上权能的彰显,我们因此怀着感恩的心!仿佛是一个印证,那天领诗的叶宏光牧师,“我心旋律”事工的负责人,在带领大家唱《中国早晨五点钟》时,满含深情地回忆起他在大陆所看到的情景:早晨五点钟,天刚发白的时候,信徒们跪在黄土地上呼天唤地地祷告。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把福音传遍了大江南北!美哉,我们独行奇事的神!
 
    这些信息针对与会者的生命和事奉中的需要,激励着弟兄姊妹们与主同钉十字架、与主同背十字架的心志。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福音事工发展的需要,比较侧重于事工的研讨。在会议日程中,27日和28日两天上午和下午,每天都有特定的时间,研讨以下三项主要的事工:(1)中国大陆事工;(2) 海外学人及新移民事工;(3) 文字、网路、影视等宣传媒体事工。会议分组对每一项事工作了回顾与检讨,探索解决目前事工中的问题的可能性,并展望未来的事工,预测可能面临的挑战。
 
    中国大陆事工研讨组的弟兄姊妹,分享了自己参与大陆事工的经验,汇总了当前大陆事工最迫切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某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大陆事工的海外各机构与各教会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合作,群策群力、尽快出版适用于中国大陆教会的培训教材及主日学教材;各机构、各教会所制作拥有的属灵资源(文章、见证、讲章、培训教材等)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让更多的弟兄姊妹们得造就,这样才是国度观念的事奉。弟兄姊妹们也盼望生命季刊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更多地承担一些联络和沟通的工作。
 
    海外中国人事工(包括大陆学人及新移民)组的弟兄姊妹们深入而又广泛地研讨了海外中国学人事工中的各种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海外事工不仅需要在校园传福音,而且需要在校园团契的基础上发展,要进入生命扎根建造的阶段。今天的校园里仍然需要大批的基督徒教授及专业人士参与传福音,使者的柯姊妹提出的“华人基督徒教职人员网”( Chinese Christian Faculty Network)是个很好的模式,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这些在校园信主的弟兄姊妹进入教会,他们的生命要在教会、也只能在教会中成长。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学人事工,我们会发现决志、受洗的人很多,但留在教会里的却不多,留在教会中、生命成长并成熟的就更少了。所以,门徒培训是目前海外中国人事工中很重要而且迫切的一项事工,盼望众教会有更多的参与和代祷。难民和新移民也是教会所面临的新挑战,会议中印发了黄文超牧师在难民事工中的经验总结,也盼望更多的牧者来关注这项事工。
 
    第三组是“文学、艺术、影视、网路事工”的研讨。与会者着重讨论了网路、圣乐和文学方面的事工需要。弟兄姊妹们看到在这些文化领域中,我们需要以基督信仰塑造起一个整体的文化力量,由一群基督徒来从各方面表达我们的信仰,以福音来批判和更新文化。我们实在需要一大批有基督生命而且又有专业特长的弟兄姊妹们奉献自己,来在这些领域中传福音、作见证。
 
    分组研讨的汇报分享,是安排在7月28日的晚上。在分享之前,85 岁高寿的田雅各老牧师站起来,要为大家独唱诗歌《十架归路》。他先介绍了这首诗歌的作者生命的见证,然后大声唱起来,唱出了神仆的忠心,人世的沧桑,和对神的信靠。大家同感一灵,深知事奉神的人在任何境况中,都要忠心地做工,要顺服神,高举基督,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分享结束之后,几位老传道人和弟兄姊妹们上前去对事工的研讨作出回应。陈宗清牧师特别指出,在属灵的争战中,要有祷告的大军。然后,陈牧师带领弟兄姊妹热切祷告起来,随之出现了本文开头描述的祷告会中蒙圣灵浇灌的感人情景,将整个退修研讨会推向新的高潮。祷告会持续了数小时之久,在圣灵的光照下,许多牧者、机构同工再次俯伏在神面前流泪认罪悔改,再次被圣灵洁净,生命再次被更新。87岁高龄,服事神已65年的刘扬芬老牧师事后回应道:
 
    这次祷告会蒙圣灵充满的情况是我多年来未经历过的。感谢主,赞美主,这一次我不仅看见也再一次经历了。圣灵光照了我,让我看到自己爱主爱灵魂的心不如从前了,尤其近三年来的亏欠,甚至过去已答应要去服事的地方也借故推辞了。我真的是辜负了主的爱!从前我曾羡慕那位忠心老仆人在台上讲道主领圣餐之后,心力衰竭发作,主把他平安接去;我又读一本书说一位老年传教士在早晨跪祷时主接他回天家。我也曾求主也如此对待我。只是四年前我蒙主指示,在纽约再开一个福州语、国语教会时,患了高血压心脏病┅┅儿女对父亲的牵挂,众圣徒对主仆人的关心、家庭医生的警告,都拦阻了我。最可恶的是撒旦的试探说:你老了,你病了,你不宜乘飞机,你不宜远行了。70不过夜,80不过餐呀!┅┅我信心软弱了,心理上真的不敢、也不愿远行了。
 
    感谢主,“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通过这次祷告会,圣灵大大感动了我,光照了我,我重新蒙主爱激励。我泪流满面,也彻底认罪悔改,我又一次重新得力,圣灵赐我能力,赐我勇气,我对神说:“神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九月份加拿大Montreal宣教年会我愿意去,主若许可,新、马、菲、印尼我也愿意去┅┅但愿主旨得成,荣耀归主名。阿们!┅┅
 
    7月29 日上午,陈牧师传讲了“十字架与荣耀”的信息,并带领弟兄姊妹在“我今不望离开苦刺,甘心软弱望加恩”的唱诗中领圣餐,再次默想冥思主耶稣基督为我们舍身牺牲的大爱。圣灵再一次浇灌了下来,充满了弟兄姊妹们的心灵。弟兄姊妹们深信,唯有我们来到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下,自己的生命被圣灵和神的话语更新之后,我们才能带有从上面而来的圣洁的能力,才能去服事更多的弟兄姊妹,去点燃更多的生命。这一切的能力之源,一切的奥秘,就在于——
与主同钉十字架!
 
海燕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安朴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全时间服事。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