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82期 2017年6月
城市家庭教会如何为主得着年轻人
文/清心
《生命季刊》第82期
一、引言
现在是什么时代?你可以称它为“E时代”、“虚拟时代”、或“信息爆炸时代”,无论你怎么称呼它,它正在强烈地影响着基督的教会!而教会属灵的成长却远远跟不上外面世界的急速变化,教会其实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
远的不说,就看近二十年来教会的属灵情形:虽然从人数上来说,是有明显增长;但基督徒对信仰的认真、对神的绝对、向神奉献的心志、对教会的委身,相对于属世的追求、网络和手机的捆绑、罪恶的泛滥……教会整体的状况是在走下坡路!不少基督徒淹没在世界的潮流中!不知何为分别为圣!
教会里的年轻人不容易稳定下来,而且年轻人较少向人传福音,说是没有时间,更是缺少异象、缺少圣灵的火;而能把新人带进教会的就更少。不少长辈也不那么在乎自己孩子属灵生命的问题,反而看重他们在世上的前途;也较少向年轻人传福音,好像“事不关己”。
不知再过十年、二十年,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教会是否会有“断层”的危险。
我确定这个主题基于两个原因:
1.生命里的负担与福音的需要
最近十几年,有一个明显的现象:许多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或者是因为考取大学,或者是为了得到一个能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职业而来到大都市,他们不惜摆上自己的性命!世界的王用尽各样的方法占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但是,能有多少年轻的基督徒,因为真正“尝到福音的滋味”,而甘愿把生命的主权交给这位爱我们的主?并且成为神施恩的管道,把生命传递出来?反差太大了!有的年轻人本来还是信主的,但一进入职场,就失落了!有的原本在国外信了主,但回到国内这样的大潮流中,一下子就被淹没了!
每当我想到这样的情形,心中就有一种痛苦和不甘心!有一天认识神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二千年的教会历史,让我们看到历世历代的圣徒,他们因着顺服神而献上生命,为主赢得多少的灵魂,得着了多少“未得之地”!今天需要我们这个世代的人站起来,承接先圣先贤的接力棒,为主得着这个世代的灵魂,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教会需要接棒人!
无论这个世代如何黑暗,教会福音事工如何艰难,“大使命”是我们的天职!
2.教会本身的建造需要新生力量
一个教会若不注重传福音,就失去活力,因为没有“新生力量”;人也容易在惯性的流程中聚会或进行所谓的服事。若不断有初信者进入教会,不仅有生气,更是在教会建造上会不断经历突破,对同工的培养和成全也带来益处。如果不断有年轻人进入教会,生命得到及时的供应,这个教会就会充满活力!
教会中的年轻人是各教会所关注的对象,却是不太稳定的力量;教会围墙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来往奔跑”(但以理书12:4),却是与永恒无份!但是要让主得着这个世代的年轻人,真是非常困难!这就是笔者心中的负担。
二、现状
我这里主要是以城市家庭教会为例。城市家庭教会因着信仰的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形成原因不同与带领者不同,会有不同的模式、性质或架构。我以自己比较熟悉的“S教会”和“N教会”为例。这两个教会除了起初形成的原因不同外,其规模、成员组成也有些差别,其它比较相近。
1.外部环境影响:
教会不是处于真空状态,基督徒与不信者同处一个世代,世界各样的诱惑深深抓住人的心!这个世界带给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重世上的名利,一心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因此,不少年轻的基督徒对信仰没有真正的深入,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放在信仰的追求上;他们周围的不信者对信仰大多表示怀疑或没有兴趣。
基督徒基本处于不信的环境,从外面看,是“无神论国家”;而实质上是“敌基督”的背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并不完全是“无神论”的环境,如果你信佛教或伊斯兰教,没有人管你;但你信基督,就会受到干扰或拦阻!这是不是看不见的属灵争战?而年轻的基督徒更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
来自社会的压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被告之:不可公开传福音,平时有可能遭到同学、同事、朋友的冷嘲热讽,单位里的升职还可能受到压制……
来自家庭的压力:不信的父母反对子女在信仰上多花精力而占用学习时间;或者抱怨子女因为没有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而在工作中不能出人投地;恋爱方面也会受到来自父母及长辈的压力(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找基督徒作为恋爱对象);还要面对祭祖等来自家族的压力等。
对年轻的基督徒来说,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难题。
另外,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进入职场的年轻基督徒,都在一个非常忙碌与紧张的状态之中:做不完的作业、奔赴各样的兴趣班、已成惯例的加班加点,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时间……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是消耗在网络与手机上,以此作为放松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麻痹自己……由于加班几乎是“常态”,信主后要稳定地来聚会,还要参与服事,需要付很大的代价!
鉴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年轻人中非常追求生命长进、并且甘愿事奉的实在为数不多,总体来说,年轻人属灵情形不稳定。
2.自身原因反思:
2.1从年轻人自身状况来看:
大多数年轻人信主后其价值观与人生观没有明显改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还是在世俗的潮流中挣扎,不少人即使想好好爱主,也是力不从心!
不少人性格也不健全,与人关系疏离,彼此不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再加上教会里的年轻人学历、社会地位相差较大,彼此也不太容易建立同伴关系。
传福音方面:因为怕被拒绝,或已经历过失败而不敢传;有些是因为自己信主后没有生命的见证而不好意思传;或者因为对真理不清楚而不会传。
2.2从教会的层面来看:
不少城市家庭教会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人数大多在一百人以下,不少教会没有全时间的专职牧者,同工基本上是带职事奉,整体服事的力量不够,对年轻人的属灵牧养跟不上。特别是外地来求学或工作的年轻人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及试探,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怀与牧养,加上各样的压力或难处,就失落或不来聚会了。
另一方面,教会里年长的弟兄姊妹(特别是教会的同工)属灵榜样不够,有时没有好的见证,生命不成熟,也会绊倒一些年轻人,让他们感觉困惑,甚至认为“教会还不如社会”,有人就不来聚会了。
三、建造生命
从现状中看到的问题,其实还是与生命有关,所以首先需要建造生命。
1.应对外部环境:
对于外部环境,不能消极、被动地应付,而是以圣经的教训为根基,依靠圣灵的帮助,调动教会的属灵力量,积极应对这个世代的潮流,帮助年轻人胜过因环境而带来的难处。如:当年轻人遇到困难时,不是用教训的口气,而是和他做朋友,陪伴他、劝勉他,与他一同祷告,让他看到: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环境的压力,而是可以靠着祷告先改变自己,也靠着祷告卸下重担、胜过环境,并经历到:“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但4:17,25,32)。任何的环境中,他都坐着为王!
对于年轻人所面临的这个世界所带给他们的价值观,要积极正面地引导他们,让圣灵开启他们里面的眼睛,让他们看见将来的荣耀,永恒的价值!
如何正确使用外部资源,如:手机、网络、各种多媒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现在到处可见“低头族”,不少年轻人被游戏、流行音乐或不健康的视频所辖制,是不是可以建立年轻人之间的网络?下面会具体讨论其可行性。
2.建造内在生命:
N教会一位同工对教会十多年来的人员情况比较清楚,所以提供了具体的数据:
在信主的177人中,35岁以下的基督徒为49人,占教会总人数的27.68%,来聚会的是29人,占年轻人总数的59.18%,稳定参加聚会的有11人,占年轻人总数的22.45%。有的因为调到外地工作,一段时间没联系,就不列在聚会的人数中。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年轻人的实际状态,还有明显的成长空间。
服事年轻人,要有智慧和恩典,不能一味地责备他们不爱主,硬性规定他们每天要如何读经、祷告、写灵修笔记;来聚会时,要检查一周属灵情况……这些要求让他们觉得很有压力,就有可能不来聚会了!
服事年轻人的同工,其生命光景很重要!他们自己在主里的生命要稳定,对年轻人的服事有负担,也是从神那里领受负担。一般来说,与年轻人的年龄差距不要太大(特别有负担、是神的托付,当然不受年龄影响),并且在学业、职场、恋爱、婚姻等方面自己有经历,这样服事会比较有效。服事者要与年轻人做朋友,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或工作,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他们祷告,也带动其他年轻同伴一起彼此代祷,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神的爱,看见神的真实与可靠,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神,借着一次次的服事,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让他们知道自己如何寻求主,建立个人与主的关系,帮助他们打好生命的根基。
因为生命是事奉的根基,事奉是生命的表达。要得着这些年轻人,先把生命放在第一位。
生命是需要喂养的,所以平时要有正确的真理教导,明白什么是纯正的信仰,不受异教、异端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如何让信仰融入生活与工作,“在世界却不属世界”—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一面有教导,一面还要有榜样,让年轻人透过我们的生命看见信仰的真实,并且被神的爱所激励。
一般来说,在城市家庭教会中,一家两代人在同一个教会聚会的情形比较普遍,年长的要重视自己孩子的属灵生命状况;特别是同工,不要忽略自己儿女的属灵生命,这不仅是为着自己孩子的属灵前途,在教会中也是榜样。所以,对做父母的来说,在教会怎样服事,在家中也当怎样牧养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祷告,带领他们读经;引导他们在面临难处时经历神;用生命影响生命。
带领年轻人的方式不要死板、僵化,年轻人的聚会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青年团契,可以以查经为主,并且每次查经之后,留半小时的时间,可以有交通、彼此熟悉和彼此代祷的时间,既增进在主里的关系,更是加强与主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青年团契的聚会,除了查经,每个月或每季度安排一次专题分享与交通,专题选择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如:
职场面临的挑战:基督徒的职业观、如何面对工作压力、如何与不信主的老板或同事相处、如何确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恋爱、婚姻与家庭:基督徒如何谈恋爱、基督徒的婚姻观、如何做妻子或丈夫、如何按照圣经原则教养儿女、为什么要建立家庭祭坛、如何与不信主的家人相处……
这样,就可以将所学的圣经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其目标不只是解决他们外面的问题,更是解决生命里的问题。
祷告,是建造生命很重要的服事。以N教会为例:这里的青年团契建立了“接力禁食祷告”,每天三餐都有年轻人守望祷告,共有13位参与。禁食祷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个人属灵生活(读经、祷告、聚会、属灵同伴、“一对一”关怀等)
2,新人门训操练(学习、操练、生活)
3,生活上有见证(家庭、职场、学业、教会)
4,婚姻上有交托(已婚、恋爱、未婚)
5,福音上有迫切(家人、朋友)
6,对肢体有爱心(灵里软弱的,生活有难处的,身体有疾病的)
7,教会中的服事是否谦卑委身、甘心乐意;是否有同心合意、彼此成全的配搭。
每周主日青年团契交通以后,可以更新代祷事项。
当教会里的年轻人稳定地“追求基督”,每一个人就是一份属灵的力量,就可以成为“传扬基督”的生力军!
四、传扬福音
1、灵里看见:
无论是S教会,还是N教会,都属改革开放以后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十几年来,不断有(大学)求学者与求职者进入这两个城市,这两类人群就属年轻人!当我们从神的眼光来看时代的变迁时,就看见神的恩典!是神奇妙地把人带来,让他们有机会听见福音、有机会信福音;而已经在自己家乡信主的年轻人,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属灵的家!教会要从神手中接过这神圣使命!
2、传递使命:
以N教会为例,就是在二十年前,由两个年轻人第一次来传福音,经过将近六年、一家又一家撒下福音的种子,终于开始了稳定的主日聚会!今天,需要年轻人起来承接这福音的使命!城市家庭教会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但在开始阶段,年轻人需要有年长的同工作他们的辅导与同伴。
并不是因为年长就可以做年轻人的同工,服事年轻人、训练年轻同工,需要有异象、有使命,有智慧和随时祷告的灵!而且真有负担:要把使命传递给年轻人,属灵的传承非常重要。
同时,生命的见证是最好的“福音单张”!要传福音,并要带动年轻人一起传福音,自己要把福音活出来!带领者自己必须是一个:人生目标明确、追求方向朝向永恒的人,让年轻人从你身上“看见”福音,从你身上感受到神圣的火焰,你成为一个“点火”的人,就能靠着主带领年轻人进入福音的使命中!
3、具体策略:
3.1事奉的传承:
在现有稳定的年轻弟兄姊妹当中,通过观察、试验,可以先重点培养追求长进、有传福音热诚的人:让他们接受基要真理及传福音方面的知识装备;同时,让他们在教会有事奉的机会,从事务性的服事开始,以此训练他们在小事上忠心、强化奉献的心志,让他们边事奉、边成长。
另一种人是特别有传福音热诚的,就是有些初信者刚刚蒙恩,里面火热!他们的周围有太多的人需要福音,这时,如果有人在他信主的一开始就好好带领他,把他里面传福音的恩赐挖掘出来,他很可能一生都是一个福音的使者。
开始带领他们时,是服事年轻人的同工带着他们一起参与传福音的事工,这是“我做你看”的阶段;两、三次以后,可以在传福音的过程中让他们有简短的见证,学习“配搭服事”;第二阶段是“你做我看”:以年轻人为主,年长者可以在旁边扶持,并在关键时刻帮助他掌控局面。看时机成熟了,就可以让两、三个年轻人一起出去传福音了,这就是第三阶段的“同伴配搭”。
为了成全年轻人,也为了让服事的果效可以持续,每次服事结束后,要有专门的交通和祷告,不仅为这次服事有个小结,而且要为福音对象代祷,也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愿意不断被神改变,在服事中有进步。这是带领年轻人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让他们看重祷告,学习谦卑服事。
这样事奉的传承,不仅是传福音、得着更多的年轻人,更是让这些参与服事的年轻人在主里稳定下来,以后很可能是很好的同工,他们又可以带领别人成长。
3.2事奉的配搭:
在教会内部可以设立福音事工部门,其中青年小组以服事年轻人为主,所以主要由年轻同工组成,整个教会和教会的福音事工部门是青年小组的属灵遮盖并提供帮助,包括经济与人力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福音事工的计划、为福音对象代祷、跟踪福音对象属灵情形等,既需要有计划、有安排,又需要顺着圣灵的水流!
同时,还要与教会的关怀部门配搭服事,让福音朋友或初信者能得到及时的关怀;牧养组(或造就组)要根据新人情况,开设“初信造就班”,让他们一开始就得到真理的造就,这样年轻人才有可能留下来。
3.3设计不同方案:
可以根据自己教会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方案。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先重点说到职场的见证与事奉。
以S教会为例:教会里的弟兄姊妹中有一些来自研究所、设计院,这些单位里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来自其它省市,而且不少是当地的佼佼者。工作几年以后,有些人已经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是新一代的青年技术人才。今天神家若没有看见他们可以在神的手中成为合用的器皿,为主得着这些年轻人,他们就会一直为世界的王效力。另一方面,他们远离家乡,心灵常会感觉孤单,加上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他们特别需要安慰和扶持。
在职场的弟兄姊妹,你是否把职场看作你的宣教工厂?你就是这里的宣教士!要在职场有美好的见证,就从你的办公室开始,从小事开始,从你所承担的课题或项目开始。让人看见有神掌权的生命是与众不同的!当你活出生命的见证、又有使命、有负担时,神会做奇妙的工作!就像彼得所说的:“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神会引导你如何向同事传福音。
当你对职场的事奉有负担以后,就可以在教会找两位有同样负担的同伴,或者教会的年长者,在传福音的服事上有更多的经历和经验,从祷告开始这样的服事!借着祷告,会看见神一步步的带领。如:可以邀请福音朋友一起喝咖啡,或到家里用餐,在温馨的环境中慢慢带出福音信息。
再以N教会为例:这个城市家庭教会成员中,老师的比例特别高,从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大学老师有时优势比较明显:因为在学校、特别是在学生中有美好的见证,即使毕业多年的学生,还会专程回来看望老师,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请学生吃饭,在一个信任、轻松的气氛中传福音,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信仰传递给学生!有一对夫妇,因为常有机会向学生传福音,买了一箱圣经,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虽然在公开场合不方便,但在个别接触的时候,就成为服事年轻人的机会!
N教会还有个很特别的优势:这里不仅有大学老师,还有这个学校或周围学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所以就有信主的老师作为关怀者服事在校生,关怀他们的灵命显得很自然,不会让年轻人觉得有压力。
小学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他们的权柄,但老师不是只用权柄,而是用爱来服事学生:借着孩子生病或学习上有特别的困难,老师的爱心关怀就比较容易与学生及家长建立信任关系,为传福音清除障碍。
所以,职场宣教,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对象,设计不同方案。
每个教会现在基本上都有儿童主日学或青年团契,对学生的事工,可以分为不同年龄层,采用不同的策略,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3.4使用不同途径:
前面说到如何使用外部资源,如:利用网络资源、将手机作为使用工具,把人心从这个世界中被带到神的面前。如:年轻人之间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建立“一对一”或“属灵同伴”或“门训小组”,在“小群”里,可以发送短信息或见证故事;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灵修心得,得胜或失败的见证,彼此劝勉、彼此鼓励;当一个人有难处时,可以彼此帮助、彼此代祷;在主里建立稳定的关系,目的不只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更是为了建立与神的关系。
年轻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打球、郊游、聚餐等,这时,就可以邀请福音朋友一起参加,不仅主内同伴之间建立关系,而且可以一起传福音;至少可以让福音朋友进入一个基督徒的群体,让他先有些了解、接触的机会。这种情形,不像专门的福音聚会那样正式,这时心灵比较容易敞开。
教会的长辈也可以用他们的特长来服事年轻人,如:请他们来家中吃饭,这样就有机会谈谈心,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当他有需要、而你主动关怀他时,就会比较容易接近,服事会更有果效。
结语
耶稣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虽然这个世代艰难,虽然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主永远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所有人的心都在他的手中!时候不多了,“不要怕!只要信!”只要照着主的吩咐下网打鱼,必能得着!
鉴于本人属灵生命不成熟、各方面的有限,只有这一点点的分享,盼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看见神的心意,重视对年轻人的服事,为主得着这个世代的年轻人!
清心 中国大陆基督徒。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2013g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