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世风侵袭羊群流离
——部分农村教会现状
2015/5/30 16:47:41
读者:5697
■利未
生命季刊 第21期 2002年3月
 
 
      这几年来,已经多次听家乡弟兄姐妹们提起过,现在农村教会的光景很是荒凉。这一次回到家中,参加了好几次聚会,也和教会的带领弟兄有一些交通,果真存在许多难处,迫切需要众弟兄姐妹的代祷。

      我们这边教会建立的时间比较早,以我个人为例,整个家族到我这一代为止,已经是第四代基督徒,一些农村教会在解放前就已经建立了。而且在我们这里,半数以上的村庄有教会,虽不是全村归主,倒也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村民都是信主的。那些整个家族都同蒙神恩典的例子也有不少。所以神真是恩待这边的教会。那时候,每一年都有福音布道会,聚会处挤得满满的,教会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那一段时期,也有一些得了绝症的病人和被鬼附的病人来教会,通过弟兄姐妹同心合一的祷告,神的大能在教会彰显,绝症得着医治,被鬼附的得着释放。弟兄姐妹之间满有爱心,也满有神同在的喜乐。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就在这短短的五六年间,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这几年里,我们的教会却没有腾飞。“罪恶的潮水已经冲进了教会”,一位九十高寿的老弟兄惊呼。

      现在主日聚会的人数和以前相比,不见增多反见减少。聚会结束时间还没有到,就有人开始回家了。周一读经聚会、周三学唱圣诗聚会、周五祷告聚会来的人更是聊聊无几。听说我们这个村庄的教会是这一带教会中比较好的一个,其他兄弟教会的光景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说教会只是人数减少那还好说,更可怕的是罪恶的潮流已经冲击教会,某些基督徒家庭的女儿在外地开发廊,用自己的身子赚取钱财,甚至有的教会中连姐妹都出去赚这样的不义之财。好些教会都有类似情形,停止领圣餐的人不少,而这些人已经习惯了不领圣餐,认为让自家发财致富自然比领受圣餐更为重要,至于发财的手段则不必细加追究。这种光景叫人看了真是寒心。

      有一位姐妹,她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嫁的都是不信的丈夫。就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她们丈夫所在的村庄出现了一大批的女性在外省打工,而干的工作就是开发廊,结果没有几年,她们村里面许多户人家都因此而发财。而这位姐妹的两位女儿都心动了,虽然她们小时候听过福音,但是没有接受救恩,在整个村庄罪恶潮流的影响下,她们也都跟着这些人出去发财了,她们这样做的时候居然也得到了她们丈夫的同意。看来小时候没有把儿女带到神面前,那长大以后就太危险了。

      在另一个教会,过去曾经是我们这儿很复兴的教会之一,因为那里的青年弟兄姐妹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在教会中都很追求上进。听说,最近也遭受了这一股罪恶潮流的影响,其中也有年轻姐妹跟着那些四处在农村游说的发廊老板出去了。教会在这种光景中急剧衰落了。

      难道这就是圣洁的教会吗?今日何竟与世界的拜金潮流同流合污!神的子民呀,何竟容许罪恶之酵在教会中发作!灯台上的灯光微弱,甚至已经熄灭。哦!这是基督荣耀的新妇吗?

      既然如此,教会失去应有的权柄和见证,肢体间失去爱心,福音之门关闭就是显而易见的结局了。看到教会这种可怜的光景,也有一些弟兄姐妹们心中非常难过,可是他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也很软弱,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软弱的肢体。

      在客观环境上,这十年来,是国内经济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十年。大批的农民涌向城市,出现了“民工潮”;也有许多有头脑的农民弃农经商;还有一部分农民搞起了乡镇企业。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已经逐渐瓦解,在福建浙江这一带的农村,几乎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接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业。出去见识过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之后,他们的心再也无法安分下来。看见别人家富裕了,他们的红眼病就会发作。“礼、义、廉、耻”等传统思想快速瓦解,不择手段地赚钱已经成为共识。还有大部分农民,他们虽然没有赚上多少钱,但是他们却学习了城里人互相摆阔的陋习。看到别人盖起了洋房,他就是借高利贷也要盖新房;看到别人摆了十桌酒席,他就要摆上十五桌才风光,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另外,在农村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想办法要迁移到城里去,因为在城里随便找一份工作也许都比在家里务农强。

      经济是发展了,但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却大大下降了,到处充斥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家都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奋斗不已。在农村里,钱已经坐上龙头老大的位置,纯朴的民风难寻矣。谁家最有钱,谁家就是最风光的、最本事的,而不用问这钱得来的渠道是否正当。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教会中许多肢体爱心渐渐冷淡,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许多肢体也顺流而下,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浪潮中。

      这就造成了农村教会的一个危机,就是原先在教会有所负担的基督徒流失严重。因有许多人都搬到城里去了,他们离开了家乡的教会,又因为为生计忙碌的缘故,无法溶入到当地的教会。这样一方面,城里教会没有专门的措施来牧养这些移民信徒,另一方面,农村教会却因失去了许多昔日的同工而更加衰微。这些肢体有他们的苦衷,现在农副产品的收入和以前相比已经成倍下降,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却在逐年上升,而且现在要培养一个孩子读书的费用高得惊人。无奈之下,这些肢体只好放下教会的事奉,去城市里面寻找活路。

      以往农村教会最薄弱的就是真理的教导,在各教会的带领弟兄很少有读到初中毕业的,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教会中斗大的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弟兄姐妹也不少。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钱财和世俗的吸引一来,教会中就倒下了一大片。所以在文革时期没有倒下的教会,在市场经济时代却倒下了。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也正是因为农村教会缺乏真理的建造,有些人就陷在贪恋钱财的泥塘里,行了如前文所说的罪行。这也正如圣经所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

      在农村如果每一位基督徒儿女都愿意来到教会,也许每一间教会都会坐得满满的。只是现实情况是只有极少的基督徒儿女愿意来到教会。这种情况太可悲了!基督徒的后代何竟如此?究其原因,有上文所说的社会因素,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们许多人都是没有休息日,自然无法来到神的面前,在远离教会的情况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吸引,就渐渐远离父神。这些基督徒儿女有些时候回到老家的教会,却发现老家教会有许多传统的束缚,圣诗唱得有气无力,祷告的时候是那公式化的一套,讲台上的信息不能解决他们心中的需要,整个教会缺乏活力,也没有牧者能够及时地理解他们的思想,更新他们的灵命。于是他们就对信仰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还是赚钱要紧。这样,在他们人生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就无法完成从“遗传的基督徒”到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之间
的转化。

      看到农村教会如此情形,确实令人心痛不已。众肢体为农村教会的复兴祷告应该是当务之急,我们唯有祈求庄稼的主人,差派更多的工人来。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好牧人,也是教会的大牧者,唯愿父神大能的手在这个世代托住教会,重新让教会在世界上发光,成为基督荣耀的见证。农村教会缺乏真理的建造,最好能够有条件地对农村教会的带领人进行切合实际的牧会培训,同时也需要大批愿意完全委身乡村事工的年轻一代基督徒起来。尤其现在神在知识分子当中兴起福音的工作,如果这些知识分子基督徒愿意经常到农村进行短宣工作,或者干脆长期在农村帮助建造教会则更佳。

      另外,现在中国正在走城市化的道路。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继续萎缩。如果城市教会和农村教会能够建立密切的合作,或许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许多农村的基督徒或基督徒儿女就是因为在城市中找不到教会,或者找到了教会,而教会却几乎没有针对这些人的一些关怀措施,这些人以后就不会去教会了。因为他们原先在家里的教会并不大,弟兄姐妹之间能彼此互相关心,到了城里的大教会,却再也没有人理他们。如果城市教会能够注意从小区到小组到团契的层级牧养,则教会就能够顾及每一位肢体的需要。城市教会也可以差派固定同工到周边乡村进行牧养或协助牧养工作,这种城市结合农村的牧养就能相得益彰。农村教会在真道上得到加强,城市教会也可以向农村教会学习一些单纯的信心和爱心的功课。

      在教会间合作时,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宗派的问题。我们这一带的教会,是很排斥其他宗派的,既然在真理的根基上缺乏建造,许多时候,就容易流于律法主义般的死板要求。许多人判断教会是否可以合一,都是从表面的许多仪式、边边角角的一些细节来判断。在农村教会缺乏教牧的时候,如果国内各宗派、各地区间教会领袖能够更多的接触、交通以致最后的合一服事,那将是缓解农村教会危机的很好办法。毕竟“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箴言4:12)。

      最后,再次呼求众弟兄姐妹迫切代祷,求神在农村教会兴起他自己的工作。
 
利 未 中国大陆基督徒。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