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21期 2002年3月
《雅比斯的祷告》自成为畅销书后,一时洛阳纸贵。该书也影响到了华人教会,香港海天书楼立即译出印行,以飨读者。
美国的若干保守派教会人士,对此书的评价并不正面,因此书有宣扬“成功神学”(Success theology)或“兴盛神学”(prosperity theology)之嫌。这是适当的时机,应向我华人教会的弟兄姊妹,作一番坦诚的交代。
这本书之所以普及,有若干有利的因素。近年来美国社会喜谈天使及一切超自然的事,甚至医药界也奢谈祈祷的力量。从一方面看,这似乎是好现象,至少表明人们需要信仰。但这种信仰不愿意根据圣经的基本真理,而且其心理成分多于灵性成分。于是《雅比斯的祷告》就迎合了一般人的需要。
人们以为心灵的需求,可以是“立即的”(instant),不需要有任何条件。这是通俗流行文化中,以商品销售的原则(consumerism)来满足人的需要。
位于洛杉矶南区的水晶礼拜堂(The Crystal Cathedral)吸引多人,正是由于其倡导“可能之思想”(Robert Schuller掇 Possibility Thinking),这种“思想”认为,什么事情都可能求得,是一种典型的成功神学。今年二月有一主日,水晶礼拜堂特邀了《雅比斯的祷告》的作者魏肯生,大受欢迎。
人们还是想以最简短的时间,最简易的方法,可以得着福气。雅比斯虽为不知名的小民,简短的祷告就可有大的祝福,这样的途径自然极受众人的重视。这本书畅销,秘诀就在于此。
根据圣经真理,祈祷是有功效的,但并非不付代价。我们得不着,是因为我们不求;但是求也未必得着,如果是妄求。祈祷不是随心所欲。祷告并不能改变万事,因为神有绝对的主权,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说,神若愿意,就可改变。他按自己的心意,为我们成就一切,甚至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祈祷是求神的旨意,不是照我们的意愿。祈祷是学习顺服神。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主教导门徒的祷告,才是真正祈祷的功课。主引导门徒从天上(尊主的名)至地上(求日用的饮食),再从地上(免我们的债)至天上(国度、权柄、荣耀),这是全面、完整的祷告,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和体验。
为圣需要功夫,祈祷不能速成,灵修没有捷径,我们必须在灵性操练上用功。神有时可以立即为我们成就,但也要我们在敬虔中忍耐。有信心,才能产生盼望。
《雅比斯的祷告》或许有助于福音预工,但并不值得向信徒推介。
唐佑之 资深牧师和神学教育家,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旧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教务长及教授,香港浸信会神学院院长及教授,美国金门浸信会神学院教授。著译甚丰。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