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信仰 第34期 2018年3月
致读者
文/编者
《生命与信仰》第34期
本期的“基督信仰精髓”专栏里的文章,题目是“你今日如何对待耶稣?”(任运生),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在问读者的问题。
耶稣是谁?耶稣是独一真神的永恒之子,是基督,即弥赛亚(本意为受膏者),他降世为人,成为背负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成为赎罪祭,付清罪的代价,挽回了神对罪人的愤怒。他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回到父上帝的右边,将来还要再一次从那里降临,在地上审判活人和死人。虽然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但神凭着他的慈爱和怜悯,叫凡信他儿子的人,不至灭亡(“灭亡”即承担自己罪的后果下地狱),反得永生(“永生”即得着基督所赐的新生命而与神永居天堂)。
你可能会问: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呢?答案是,这道理在圣经里。圣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圣经是神的话,是一本启示之书,告诉我们神对人类的救恩计划,告诉我们如何认识独一真神,告诉我们耶稣是谁,告诉我们如何与耶稣基督建立起真实的生命关系。
因此,你对圣经所启示所见证的这位耶稣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当福音临到你,换句话说当耶稣向你“显现”(参哥林多前书15:3-8)时,你是用圣灵所赐的信心接纳他,还是照着罪人的本性,用一颗刚硬的心拒绝他,这决定着你的“永死”或“永生”。
虽然基督信仰关乎生死,但接触这个信仰和进入这个信仰的过程则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期“我的信仰历程”专栏文章的数位作者,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过挣扎,有过起伏,有时会觉得自己信得“很好”,有时又心中充满疑惑。但无论如何,罪人一旦被神恩典的手抓住,最终都会有真实的认罪悔改的经历,都会得着被从罪的枷锁中释放出来的平安与喜乐。专栏中的前两篇文章,是两位清华校友的见证,选自“清华校友见证集”,这本见证集包括了近三十位清华学子蒙恩得救的见证。我们为这批清华校友大大地感恩,也将继续选登他们的见证。
顺便在这里向我们亲爱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发一个“稿约”。本刊特别需要80后、90后、00后甚至10后的基督徒写出自己的信仰见证。从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看,海内外的华人教会,都有“老化”的趋势;同样,《生命与信仰》的见证也面临着“年轻化”的挑战。教会中需要年轻一代的基督门徒,我们的杂志也需要年轻一代基督徒蒙恩得救的见证。因此,我们热切盼望年轻的弟兄姊妹把你们悔改归主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这样做,不但对自己的信仰是一个梳理与总结,也可以帮助你的同代人,让他们看到你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追寻真理和人生意义的道路,从中了解你的挣扎与困惑,并看到你最后是如何蒙恩得救,如何与基督建立起真实的生命关系、成为基督门徒的。写信仰见证,首先要力求真实。真实地把自己被福音所改变的生命见证出来,既可以影响别人,更能够荣耀上帝。在祷告中期待你们的大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