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長的秘訣 —— 十字架
文/玛拉基
《生命季刊》第86期
灵命怎样成长,成为越来越多弟兄姐妹的追求、挣扎和困惑。本文及其系列尝试从生命的特点开始,探讨十字架的含义和生命成长的道路,也请弟兄姐妹们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生命的特点
生命的第一个特点是真实。生命可能很难定义,但同时也很难否认其存在和真实。基督徒经常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主是我的力量”。这样的宣称必须是真实的。我身体软弱、又渴又饿之际,吃了食物、喝了水,然后体力恢复,精力充沛,所以,“食物和水给了我力量。”同样,基督对基督徒也必须如此真实。
生命的第二个特点是成长。死的东西、静止的东西、一成不变的东西很难称之为生命。生命不仅仅要成长,而且是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种模式成长,不是漫无目标地乱长。苹果的种子拥有苹果的生命,就会长成苹果的样式,不会长成西瓜。西瓜的种子拥有西瓜的生命,就会长成西瓜的样式,不会长成苹果。“凡是好树都结好果子,坏树都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也不能结好果子。”(马太福音7:17-18)
生命的成长是缓慢的。Richard Sibbes说,在神的设计里,越高等的生命,其起点越微小,其成长越缓慢。人与其它动物相比,出生之初是最渺小、最脆弱的,成长之路是最漫长、最复杂的,必须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最长、最关键的。 1属天的生命更是如此。
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竭尽全力地成长,最大可能地结果子,力所能及地表达自己的本性。作家夏衍在《野草》中写道:“野草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和坚强。
生命也是脆弱、复杂、敏感的(Sensitive)。当基本的生命条件像阳光、空气、雨水等都具备的时候,生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成长。但是,当这些条件没有满足时,生命又何其容易枯萎,生长又何其容易停滞。生命的成长有其内在的时间表和规律。不认识、不了解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而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生命是个奥秘。生命的起点像各种各样的种子,虽然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和生命力,但是极其微小,甚至不可见,无法识别。属天的生命更是一个奥秘。我们要认识生命的奥秘,要经历生命的奥秘,但不能把自己的认识和经历等同于生命的奥秘。2 Robert Trail也说:因信称义的教义是一个属灵的奥秘,很容易被曲解、误解或滥用。3 连保罗这样的使徒也坦承,“我们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我如今知道的有限。”(哥林多前书13:9, 12)
总之,生命是内在的某种本质朝着某一种既定方向充满活力的不断成长。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这三者当中,生命是最根本的。一个人,首先有人的生命,然后学习作人的道理,然后好好地作人。基督徒也是如此。一个人首先有基督的生命,然后学习关于基督的真理,然后活出基督的生命,效法基督。顺序反了是行不通的。动物不可能通过学习作人的道理成为一个人,顶多也就是沐猴而冠,鹦鹉学舌。同样,一个没有重生得救的人,因为没有基督的生命,也不可能靠着亚当的“生命”作一个基督徒。真理和道路也非常重要。虽然狼孩不会因为学著作狼,就改变了自己人的本性,但是狼孩因为从来没有机会学习作人的道理,也就很难作人。《丑小鸭》中的小天鹅按照鸭子的方式活着,充满了痛苦和坎坷。
亚当的“生命”
在神的创造之工里,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生命。其中,人是最高等的生命。人的生命最初是以亚当为代表的,但是,因为亚当的悖逆,亚当及其后裔或他所代表的人类就从此处在与神隔绝的状态里。“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所以,人虽然是有着自由意志、思想、情感的高等存在,但是由于人的罪,人不再有能力认识神,敬拜神,不再有能力达到神创造之初所设计的良善和福乐。
所以,亚当及其后裔都有着共同的亚当的“生命”。作为亚当的后裔,这样的生命本质与生俱来,代代相传。如果条件许可,也一定自强不息,长成亚当的样式。我们对这样的生命样式应当十分熟悉。在本质上,我们都是自我中心、自私、自爱(Self-Center, Selfish, or Self-Love)的人,追求自己感觉好、情绪高、自己喜欢、快乐、开心 、高兴、随心所欲、任性、舒适、方便、快捷等。快乐(Pleasure)对我们很重要。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快乐就容易发脾气、沮丧、抱怨。
第二,我们都是自我倚靠、自我奋斗 (Self-Dependence)的人,追求自己的标准、计划和梦想,喜欢自己作主、控制、支配、操纵、推动、抓结果,追求稳定、成功、顺利、完美等。当事与愿违时,就容易紧张,生活中难免有焦虑和压力。
第三,我们都是自义、自我敬拜(Self-Righteousness)的人,喜欢被肯定和赞扬,不喜欢被批评和纠正。也好面子,努力讨人喜欢。有时甚至家丑不外扬,打肿脸充胖子。地位、职位、学位(Position or Possession)对我们很重要,如果拥有这些东西就情不自禁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不由自主自卑、自责、自怜。
这三大罪性,自我中心、自我依靠、自我敬拜虽然是亚当的“生命”之显著特征,但还不是最致命的问题。亚当的“生命”最致命的罪性不是自我中心、自我依靠、自我敬拜,而是自义自欺,就是人在其本性上,从内心深处不认为、不承认自己是自我中心、自我依靠、自我敬拜的人,不认为、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有如此严重,不认为、不承认自己在神面前是一无是处、完全绝望的,从而必须依靠神的拯救。相反,却总是力所能及、竭尽全力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否认自己的败坏,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正如一个人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认为、不承认自己有病。骄傲就像自己的口臭,除了自己不知道,别人都知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样的自信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面,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支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充斥着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当然,人要努力和勤劳,但人的罪性的问题不是靠人的努力和勤劳能解决的。
动植物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本质,只能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质。同样,人也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本质,而只能活出自己的生命本质,展现自己的生命本质。人不可能达到超出自己生命本质的状态。在亚当的“生命” 本质和状态里,任何的努力都不可能达到蒙神悦纳的圣洁。神是生命的创造者和赐予者。只有神才能创造生命,也只有神才能改变人的生命本质。人的出路不在于自己,而在于神,他的创造者。 4
基督的生命
与亚当的“生命”相对应的是基督的生命。基督就是神的大能、神的智慧、神的救恩。神借着祂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带来了无罪的人性和人的生命。主耶稣基督是真正的人。“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希伯来书2:14)主耶稣基督是无罪的人。“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希伯来书书4:15)
主耶稣基督的生命是与神联合的生命。与亚当的“生命”相反,基督的生命是以神为中心、常常祷告、倚靠圣灵、完全遵行律法、完全顺服神、爱神爱人、荣耀神的生命。而且祂对神的顺服是一生之久,是无底线的,是不计代价的。“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利比书2:6-8)主耶稣基督的生命也是复活的生命,是战胜了死亡、罪恶、世界和魔鬼的生命。
主耶稣基督借着道成肉身带来了新的生命本质,依靠圣灵活出了新的生命本质,死而复活成就了新的生命本质。借着圣灵和圣道重生的工作,这样的新生命、新人性、新本质赐给了每一个信靠主耶稣的人。亚当里的人有着与亚当同样的生命本质,基督里的人有着与基督同样的生命本质。“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表。” (罗马书5:14)每一个真正重生得救、认罪悔改的基督徒身上都有基督的生命,得以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得以与神联合,5 “就得与神的性情有份”(彼得后书1:4)。
但是,亚当的“生命”并没有从基督徒身上消失或者出去。所以,基督徒里面存着这两种截然对立、不共戴天的生命本质:基督的生命(Inner Man)和亚当的“生命”(Carnal Man)。除此之外,基督徒还有自然的“生命”(Personal Man),就是人的各种器官组织、自然机能、生命活动、判断力、思想、情感、意志等。新陈代谢不是罪,聪明能干也不是罪。当它们为自己服务、荣耀自己时就是亚当“生命”的表现,当它们为神服务、荣耀神时就是基督生命的表现。
三种十字架
基督的生命是借着基督十字架的工作完成的。圣经里至少讲到三个层面的十字架。第一,主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二,我们与主同钉十字架。“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20)“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罗马书6:6)。第三,我们要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
首先是主的十字架,主死主活。其次是与主同钉十字架,我与主同死同活。第三是自己的十字架,靠着圣灵舍己,治死“在地上的肢体”(歌罗西书3:5, Mortification),活出基督的生命(Revivification),是治死和活出。“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马书8:13)。简而言之,第一个十字架是指主死主活,第二个十字架是指我死我活,第三个十字架是指治死和活出。
所以,十字架的内涵涉及到圣经里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死。死在圣经里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一种关系。“死”首先是指“分离”关系(Separation),就是平常所讲的死亡。身体的死是指身体与灵魂的分离(Separation of Soul and Body)。灵魂的死是指人与神的分离(Separation of Man and God)。
“死”还可以指一种主导关系。“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以弗所书2:1)。罪是人的主人,人是罪的奴仆,对于神的事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像死人一样。一个死人不会问“我怎么死了”,否则就不是死人了。
第三,“死”在圣经中也表示脱离了主导的关系,也就是“活了”。基督徒是“向罪死了的人,已经在死的样式上与基督联合,与基督同死”(罗6:2-8)。 基督徒“已经死了”,“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歌罗西书3:3)。基督徒已经“脱去了旧人”(以弗所书4:22-24)。对基督徒而言,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就是旧我、旧人、老我、罪性、肉体、亚当的“生命”已经死了。不是不存在了,而是不再作王、不再作主了,不再辖制和奴役我们了。
而且,不仅“已经死了”是客观事实,“已经活了”也是客观事实。“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书2:4-5)“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马书6:4)。我们已经穿上了新人,穿上了基督的生命。
这实际上就是与主同钉十字架,与主同死同活,就是重生。一个新的生命开始了,基督的生命进入了我里面(Impart or Implant)。就像一个计算机,换了新的软件,可以执行新的功能了。也像一个房子,换了新的主人,在本质上与从前不一样了。也像一部车,开车的人换了,开始了新的驾驶模式和方向。一个重生的人从外面看还是同一个人,但里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本质的变化,就像一堆长满荆棘的土里已经种上了一粒鲜花的种子,一个新生命开始了,要成长开花结果了。
重生与称义是不同的。称义是在神面前客观地位(Status)的改变。在客观地位上,我从前是一个罪人,现在罪得赦免,是一个义人,因为主耶稣的义归算(Impute)到我的身上,我的罪归算到主耶稣的身上。而重生是内在本质(Nature)的改变,主耶稣的生命植入我里面(Impart or Implant)。称义是主在我外面为我所作的工作(outside, for me)。而重生是主在我里面所作的工作(inside, in me)。称义是主耶稣借着在十字架上替我死和流血(Death and Blood)而完成的。而重生是主耶稣借着复活把复活的生命(Life and Nature)赐给我而成就的。 6 重生的标记是认罪悔改、信靠耶稣、追求圣洁、仰望天国。7 正如主的死和复活是不可分的,同样,称义和重生也是不可分的。一个被称义的人也一定是一个重生的人。一个重生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被称义的人。
重生是基督徒的起点。生命的特征是成长,得救的确据是得胜。虽然基督的生命进入了我里面,亚当的“生命”不再作王了,不再作主了,但是依然存在(Sin/self is dethroned, but not destroyed),而且非常强大和活跃(Powerful and Active)。就像计算机的旧软件并没有被卸下去,而是还留在计算机里面,成了病毒,不时捣乱。就像房子或车子的老主人虽然不作主人了,但是还留在里面,伺机而动,要东山再起。就像一个老国王被迫退位,但是他不甘心失败,最大的愿望就是复辟,要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一切机会复辟。
所以,对基督徒而言,亚当的“生命”或者罪性虽然已经死了,但是还必须治死罪行和罪习,要“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要“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罗马书8:13,4)。“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歌罗西书3:5)“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以弗所书4:25)。这就是第三个层面的十字架,就是我们的十字架,正如主耶稣所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加福音9:23)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治死”不是除去亚当的“生命”,也不是改变亚当的“生命”,而是不让其发挥作用。“活出”不是努力得基督的生命,而是努力活出已经得着的基督的生命。 8 治死和活出的目标就是“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利比书1:20),“基督在我们里面成形”(加拉太书4:19),“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30)“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加拉太书2:20)而且,我们治死的对象不是亚当的“生命”(Carnal Man),也不是自然的“生命”诸如身体器官或机能、判断力、良心自由等(Personal Man), 9 也不是苦待己身,而是对付罪行,对付具体的罪。“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歌罗西书2:20-23)
结论:十字架与福音的关系
总之,我们在基督里已经死了,也已经活了,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按照严格的圣经用语,我们不需要再治死“老我”、“旧我”、罪性或亚当的“生命”,但是我们需要治死在地上的肢体或各样的罪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耶稣。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主的十字架让我们称义。与主同钉十字架是指我们的重生。背起十字架跟从主是指我们的成圣,如下边图表所示。所以,圣经里用“十字架的道”概况福音和救恩(哥林多前书1:18)。虽然“犹太人要神迹,希腊人求智慧”,但“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因为“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哥林多前书1:22-25)。
十字架
|
死与活
|
福音
|
内涵
|
与罪的关
|
主的十字架
|
主死主活
|
称义:地位的改变
|
归算Impute
|
罪得赦免Forgiven
|
同钉十字架
|
同死同活
|
重生:本质的改变
|
植入Impart
|
罪不作王Dethroned
|
我的十字架
|
治死活出
|
成圣:行为的改变
|
舍己Improve
|
罪得战胜Defeated
|
所以,按照圣经,完整的福音至少包括如上所述三个层面的十字架。不仅仅包括主为我钉十字架,而且也包括我与主同钉十字架,也包括我要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耶稣。“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8;路加福音14:27)。
与主同钉十字架的内涵是重生。背起自己十字架的本质是舍己,是治死,是“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或者苦难。有人因为遭遇苦难而信心软弱,也有人因为顺利成功而骄傲自大,远离神。所以,环境不好的时候需要舍己,环境好的时候也需要舍己。在两种情况下,基督徒都需要警醒、舍己、治死罪行、活出基督的生命。所以,不能把外在的苦难等同于内在的十字架,不能把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舍己混为一谈。
十字架不仅包括死,也包括活。或者说,不仅包括活,也包括死。死与活是十字架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死与活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而且相辅相成。10 主耶稣死而复活,我们与主同死同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马书8:13)死与活相当于基督徒行走灵程的两条腿。如果要健步如飞,两条腿必须都要健壮。有的弟兄姐妹太强调活,不重视死。太强调注目耶稣,认识耶稣,而不重视面对自己,认识自己。这样的活很可能是假像,太乐观。天马行空,感觉良好,在罪面前却不堪一击。有的弟兄姐妹太强调死,不重视活。太强调自我反省,攻克己身,把太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主耶稣那里。这样的死很可能太沉重,太悲观,让人步履维艰,不堪重负。加尔文说:“只有认识神,才能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神。”实在是求神怜悯我们,求圣灵带领我们进入这样合乎中道、合乎圣经、合神心意的平衡。
最后,尤其需要神怜悯的是,不要把十字架与圣灵分割开来。圣父计划救恩,圣子成就救恩,圣灵施行救恩。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也是神。圣父是救主,圣子是救主,圣灵也是救主。十字架的工作是圣灵工作的中心。11 主耶稣是靠着圣灵被钉十字架。我们是靠着圣灵与主同钉十字架,被重生。我们也是“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行为,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耶稣。”我们治死罪行、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耶稣的能力是从圣灵而来。基督徒的一生是要倚靠圣灵,效法基督,荣耀父神。所以,如果我们不认识圣灵,不经历圣灵,我们讲十字架可能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摸不着头脑,就像地图在手,却无力行走,真理在手,却自高自大。12 同样,如果我们关于圣灵讲了很多,好像很重视圣灵,却对十字架不重视、不认识或缺乏经历,那么,对圣灵的认识也可能是肤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把自己的想象(Imagination)当成是圣灵的启示(Revelation)。圣灵和圣子是不可分的,圣灵和圣经是不可分的,圣灵和圣洁是不可分的。实在求神在这末后的世代怜悯我们,让圣灵带领我们“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利比书3:10-11)
〔注释〕
1. Richard Sibbes, The Bruised Reed, Banner of Truth, 1998.
2. John Murray, Redemption Accomplished and Applied, Eerdmans, 1955.
3. Robert Trail, Justification Vindicated, Banner of Truth, 2002.
4. Walter Marshall, The Gospel Mystery of Sanctification, Reformation Heritage, 1999.
5. Henry Scougal, The Life of God in the Soul of Man, Sprinkle, 1986.
6. Arthur Pink, Genuine Salvation, International Outreach, 1999.
7. John Owen, Temptation and Sin, The Works of John Owen, vol. vi, Banner of Truth, 1967.
8. Watchman Nee, The Normal Christian Life, Hendrickson, 1961.
9. J. I. Packer, Introduction to The Mortification of Sin by John Owen, Christian Focus, 2012.
10. 王峙军牧师,十字架的道理,生命出版社,2013.
11. Jessie Penn-Lewis, The Cross of Calvary,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1996.
12. Andrew Murray, The Spirit of Christ,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ed. with Notes, 1978.
玛拉基 来自中国大陆,传道人,现居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