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25期 2003年3月

经历永活真神,最需要祷告
文/俞崇恩
《生命季刊》第25期
一
“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提后3:1-4),为此圣灵屡次警告我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彼前4:7-8);“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路21:34-36)。如今这个危险的日子已经到了,祷告是何等急迫的需要啊!可悲,现今教会的普遍情况却正好相反——严重地轻忽祷告。
1898年,神重用的主仆慕安德烈(Andrew Murry)曾提到,有个教会的弟兄姊妹中,每天祷告半小时的,只有一位;祷告一刻钟的,还不到一半;其余的每天只祷告五分钟!(见《信徒祷告生活》)
无独有偶,半个世纪之后(1951年左右),神重用的另一位仆人陶恕(A.W. Tozer)在他那本The Best of Tozer里,竟然说出几乎相同的统计数字,怎不令人哀叹!
亲爱的弟兄姊妹,“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约壹2:28),这是神的命令;“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乃是神的旨意(帖前5:16-18)。
轻忽祷告是违背神的旨意,是罪啊!对于祷告,主有许多宝贵应许,有亲切的召唤、邀请(如路11:10-13)。父神渴望人尽一切爱祂、亲近祂、敬拜祂、顺服祂。哦!进入天上至圣所亲近至高永生的神,是何等尊贵的权利!是神的羔羊用宝血替我们开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10:19-20)。我们何忍轻忽神的爱!
对祷告的轻忽,是今日教会荒凉、混乱,信徒软弱、贫穷、跌倒、失去见证的最根本原因(参耶2:12-13)。
二
祷告分为两种:“在主面前倾心如水”(哀2:19;诗62:8),这一种出于至诚的祷告,是蒙神悦纳的祷告。另一种祷告是法利赛人的祷告(路18:10-12,20:47),是不触及灵魂的、外面的、仪文的祷告,是神不悦纳、不垂听的祷告。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夫妻不和,影响祷告(彼前3:7);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也会影响(太18:35)。
我们到神面前来,必须公义、圣洁(来12:4),必须谦卑(彼前5:5),而且必须有信心(太17:20;可11:24)。但神并不苛求;我们就是不具备这些条件,当然也可以向祂恳求,“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西2:9)——
只要我们住在基督里,仰望祂的恩典和怜悯,向祂支取这丰盛。
三
永活的真神乐意垂听祂儿女的祷告。主耶稣亲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路11:9-13)可见真诚到神面前祷告的人必不落空,因为有我们的父“在暗中察看”(太6:6)。
但有时你祷告,主却不将你所求的给你。例如,摩西虽一直祷告,神却不允许他进迦南(申3:23-29),“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民20:10-13)。
又如保罗三次求主,叫他身上的刺离开他,也未蒙允准,因神有更高的美意。虽然在所求的事上不蒙答允,但神必把更美更好的——圣灵——赐给他们(路11:13)。还有什么比圣灵(就是神)更宝贵的呢?
一个真正学习行在神旨意里的人,他的祷告最有能力,他经历神垂听祷告也最丰富。请温习主的榜样,看看使徒保罗和教会历史中的先圣们。例如一百年前英国一个孤儿院的创办人乔治·慕勒(George Mueller),凭信心祷告信实的神、“孤儿的父”(诗68:5),坚定不移地顺服神、遵行神的旨意,不向人募捐,一生却养活了一万多个孤儿,而且还为主的圣工送出去超过(当时)800万美元。他自己93岁去世时,留下的财物只值约800美元。
在中国大陆,半个世纪以来全心跟随主的圣徒,像胡振庆、蒋贻庆、俞成华、李慕圣、恩典姊妹等,也同样经历这位永活的真神,“在祂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我们不能,但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另参罗8:35-39)。
代祷乃是最高的事奉。我们要学习“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参提前2:1-3)。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祷告的能力,在乎他是一个奉献给神、过帐蓬(客旅、寄居、不扎根在地)生活的人;同时,他是站在神的公义(创18:25)的立场上求的,神必允准。这是祷告的诀窍之一。又:以色列人犯了拜金牛犊的大罪,神大怒,摩西如何祷告?他抓住神的话(出33:12-17),这是祷告的诀窍之二。迦南妇人的祷告(太15:22-28)蒙允准,也和主的话分不开。
祷告要重视以神为中心,不是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的疾病、失业、前途、婚姻、学业等等困境祷告是必要的,但属于次要。神的国、神的义是首要。
四
面对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主先去客西马尼园祷告,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极其伤痛、恳切地祷告!
舍己背十架与不住地祷告,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好比一只鸟的两个翅膀。
祷告常常需要付代价。主耶稣自己在天未亮时就起来到旷野地方去祷告(可1:35)。在挑选十二门徒之前,祂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路6:12)。中国大陆华东某地信徒众多,每逢长老宣布有布道大会时,就有至少600人禁食祷告三天三夜。
圣徒的祷告是用“香”来象徵的(参启5:8,8:4);香的烟升到神面前蒙神悦纳,是因为香在焚烧中它自己减少(完全顺服主、遵行主的道、活出基督的生命,加2:20),变成灰了。接受十架治死己生命所发出的祷告和感谢,是蒙神悦纳的祷告(参太11:20-26)。
许多人推辞说,“太忙,没有时间祷告!”但他们看电视、旅游……时间倒不少!哦,这是对神的感情和爱的问题!对于真爱神、让神在凡事上居首位、尊祂为圣的人,时间不是问题——他有办法挤出时间来。有位孙凯弟兄,他做饭时从不一个菜、一个菜地炒,都是一锅炒。孩子们抱怨,他解释说:“时间太紧了,余下点时间赶紧交给主使用吧!浪费时间是犯罪,到见主面时无法交代。”(见《施恩座前——孙凯弟兄轶事》。十多年前中国苏北某广大地区的教会大复兴,是神借着他们带进来的)。孙凯弟兄如果真挤不出时间,就随时随地一面工作、一面祷告——举起他的心来敬拜神(参提前2:8),不时地像小多瑞莎那样对主说:“我爱你!”(见《爱是最短路程》)
五
常有敬虔人问那少数为主的名,被流放改造多年的圣徒:“长期过着牛马不如、暗无天日的生活,你们是如何度过那漫漫长夜的?”
像一位才23岁的未婚姊妹为了尊主为圣,持守圣经真理而被押送到青藏高原劳改,那里空气稀薄,荒无人烟;冬天摄氏零下30度。等释放离场,已53岁。其中十年瘫痪,躺睡在地,大小便靠姊妹背……后蒙神医治。曾有一度按政策可去英国她父亲(一位老传道)那里,摆脱这仅次于地狱的劳改营,但她拒绝了,写信告诉关爱她的肢体说:“溪水未干”(王上17:7),从主领受的职事未尽(徒20:24),她竟坚决留在劳改营!十年之久,她向主何等忠贞!舍己何等“残忍”!(路14:26,27,33)看到她信的肢体莫不泪流满面。
像胡振庆弟兄,解放前夕已变卖一切;解放后不久,为主名劳改一次、又一次、又一次,计二十年!先后两个孩子夭折,后来他那敬虔爱主的妻子、同心事奉的伴侣张爱灵姊妹,也先他而去了……像恩典姊妹为主劳改二十一年,由于在监房受感作见证、传福音,一位纯洁、品德高贵的女子,竟被禁卒昼夜用重铐紧紧反铐到双臂几乎残废。
又像某大城市有一位姊妹,是杰出的钢琴家、歌唱家,因主名不惜抛弃世上荣华富贵、甜美家庭,在流放期间下水田赶牛犁田,在批斗、折磨、讥笑、辱骂下被逼从事各种繁重、艰苦劳动。
哦!他们经过水火,主却使他们到丰富之地(诗66:10-12)。
他们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徒14:15;雅5:17)。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像摩西,“住在至高者的隐秘处”(诗91:1)。像大卫,“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你翅膀的隐秘处”(诗61:4;27:4-5)。像耶利米,依靠耶和华“如同一棵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耶17:7-8)。像使徒约翰,住在主里面,“像枝子连在葡萄树上”(约15:1-8;约壹2:27-28)。
他们不看环境,不看人,学习“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像使徒保罗,“不住地祷告”(帖前5:17),依靠爱我们、加给我们力量的主,而得胜有余(罗8:37;腓4:13)。
他们因信而活,活在至圣所里(来10:19-20;诗27:4)。他们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来11:35)和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5:4)。
哦!那在我们里面基督复活的生命——
凡事受过试探(来4:15),借着死,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来2:14),又胜过肉体和世界(约壹5:4)的生命,不犯罪(约壹3:9)、绝对圣洁,永远得胜,得胜有余(罗8:37)的生命!
哈利路亚!荣耀归神!
六
主耶稣亲自鼓励我们二、三个人的同心祷告。他说:“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哪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19-20)此中的应许何其宝贵、甜美!使徒保罗在十分艰难的逼迫中,在面对殉道的前夕给他在主里真儿子提摩太的信中,也勉励他“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2)。
但以理有三位祷告的同伴(但2:17-18),这在属灵争战中是多么大的力量啊!在此,必须同心合意;要同心合意,则各人必须把自己的意见、主张放在一边,一同以神为中心,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6:9-13),自己的需要是其次。“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两人便能敌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传4:12)
七
今天许多清心爱主的圣徒,都有一个越来越紧迫的共同感觉:主的日子近了。“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的日子已在眼前(太24:32-44)。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不要作糊涂人(弗5:17),“总要儆醒谨守”(帖前5:4-8)。洛杉矶有一位老奶奶,我认识她时她已76岁,如今92岁了。她是一个真正等候主再来的典范。只举二个小例子:(一)她在北京长大,当时北京十分封建,女孩子很少出大门。23岁那年,她一个大姑娘家竟和几位同心的姊妹去到内蒙古,在蒙古包的喇嘛中间,一面行医、一面传福音,为主不顾一切。(二)她定居美国后,有一年我住在她租的一座有四间卧室的大房子里。她不断地接待从东南亚(包括中国大陆、柬埔寨、越南等地)初来美国、尚无住处的弟兄姊妹和福音朋友,用爱心免费接待他们,自己则凭信心靠主生活,没有固定收入。有一天她悄悄地告诉我,这个月的电话帐单来了,400多美元!这是因为接待了一位刚从大陆来的人,那人打了许多国际电话!老奶奶心里嘀咕,嫌他不懂事。但这个意念刚一出现,主就光照她:“你缺少爱心!”她即刻退回到房里,向主认罪。这是一位时时儆醒、常常祈求的人。
八
祷告可以说是一个属灵的艺术,像弹钢琴,学了三个月可以弹,学了十年也可以弹,但水平不一样。让我们“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
俞崇恩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加州,著有《十架窄路》一书;中国大陆圣徒见证事工部负责人。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
cclife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