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年轻的“老”传道人
2015/5/30 21:02:24
读者:6476
■天路
生命季刊 第27期 2003年9月

 

 

    今年夏天回国后第一个礼拜天,我参加家庭教会的崇拜聚会。那天上午我已经去了一个公开的教会做礼拜,恰逢那里一年一次的洗礼,这次有二百二十个人受洗,教堂里外人坐得满满的,很是热闹。正在观看洗礼的时候,在教堂里遇到这个姐妹,她邀请我去她家,说下午她家里有家庭教会的聚会,我很高兴地跟着她去了,因为我很想看看家庭教会的弟兄姐妹,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
 
    在这个姐妹家的地下室的客厅里,我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地方和参加聚会的人。现在国内的住房建造越来越讲究,不仅设计空间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备,还有不少上下两层的所谓的“楼中楼”,改变了以往那种公寓住宅只有一层的观念。这种两层的公寓给主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个姐妹的家就是如此,她是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热心事奉、爱主的基督徒。在她买这套房子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把整个地下一层用来聚会,现在我就坐在这里。客厅很简单,几张沙发和椅子围绕着摆在靠墙的地方,其余就都是小板凳了。因为天热,一部电风扇在摇摇摆摆地为大家赶走些暑气。
 
    我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坐了些人,他们在学唱一首新的诗歌。在前边有块板子,上边写着歌词,一位年长一些的姐妹正在打着拍子,一句句地教大家唱,大家也学得很起劲。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认识的彼此点头打招呼;也有看来是新来的,有人递过一张小凳,招呼着坐下,也跟着学唱歌。我打量着在座的人,大部分是女的,年纪有老有少。靠墙的椅子上,坐着三个弟兄,恰好是老、中、青三代人。那个年长的像个知识分子,中年的像个生意人,而那个年轻的就像个中学生,一张娃娃脸上有两只笑起来眯眯的细眼,看起来不超过二十岁。他正在起劲地唱歌,声音很大,他一个人的声音就盖住了所有的女声,好像这里有许多的男声似的。
 
    新歌学完了,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客厅里已经是满满的,聚会就正式开始了。开始仍然是唱歌,没有诗歌本,也没有人领,往往是有人开个头,大家就跟着唱下去,一首又一首的,有些我听过,大部分很陌生,我猜都是迦南诗选里面的诗歌。其中有两首专为非典时期的教会写的歌,有一首是“神的儿女不要害怕”,他们很喜欢,唱了又唱。这时女主人悄悄地告诉我:那个就是带领的弟兄。我一看,是那个最年轻的、被我当作是中学生的那一位。哦,这么年轻的传道人,我还没见过呢,我开始注意他了。
 
    歌唱完了,这个年轻的传道人站起来,开始祷告。大家也都站起来,一起跟着祷告,很有震撼力。最后有一位很有祷告恩赐的姐妹,大声地祷告,众人就跟着她说“阿们”,很火热的。祷告完了,传道人就开始讲道。我是个所谓的“听道油子”,就是听道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评论所听见的,或者干脆就走神,“神游太虚幻境去也”。听过多少有名牧师的讲道,中文英文的都有,对这个年轻人的讲道原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想观察一下国内家庭教会的情况。没想到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开始是读一段经文,只有短短的两节,列王记下 2 章13到14节:“他(以利沙)拾起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回去站在约旦河边。他用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打水,说:‘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打水之后,水也左右分开,以利沙就过去了。”这段的故事我还算熟悉,是先知以利亚的弟子以利沙的故事,以利沙知道以利亚快要走了,就一直跟着他,形影不离。以利亚问他要什么,以利沙就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他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的师傅,果然得着了,他成为以利亚的继承人,作以色列人的先知,行了双倍于以利亚的神迹。
 
    传道人用当地的乡谈讲解这段经文,并联系到很多的圣经经节,侃侃而谈,他并不翻圣经,所有的经文是张嘴就来的,看来背的很熟。他的声音很亮,脸上的表情生动,语言很活泼,我不知不觉地被他的讲道吸引住了,一直听他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他讲了圣经中的另一个故事,《使徒行传》第三章,彼得和约翰医好了一个生来是瘸腿的:
 
    “这个坐在美门口的瘸子,他坐的地方很好,在圣殿门口,凡上圣殿的人都从他身边经过,总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可这个人,会坐不会求,他只知道求周济,不知道求医治。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他就起来行走,病得了医治。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来到神的面前,没有求对了所应该求的。以利沙知道他所要的是什么,他要求的是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地感动他,他用以利亚的外衣打水,水就分开了,人们就都知道,感动以利亚的灵果然感动以利沙了。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我们找神,为什么呢?是为了吃饼得饱吗?人为自己求是没有够的,越有就越想要。”
 
    他背了一个很乡土味儿的顺口溜,我当时没有记得全,下来后,又找他一句句地记下来,我觉得很有意思,很能说明人贪心不足的样子:
 
    终日奔波只为饥,肚子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已全,又想娇柔美貌妻。
    娶下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治的多广阔,又嫌出入没马骑。
    槽头拴的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之下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江山夺地基。
    趁心如意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但寻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确实,人就是这样啊。贪心开始的时候都是小小的:我再多一点点什么什么就好了。当年洛克非勒,是美国首富,有人问他要多少钱才够?他说:再多一点点。从只想吃饱到要与上帝比高低,这其间也没有什么神秘呀?只要一直地贪心下去就行了。撒但不就是这样吗?因为他被造全然美丽,大有智慧,他就想要与神同等,终于沦为神的抵挡者。无怪乎圣经上说:“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以弗所书5:5)“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的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贪心这个病,起初不过是一点点,慢慢地它就控制了你的一切。
 
    这次回国,感到中国与几年前大不相同了,经济繁荣,看起来人人安居乐业,似乎家家都已经小康了。我那些同学们,更是个个进入精英阶层,职位、收入都相当不错,应该很满意了吧。实际上,我从他们那里看到的是不满足,是嫌还不够多;还有恐惧,担心哪天就失去了这一切。我们以为只要有了某种物质的东西,我们就会过上好日子。殊不知这些外来的东西并不能填满我们的心,越多就越感到缺乏。
 
    这个小传道人越讲越来劲:“我们常常有感觉:信主一年,主在眼前,信主十年,主上云南。刚信主的时候,感觉主真是亲近哪,要什么有什么;信主十年以后,主不知道跑哪去了,感觉不到了!主走了吗?没有,主是充满一切的!为什么感觉不到了?是因为你的心离主远了。主在寻找合他心意的人,主要用他,是你吗?21世纪的中国,是最大的福音禾场,中国现在一天一个样,信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去云南、四川、贵州的弟兄姐妹最近捎信回来,说神在那边作了大事,一村一村的人信主,弟兄姐妹传福音都上了瘾了!有个小姐妹,才二十岁出头,她愿意为主所用,在东北的一个油田传福音,现在那里信主的人已经是成片了。主耶稣要在中国得荣耀,2007年是基督教进中国二百年,生在中国的有福了,神要使用中国,神在寻找他的以利亚。我们问: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神却在问:我的以利亚在哪里?神就在这里,主就在你心里,他充满了宇宙万有,以利亚的神就在这里。神没有改变,雅各之子改变了,玛拉基书说: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3:6)因为神守约,我们才不致灭亡。你是神的以利亚吗?你愿意做神的以利亚吗?
 
    “我们为什么没有以利亚那样的能力?是神老了吗?不是,神不会老,我们会老,我们没有以利亚那样的能力,是因为我们没有以利亚那样的信心和生活。我刚信主不久,出去传道,一次遇见一个腰腿都有病的人,他要我为他祷告。我心里直打鼓,心想要是我祷告了,他的病没好怎么办?可是人家要求了,我还得祷告啊。我扶着他慢慢地跪下,按手在头上,心里说,我只管祷告,他要是好了就好,要是不好就不好。我就把所有想的起来的词都说一遍:主你是掌管一切的,你是使无变有,让死人复活的。我求你医治这个弟兄。祷告了15分钟,不知道够不够,再多几句吧,我没有信心。祷告完了,我想伸手再把他扶起来吧,没想到,他自己站起来了!他活动活动腰,说:我好了,不疼了!我都愣住了。我没有信心,他有信心,因着他的信心,神医治了他,也让我有了信心!
 
    “神在天上说:我的以利亚在哪里?我们要成为以利亚,要像以利亚那样的信心和生活。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经上说:以利亚是与我们一样性情的人。为什么他可以,我们不可以?”他接着讲到以利亚的生活:住在旷野,喝的是基立溪的水,吃的是乌鸦叼来的饼和肉,住的简单,吃的简单,穿的简单,完全按照神所指示的去做。我们要想成为以利亚,就要把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里,让圣灵管理,成为圣洁。我们要求的不是吃饭穿衣住大屋,而是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们,不要像那个美门口的瘸子,会坐不会求,我们要的不是周济,而是医治。
 
    小传道人的原话远比我能记下来的要精彩,他的讲道中穿插了很多的见证,有他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下次一定要记得把录音机带回来,否则又会挂一漏万,太可惜了)。听他的讲道,真的是“唯独圣经”,“经上说……经上说……”,经文一段段的,张口就出,根本就不需要翻圣经。除了经文,就是见证,这些经文如何在今天圣徒的生活中应验;然后是鼓励,我们应该如何遵照圣经而行。没有神学名词,没有各派学说。简单明了,神怎么说的,我们应该做的,令人印象深刻。我一边听,一边反省自己:我每天到神面前来求的是什么?我求的都合乎神的心意吗?我愿意无条件地把自己交在神的手里吗?我愿意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地感动我吗?这次回国,看到国内教会的弟兄姐妹,神真的是在他们身上行了大事,我听到许许多多如云彩般的见证,很是羡慕他们丰盛的生命,原来是因为他们愿意完全顺服圣灵的管理,愿意为主受苦。是的,我们信主几年以后,真的主好像去云南了,我们问:神在哪里呢?却没有想到,神也在问:“我的以利亚在哪里呢?”
 
    记得在一次查考以弗所书的时候,那个老师所说的几句话,和她的表情,至今栩栩如生,令人记忆犹新。在讲到基督的丰盛的时候,她举起手来,在头上边比划着:“神的丰盛就在我们头上边,我们伸手就能够得着,主巴不得就浇灌在我们身上。可是,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能承受得了吗?我每次想起来就很惭愧……”她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我也跟着她惭愧起来。神在寻找合他心意的人,从开始到现在,神没有改变,历世历代以来神所使用的人,都是积极回应神的呼召,全心把自己的生命交在神手中的,神就赐给他们权柄。
 
    主耶稣在离开他的门徒时,讲了一段话,我们称为“基督徒的大使命”: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18-20)有位宣教的前辈,在他临终之时,还念念不忘地就是传福音。他对来看他的同伴说:“我在反省我这辈子的工作,看看哪里做得不够。我们听了主的吩咐,主说,你们要去,我们就去了;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们也传福音,领人信耶稣;施洗,我们也做了;教训他们遵守主所吩咐的,我们也进行门徒培训。但是,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主都赐给我们了。凡我们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我们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们许多的时候,不知道这一点,做了很多无用工。”要有从神而来的权柄!从这个小传道人身上,我感受到神的权柄,他是神所拣选的。以利亚是与我们一样性情的人,这个小弟兄更是与我们一样性情的人,可当神的权柄在他身上时,就不一样了。他说话、做工都有能力。
 
    聚会结束之前,他们特地为我唱了一首歌:“送给你,远方的亲人”,这是迦南诗选里面我比较熟悉的一首:
 
    “我多想见到你,远方的亲人,
    我多想看到你可亲的脸庞,听到你说话的声音。
    我的心为你祈祷,祝你万事如意,
    这是我的心愿,让风儿带给你。
    我们永远以爱相通,以爱相系,
    不论在南在北,在东也在西,
    同唱一首歌,主爱无比,
    因他使我们的心,真诚联结在一起。”
 
    我心里暖烘烘的,他们的歌声是原始的、没有经过训练和雕琢的,却显得更加真诚。虽然我今天才第一次见到这些弟兄姐妹,感觉上非常亲近,一是因为我们都是主里面的,我们是一家人;还有,这里是我的家乡,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他们熟悉的乡音让我很有认同感。十几年前离开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在这里和家乡的弟兄姐妹一起敬拜神,真是感慨良多。
 
    聚会结束后,我看到这个小传道人坐在那里,就走过去对他说:“你讲得真好!”
 
    他笑了:“感谢主。”
 
    “你传道多久了?”
 
    “从我信主的时候到现在,我90年信主。”
 
    什么?90年?那不有十多年了吗?“你有多大?”
 
    “我今年29岁了。”
 
    我看着他,连连说:“不像,不像,我还以为你是个中学生呢。”
 
    “我儿子都四岁多了。”
 
    看着他那稚气的面庞,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是个29岁的父亲了;可是想想他在灵里的成熟,又不敢想像他才29岁!这是一个年轻的“老”传道人呢。“讲讲你的故事吧,你怎么信主的,又是怎么蒙召事奉的。”我开始“缠”上他了。
 
    小传道人并没有推辞:“我家在离这里有几百里地的农村,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只上到中学二年级。母亲是基督徒,那一带的基督徒,最早是由一个叫‘周疯子’的人传的福音,那是一个有名的神的仆人。他在被神光照后,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扔掉,出外传道去了。他传道42年,直到57年,就再没有人见过他。我们那里一直有聚会,那时还是用被子蒙着窗,偷偷的聚会,唱诗都只能小声唱。88年以后,教会复兴,我姐姐先信主,姐姐每天晚上为全家得救祷告,我三个弟弟也信了。90年,我参加一次聚会,第一天晚上去,没听到啥,第二天晚上,是唱诗祷告。第三天晚上,被圣灵抓住,就信了。腊月二十三,我们砸开冰在河里受洗。”
 
    “砸开冰在河里受洗?冷不冷啊?”我想起自己受洗那天,是八月底,天下着小雨,我们在温哥华的海滩受洗。一下水,就开始打哆嗦了,牧师也是一样,几乎说不成话。他们却在结冰的天气在河里受洗!
 
    “冷也不怕,我们有一百多人呢,老年人也下水。有两个神的仆人施洗,我们上来以后,有病的,病得医治;有坏习惯的,坏习惯都没有了。以后我们每年都是在这一天施洗,每次都有二、三百人。”
 
    我真佩服这些弟兄姐妹,他们信得是这样的真诚。神也恩待这些爱他的儿女,从一开始,他们就经历了神的同在。小传道人又接着说下去:
 
    “后来,我们那里有一个大型聚会,在呼召的时候,我们有几十个十几岁的弟兄姐妹举手。教会组织我们学习,学了二十多天,那时啥也不懂,不懂就学。传福音时,才觉得圣经的重要。我们43个人,在祷告的时候,有42个被圣灵充满,被派出去宣教。我第一次到外省去,也不认识人,就拿着一封信,找一个从我们这里移居到那里的一个弟兄家。我那时18岁,没带什么钱,到了那个县,我的钱就花光了,身上还有三包方便面,我没舍得吃,实在饿狠了,就吃一块。那里人的口音不同,我问路都听不懂。怎么办呢?我沿着一条路往前走,看见个老太太割草喂牛,我问她路,她就指指,我也不知道她听懂了我的话没有。后来,我心里有个意念,我不问了,只管朝前走。上了一个坡,看见两个人,我就把信封拿出来,给那个年纪大的男人看,他一看,就对那个女的说:这是找我们的,你给领家去吧。原来他们就是我要找的这个弟兄的父亲和媳妇,我们到家的时候,那个弟兄刚刚从外边回来不到五分钟。
 
    “我就住在他们家,开始传福音,几个月,有三十多个人信主,就在那里建了个教会。三月十五,我们十五个省的人回去聚会,个个都有好消息。那几年,一直都在喜乐中,传福音,报好消息,收禾捆回家,去了好几个省份,建了不少的教会。96年,我开始经历神的管教,因为受逼迫,禾场失掉很多,好些新建的教会都失去了,我灰心丧气,不愿意再出去了,守在家里,连聚会都不愿意去了。我在家里蹲了一年,谁叫我,我都不出去。”
 
    怪不得他讲道的时候说“信主一年,主在眼前;信主十年,主上云南”呢,敢情是有过亲身经历的。其实我们每个信主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从刚刚信主的火热,慢慢到不冷不热,失去了起初的爱心。
 
    “我那时候很心灰意冷,有人叫我去参加一个大型的复兴同工会,我不想去,可又推不掉,只好答应去看两天,只听两天就走。那一次,是一个从监狱里出来的弟兄讲道,他在里边禁食祷告74天,没有饿死。他的讲道非常有能力,我被感动了,这个仆人为我按手祷告,说:你要学一只牛,任劳任怨。我跪在地下,泪流满面,从此又开始服事神,出去传道。96年底,我到这个城市,98年结婚。我妻子是同村的,只上过两年学,很能吃苦,从来不发怨言,是我的好帮手。”小传道人很简单地结束了他的故事。
 
    望着他那清瘦的脸,我真的很为这些忠心的神的仆人们感到骄傲,是神的灵在他们的身上,神拣选了他们,又因着他们的顺服和献身,四处传道宣教,把福音传遍了中国。中国教会的复兴就是由无数这样的无名传道人不顾性命、尽心尽意地服事主而形成的。
 
    “你们这里有多少个点?你星期天要去好几个点吧?”我问。
 
    “大概有一百多个点吧。有很多的老点,已经不用我们经常去了,现在我们主要是忙这些新的点。我今天上午去了四个点,晚上还有一个点。”
 
    “一天跑六个点?”
 
    “今天最多,昨天我去了四个点。除了星期一,我都有聚会。”
 
    无怪乎他那么会讲道,原来是练出来了,一星期讲那么多次,那是很多的时间啊。我在美国的教会,只有主任牧师才在星期天讲道,那几个从正规神学院毕业的传道人,要好久才有一次机会试讲呢,他们要是到这里来,怕是有讲不完的道了。
 
    “你们有这么多聚会点,有多少传道人呢?”
 
    “我们九个人,轮流到各个点上去。”
 
    我还在刨根问底:“那你们怎么过日子呢?你们的生活费从哪来?”他们不像那些固定的教会,牧师有薪水,我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我妻子现在打工,一个月有300块钱,那里有一块地方给我们住。”300块钱?对着一家三口来说,即便是在国内,也是在最低生活线以下了,那怎么够呢?若有了病,还有孩子的教育费?小传道人平安的很:“有病就祷告。感谢主,我们都没有害过病,最多就是讲话太多了上火,嗓子哑,所以我们吃的药就是些喉片。”
 
    使徒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嘱咐提摩太:“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摩太前书4:12)神在中国兴起了多少这样的年轻传道人呢?他们忠心地走舍己的十字架道路,把自己完全地摆在了祭坛之上,成为活祭,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他们“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哥林多后书6:10)。从属天的角度,他们可谓真正的富有,不为任何事忧虑;对比起那些“似乎是富有,却是贫穷的;似乎样样都有,却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是多么的有福啊!
 
 
 
天路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