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第90期
“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马书 8:3-4)
“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加拉太书 5:16-18)
很多弟兄姐妹都渴慕效法基督,成圣得胜,生命成长。教会在经过初始的火热传福音之后,也需要关注弟兄姐妹的灵命成长和门徒训练。但生命成长的动力何在?我们不可能靠自己,不可能靠天然的能力和努力,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主。成圣是超自然的(supernatural),只有靠超自然的圣灵才能够成就。
圣灵的位格
圣经启示我们:“神就是爱”(约一4:6)。严格来讲,爱自己或自爱不是爱。爱的对象是别人,不是自己,才是真正的爱。所以,“神就是爱”这节经文隐藏着三位一体的奥秘,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完美的、合一的爱。
圣经从旧约到新约都很强调,神只有一位。但是,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你、我、他都是人,有三个人,这不难理解。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但神却只有一位,这就很难理解。这是圣经的启示,是个奥秘。对该奥秘的一个简单理解就是在神的里面存在着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之间完美的爱。
神性(essence)是指神各种属性(attributes)的综合,诸如慈爱、公义、智慧、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善等。1 位格(person)是指有着独立的自由意志、思想、情感的存在;位格有自我意识、自我定位和道德性,对自我的存在、身份、价值能够自我界定(self-existence, self-conscience, or self-identity);位格之间可以建立亲密和深刻的关系。2
圣父、圣子、圣灵有着相同的神性、地位、荣耀。神性是不可分割的。不能说圣父、圣子、圣灵各有三分之一的神性,而是圣父、圣子、圣灵都有完全的神性,都是完全的神。位格是不能混淆的。圣子不是圣父,也不是圣父的化身。圣灵不是圣子,也不是圣子的化身。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但不能说神是圣父、圣子或者圣灵,不能用一个位格代替神。
从位格和次序的角度讲,圣父代表神的权柄(origin, source, head, cause),圣子代表神的智慧,圣灵代表神的能力。圣子尊圣父为大,启示和荣耀圣父;圣灵尊圣父和圣子为大,启示和荣耀圣父和圣子。圣子是圣父的独生子。圣灵从圣父和圣子而出(约15:26)。“生”和“造”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意味着相同的本质。“造”意味着不同的本质。人“造”的机器人,无论多么好,也不是人。人“生”的孩子,无论高矮胖瘦丑俊贤愚,都是100%的人。所以,圣子是“受生”,而非“被造”,与圣父有着相同的完全的神性。
圣父、圣子、圣灵之间的关系是最美的关系,是三个完美位格之间完全平等、完全自由、完全合一的爱的关系。夫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关系。理想的太太应当是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但是又愿意顺服先生。有能力、有智慧、有信心,但又不顺服,或者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没有信心,一味地盲从,都是不美的。当然,夫妻关系也预表了教会和基督的关系。
“三位一体”的教义是基督信仰和其他信仰最本质的不同,也是区分基督教正统和异端的首要标准。唯有我们所信的神,是既是全能、公义、超越(transcendent)的,又是有位格、慈爱的、临近(immanent)的。教会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圣徒为了捍卫这一真理付出了艰辛的劳苦,甚至献上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基督徒对“三位一体”教义的认识不仅仅是知识,也关乎基督徒的主观经历、日常生活和将来的荣耀,与基督徒的称义和成圣息息相关。
圣灵的工作
圣灵的第一个工作是启示圣经。“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 1:21)圣灵启示的工作也包括带领人正确地理解圣经。“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作进入)一切的真理。”(约16:13)我在信主前曾经仰慕圣经的大名,千辛万苦找到一本来读,结果越读越不明白,就像进了深山老林,不知所云,只好放弃。后来信主之后再读圣经,越读越爱读,爱不释手。而且,如果没有圣灵的带领,人即使读圣经,也会读偏读歪,不能认识神,信耶稣。“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彼后 1:20)
圣灵的工作还包括属灵的恩赐。“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林前12:28)所有这些恩赐都是以圣经为标准,以荣耀神、造就人为目标。否则就不是属灵的恩赐或者是对属灵恩赐的滥用。恩赐是为救恩服务的,“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 4:11-13)
圣灵最重要的工作是施行救恩的工作,就是带领人认识基督,信靠基督,效法基督,使主耶稣已经成就的救恩临到信的人身上。首先,圣灵带领人悔改信主。同样在听福音,为什么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信的人有信心,有慧根?但为什么他有信心,别人没有信心?圣经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12:3)“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林前 2:11, 14 )按照人天然的罪性,没有一个人愿意信耶稣,没有一个人有能力信耶稣。“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罗 3:10-11)。
美国大复兴时的布道家、神学家爱德华兹讲道是念稿子的。他高度近视,还要紧贴着稿子念,而且他的讲章又长又深,又不用Power Point。按照现在神学院讲道课的标准,这种讲道既没有Power(力量), 也没有Point(论点)。但是爱德华兹讲完道,尤其是“落在忿怒上帝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那一篇,会众听后大惊失色,抓住柱子,高呼“不要让我下地狱,我要信耶稣。”这不是因为爱德华兹有口才,也不是因为人自己有什么信心,而是因为圣灵的大能和大工。如果有人信主,是圣灵感动他信的,那就感谢主。如果是我感动他信的,那就完了!
中国的布道家宋尙节的同工说:宋博士讲普通话,北京人听不懂;讲福州话,福州人听不同;讲英语,美国人听不懂。但是讲道却大有能力,很多人悔改信主。一个姐妹听了宋博士的道,感动得泪流满面,一塌糊涂,一定要信耶稣。别人问她:你如此感动,宋博士到底讲了什么?她说:他讲的是福建话,我基本上听不懂。虽然听不懂,但是宋博士所传讲的悔改信息很清楚。圣灵动工,这位姐妹就信主了。
圣灵怎样才能大大动工呢?这首先是神的主权和奥秘。其次,基督徒要付上祷告的代价。宋尙节弟兄如此论祷告:同心合意祷告乃奋兴之首要。祷告是运用天兵完成神的工作。撒但最怕圣徒同心合意的祷告。教会不祷告则死。将来见主面时,必定有许多人痛悔自己在世上祷告太少。你若不儆醒祷告,一定会堕落。只有通过与神亲密的灵交,才能治死肉体的情欲。传道人“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徒 6:4),祈祷是在传道前面,祈祷比传道更重要。
第三,传道人自己要悔罪、认罪、攻罪,追求圣洁,爱人灵魂。宋尙节弟兄如此论悔改:传道若不注意攻罪,就没有真正的效果。除去教会以及个人一切的罪恶,乃是灵工的根本。撒但使用最巧妙的计策,是令人不觉得自己有罪,并且视犯罪为无关紧要。撒但千方百计拦阻传道人讲罪与救恩。已经得救恩者,如不常省察自己的罪,不免沦为假冒伪善者。有人问我:你讲道为什么有能力?我回答说:因为我不断地向神向人悔改。圣灵的恩赐中最大的是爱,即看一个人不得救而心中难过。有了爱人灵魂的心,必然会在言语行为上发光,为求救人灵魂甘心背负十架。神重用者即肯背负十架者,不肯负架,必然要失掉能力。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自己不认真悔罪、认罪、攻罪,追求圣洁,爱人灵魂,忠心代祷,不依靠圣灵传讲纯正的福音,又想让人“信主”,我们就只好篡改神的福音,用自己的显赫背景、聪明智慧、过人口才、辛苦付出,用形形色色的节目和服务,靠自己让人信主。保罗传福音,曾经定了主意,“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我们可能与之相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就是不提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圣灵除了带领人悔改信主之外,还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得胜,“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罗8:4),“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8:13)。正如称义一切的源头都是在基督那里,成圣一切的源头也都是在圣灵那里。没有基督的宝血,我们没有任何称义的可能。同样,没有圣灵的能力,我们也没有任何成圣的可能。3 圣灵离我们多远,基督就离我们多远。如果不认识圣灵,就不能认识基督。认识父神的唯一道路是基督,认识基督的唯一道路是圣灵。这是本文的重点,下一部分将专题讨论圣灵的成圣之工。
另外,圣灵也是基督徒复活的力量。正如圣父借着圣灵使圣子复活,圣父也在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同样借着圣灵使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复活(罗马书8:11)。
从圣父、圣子、圣灵的角度来看救恩,是圣父计划救恩(Election, Gods' work without me), 圣子成就救恩(Redemption, God's work for me),圣灵施行救恩(Sanctification, God's work in me)。圣父、圣子、圣灵都参与了救恩的这三个阶段,但是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道成肉身、十架受死、死而复活的不是圣父,也不是圣灵,而是圣子。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成就了救恩,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已经成了的救恩怎样才能临到或者实现在人的生命当中呢?这是圣灵的工作,关乎基督徒的主观经历。就像已经有了预备好的美味佳肴,但如果不吃,仍然于我无益。只有吃了之后,这美味佳肴才能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人应当接受基督的救恩。这是人当尽的本份,但这又是圣灵的工作。需要澄清的是,是基督徒悔改信主,成圣得胜,不是圣灵悔改信主,成圣得胜。动作的执行者是人,不是圣灵。4 但基督徒悔改信主和成圣得胜的过程,是在圣灵的带领下执行和完成的。没有圣灵的动工,没有人有能力悔改信主,成圣得胜。
所以,教会的困境不仅仅在于有没有教导和学习真理,也在于有没有在圣灵里教导和学习真理。真理非常重要。如果教导的不是真理,其它的就免谈了。但真理是如何发生功效救人呢?真理之所以发挥功效,是因为圣灵使用真理带领人认识基督,信靠基督,效法基督。只有在圣灵的工作里,人才会被真理拯救和改变。真理的宣讲就像灯。灯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灯没有电是不亮的。圣灵就像电,让我们的灯亮起来。圣灵也像油,我们自己就像灯芯。如果没有油,灯只是烧灯芯,很快就灭了。只有灯芯连上油,灯芯才能不断燃烧,光才能不断发出来。同样,我们的事奉不是燃烧自己,而是依靠圣灵。否则,自己很快就烧完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理不重要。圣灵的大能正是借着真理的宣讲彰显出来。所以,一方面要忠心传讲真理,同时也要忠心代祷,祈求圣灵大大动工,高举“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弗6:17)。
圣灵的成圣之工
我曾经当面请教一位希腊文专家,什么是“随从圣灵”?他说:“随从圣灵”就是按照圣经行事为人。但是罗马书第七章已经讲了,基督徒不能靠自己按照圣经行事为人,所以才需要“随从圣灵”。因此,“随从圣灵”一定不会与圣经矛盾,但与按照圣经行事为人不能混为一谈。按照圣经行事为人关乎外面的客观命令和真理,“随从圣灵”关乎基督徒里面的主观经历,是圣灵在基督徒里面的工作。5
具体说来,圣灵可以在基督徒的身体上作工,比如赐下医治的恩赐,可以医治疾病。
圣灵也可以在我们的思想上作工。我们有时候读圣经,就是不懂。但是当圣灵作工的时候,就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有一次我头昏脑胀,什么也干不下去,随手就抽出一本书来读,是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从前读过,读不下去,但感谢主,这一次犹如神助,不仅读下去了,而且读了一会儿就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圣灵也可以在我们的情感上作工。有时候我们心灰意冷,圣灵赐给我们平安。有时候我们筋疲力尽,圣灵赐给我们力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发脾气的问题。每次下班回家之前,要先祷告一会儿,才敢进家。晚上平安度过,终于躺在床上,如释重负,感谢主!早晨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第一件事,先祷告,求圣灵让我今天“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19-20)。回国还买了一本书《不要让坏脾气坏了你》,但一直束之高阁,没有时间读。有一次无意中拿起约翰欧文的《治死罪》来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连着读了七八遍。那是清教徒时期的古英语,虽然书不厚,但是很难读,常常需要专门花时间寻找主谓宾。我感到是身不由己地被圣灵带着读,像一个海绵一样从书中吸取力量。感谢神的恩典!这次经历之后,我的怒气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不是说我就一点不发脾气一点不着急了,而是在我里面的确发生了某种不能否认的事实的改变,我的情感挣扎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了,我与从前不一样了。
圣灵也可以在我们的意志上动工,让我们有能力顺服神的旨意。一位基督徒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着急,对同事发了脾气。但是圣灵一直感动他去跟别人道歉。他一直不情愿,但是圣灵的感动和催逼很清楚和强烈。感谢主!当他一开口道歉的时候,神的平安就临到了他。
圣灵也可以在我们的直觉上动工。人有属世的直觉。大家初次见面,对别人可靠与否就有一定的直觉。有时候直觉是错误的,但也经常很准。属灵的直觉也是如此,可能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有一定的直觉,事情应当这样或者那样。有一次,教会的某些弟兄姐妹在热情撮合一对单身,有些弟兄姐妹却直觉不太对劲。但他们既没有反对的正当理由,又不好直说,所以只好祷告。婚礼已经确认了,请柬也发出去了,但是神突然有拦阻。最终两人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圣灵也可以在我们的良心上动工。良心关乎道德方面的判断。我曾经报名参加一个会议,对学生免费。但我突然意识到,我只是一个半职学生,严格讲已经不是学生,不能再享受这个优惠。我就跟他们联系,取消了这个优惠。
圣灵借着圣经对我们说话。有一次一个人得罪了我,我很难宽恕他,心里不停地说:他怎么是这样一个人?后来想到:我是一个基督徒,既然主饶恕了我,我也应当原谅他。虽然这样想,但是做不到。后来又想到主的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 6:14-15)我开始问自己:自己还是不是个基督徒?既然是基督徒,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心里又不停地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人?正当我自怨自艾的时候,突然一个意念进入我的脑子:主爱的就是你这样一个人!你也要以主的爱去爱他那样一个人。感谢神的恩典!“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一 4:11)
圣灵的成圣之工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意识到了(conscious),有些是我们不知道的,没有意识到(unconscious)。就像小孩子一样,一开始不认人,谁抱都很开心。后来就开始分辨熟人生人,母亲父亲。基督徒一开始对圣灵的带领可能比较模糊,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会越来越清楚。6 这同时也意味着圣灵的工作有些是显明的(manifested),有些是奥秘的(mysterious)。基督徒要对圣灵有主观的经历和认识,但圣灵的工作要远远超过自己的经历和认识。
圣灵的带领有时候是一次性的(event), 超自然的(supernatural), 但更多时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process),体现在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当中(natural)。有的弟兄姐妹太强调超自然的经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寻找“属灵秘笈”,寻访“属灵高人”,梦想找到快速成为“属灵高手”的“属灵捷径”,却忽视日常的舍己、道德、爱心操练,轻看常规的蒙恩之道(means of grace), 像读经、祷告、聚会等。这是让圣灵担忧的(弗4:30)。
圣灵对个人的带领(personal)经常不适用于其他人(universal)。所有基督徒的内在道路都是一样的,都要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主,但圣灵带领的具体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弟兄聚会的时候正在低头思考要不要与他的女朋友结婚,突然听到牧师大声说:“不要怕!只管把她娶过来。”(太1:20)这句话对他是振聋发聩,带领他有信心进入婚姻,但显然不适合于其他人,也不是那句经文的本义。
圣灵成圣之工的分辨
相信很多弟兄姐妹都愿意寻求圣灵的带领,但为什么经常求而不得呢?这当然有神的时间、主权和奥秘。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圣灵的成圣之工临到之前,还有一个预备的过程。人的天性和本性是靠自己,不靠圣灵。人除非迫不得已,经历自我的破碎,否则是不会主动、自动、迫切寻求圣灵的。这实际上就是罗马书第七章的信息。简言之,基督徒的成圣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假活。圣灵还没有使用神的律法光照我的罪,我自我感觉还不错。“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 (罗 7:9a)。第二阶段是真死。当圣灵使用神的律法光照我的罪,我就原形毕露。这就是见光死。“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 (罗 7:9b)。只有经过真死,“我真是苦啊”!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真活,“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罗8:4)。 罗马书第七章的预备是必须的,是不可跨越的。
基督徒自己有“心中为善的律”(罗7:18, 23)。我们有美好的愿望,比如计划早晨起来晨更,每年读一遍圣经。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意志力,我们会坚持一段时间。这是“在律法之下”的光景(加5:18)。但是好景不长。我们发现,我们越想早起,被窝就显得越温暖,多睡一会儿就显得越甜美,越有诱惑力。最后坚持不住了,很长时间就没有早起读经了。这是“放纵肉体情欲”的光景(加5:16)。不靠圣灵,只靠自己,人总是在“律法之下”(legalism) 和“放纵”(liberalism)两种状态之间摇摆。我一定不发脾气,一定不发脾气!要忍住,要忍住!几天过去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实在忍不住了,又大发雷霆,前功尽弃,后悔莫及。我一定不打游戏了!我一定不上网了!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决心。但是,没有圣灵能力的临到,自我心中为善的立志结局都是屡战屡败,在“律法之下”和“放纵”之间徘徊。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经常极其漫长、让人极其谦卑的过程。
只有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和徘徊,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罪的强大,认识到“自己心中立志为善的律”在“肢体中犯罪的律”(罗7:23)或“罪和死的律”(罗8:2)面前不堪一击,没有任何打赢的可能,没有任何得胜的可能。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人才可能真正地谦卑俯伏,来到神的面前,寻求“生命圣灵的律”(罗8:2)。不再是自己立志为善,而是先来到神的面前,安静、警醒、谦卑、长时间地祷告,从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和与主同钉十字架开始(如下图所示,参见于宏杰讲道集)。基督徒当然要立志为善,但这样的立志一定要来自神,而不是来自自己(腓2:13)。不先来到基督面前寻求神的旨意和圣灵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圣洁(There is no true holiness without coming to Christ first)。7

所以,寻求圣灵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完全绝望,把盼望完全放在基督那里,发自内心地迫切寻求圣灵。祷告、读经、聚会不再是敷衍了事,公事公办,走走形式,不再是自己敬虔的表现,而是“无可指望,因信仍有指望”(罗4:18)。马丁路德说:人必须首先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完全绝望,然后才有条件准备好去接受基督的恩典。寻求圣灵的第二步就是识别圣灵的带领。第三步是顺服。不是每个感动都是来自圣灵。识别和分辨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
圣灵的带领一定是符合圣经的。圣经是客观标准,而人的主观经历,不是客观标准。我们一定要用圣经来分辨某个感动是否来自圣灵,而不是以圣灵的名义忽视、否定、改变或淡化圣经的教导。
圣灵的带领一定是让我们舍己背十字架,自我省察,而且是更多转向基督,“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来 12:2),让我们若看自己一次,就要看基督十次(If you look at yourself one time, you must look at Christ ten times)。当我们看自己的时候,甚至像大卫、彼得、马利亚等伟大的圣徒,我们发现更多的是人的罪、骄傲、不信、心硬。我们在自己里面找不到基督(We cannot find Christ in us)。我们只有在基督里面才能找到自己(We can only find us in Christ). 基督住在我们里面这一事实,不是靠着自我反省经历到的,而是靠着仰望基督才能经历到(The truth that Christ dwells in us can only be experienced by looking up to Christ, not by looking within ourselves)。真正的自我反省对罪人来说是不可能的,靠人的力量转向基督更是不可能的,更是圣灵的工作。信心的价值不在于信心本身,而在于所信的对象。黑暗不能驱逐黑暗,只有光明才能驱逐黑暗。只有不断单单靠着主耶稣的宝血来到神的面前,寻求圣灵的能力,才是罪人唯一的盼望和出路。
有一个弟兄见证说:有一段时间他的太太老是与他作对,无事生非,鸡蛋里挑骨头。有一天他实在忍无可忍了,士可杀不可辱!准备好太太回家后跟她算算旧账。但是感谢主,弟兄在他的太太回来之前有一段祷告的时间。那一次神也特别怜悯他,圣灵让他在主耶稣的十字架面前看到他自己的罪,让他认识到他太太对他的得罪与他自己对主耶稣的得罪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当一个人真正看到自己的罪的时候,就无暇顾及别人的罪了。所以,在祷告之前,他感到他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他无法忍受,无法再爱太太一天;但是祷告之后,他就有能力以基督之爱面对他的太太。
圣灵的带领一定是让我们战胜罪恶,追求圣洁,成就“律法的义”(罗马书8:4)。犯罪之后心安理得,不认罪悔改,反而以事奉主的名义继续堂而皇之事奉,一定不是圣灵的带领。犯罪之后若不认罪悔改,就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这才是圣灵的工作。我从前有在网上看不好东西的恶习。我发现我所有的努力和决心都是徒劳无功,我为之极其苦恼和绝望,简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有一天我实在走投无路,就跟一个老牧师打电话。牧师不在,我就向师母简单讲了一下我的无奈。她说这种事最好让牧师与我一起祷告。牧师比较严肃,我有点怕他,就说不用找牧师了,你祷告就好了。这是一个很简单、只有几分钟的祷告。但是,感谢神恩典的奇妙。从那之后,我就得蒙神的拯救,脱离了这一恶习。弟兄姐妹!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请允许我实事求是、开诚布公地告诉你:靠自己是不行的,连门都没有!你不仅要自己祷告,而且一定要找人为你祷告,可能要找不止一个人为你祷告。
总之,圣灵和圣经是不可分的,圣灵和圣子是不可分的,圣灵和圣洁是不可分的。但是,有的弟兄姐妹问:我内心有感动,也不违背圣经,是否一定是神的旨意?不一定!因为我内心的感动不一定是来自圣灵,我对圣经的理解也可能出错。即使是圣灵的感动,也符合圣经的教导,但涉及别人,就不能勉强,只能等候神对别人的带领。这是分辨圣灵带领的最后一道不可或缺的闸门,就是神护理之中的具体环境和限制,包括职场、家庭、教会等。
所以,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随从圣灵,也要尊重各种秩序和权柄,不能用属灵的名义强迫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右图所示。8

结论:圣灵是成圣的必须动力
教会中经常提到“回归圣经”,“回归十字架”,“默想基督”。基督徒的确要“默想基督”,但是圣经也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篇1:2)。“默想基督”与“昼夜思想神的律法”是不可分割的。基督徒的确要“回归十字架”,但是离开圣灵,我们就没有能力认识十字架,回归十字架,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效法基督。圣灵是生命成长的必须动力。但愿神怜悯我们,让我们“得着父的应许”,“穿上从上头来的能力”(路24:49),“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只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罗 8:4, 13),舍己效法主,顺服神,见证主,荣耀神。
注释:
1. Francis Turretin, Institutes of Elenctic Theology, Phillipsburg: P&R, 1992.
2. Louis Berkhof,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2011.
3. John Flavel, The Method of Grace, Grand Rapids: Baker, 1977.
4. John Murray, Redemption Accomplished and Applied,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1955.
5. Arthur W. Pink, The Holy Spirit, Pensacola: Chapel Library, 1999.
6. Andrew Murray, The Spirit of Christ,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ed. with Notes, 1978.
7. Walter Marshall, The Gospel Mystery of Sanctification, Grand Rapids: Reformation Heritage, 2010.
8. John Frame, Systematic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Belief, Phillipsburg: P&R, 2013.
玛拉基 牧师,现在北美牧会并从事圣经翻译及神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