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仰的核心是神本还是人本?
文/傅芬华
《生命季刊》第90期
神本,还是人本?
神本与人本,在人论信念上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如何正确看待“人与上帝的关系”的不同。
神本就是凡事以上帝为中心—这是上帝创造的次序。
人本就是凡事以人为中心—这是人堕落之后被罪颠倒的次序。
神本敬拜独一上帝,人本敬拜自我偶像。
神本以上帝为中心,人活着的目的是为着荣耀上帝,为主而活,讨主喜悦。而人本则是以人为中心,活着为自己,凡事都求自己的益处。
神本从上帝启示的角度来看人的问题,并以圣经真理为解释和评判人一切问题的唯一准则,以福音为解决人问题的唯一途径。
而人本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作为评判的标准,解决方法与神无关,只在乎人自己的喜好和满足,与神为敌。
神本看到人心中与神为敌、悖逆上帝的罪性的根源,并致力领人归主来解决人罪的根源,人本却只是注重纠正人外在的行为表现。
整本圣经都是以上帝为中心的,罪人必须从以人为中心悔改,回归到以上帝为中心的次序里面。
神本和人本是三观完全相反对立的价值体系。它们无论是在根基、目标,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完全不同。神本为荣耀上帝,人本荣耀自己、与神为敌。因此二者不可融合。
今天为何我们还需要一再强调神本还是人本呢?因为教会世俗化太严重了,实在是太多人本的东西了。我们今天信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如何按正意分解圣经上。神本的解经看见的都是上帝和祂一切奇妙的作为,祂救赎的计划和恩典。而人本解经,看见的都是人。
如果他的解经完全是人本的,根基错了,你跟他就无法有共同语言。同样读圣经,有人,比如有人读但以理,居然读到他有很高的EQ,高的情商管理能力,他非常非常棒,我们要跟但以理学习他的智慧,学习他这么棒的情商管理能力。他读经读到的都是人,这个人多么厉害,那个人多么棒,这个人多么有信心,那个人道德品格非常高。我们要学他们有好的品德,有很高的智慧,高IQ,高的情绪管理能力。这样读圣经你根本不需要耶稣和祂的十字架,你也可以做个很棒很棒的人。就是拿出所有经文,他还是会读出这个味道的。根基歪了,你跟他掰都掰不直,跟他们争论都不在一个起点上。
今天很多所谓的基督徒被人本心理学之类的东西洗脑到一个地步,对于圣经里面的一些基要概念完全曲解,自设定义。
比如讲到爱,他们有自己定义的爱,就是没有真理,完全接纳包容,不需要付代价的爱,是自爱。
讲到信心,都是自信,而不是信主,或者说信主是为了提高自信;他们强调自尊,而不是尊主为大;
讲到罪,罪的定义不是悖逆神,而不过是人的不完美。
他们也讲上帝,但是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如同圣诞老公公,只有慈爱没有公义,或是一个有能力满足他们心意、实现他们自我的阿拉丁神灯。
他们也讲耶稣,但是他们定义的耶稣已经根本不是圣经里面的耶稣,不是道成肉身成为奴仆的样式、没有枕头之地的耶稣,不是被赤身露体地挂在十字架上为罪人替死的耶稣,不是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胜过罪恶死亡的耶稣。他们讲的耶稣可能不过是个道德典范、律法师、一个可以行神迹奇事的术士,一个政治或宗教领袖。
他们讲圣灵,不是随己意行万事、随己意赐恩赐建立教会的上帝真神的一个位格,而是一种可以被他们利用的超能力,一个可以让他们行所谓奇事异能的工具。
他们也读经,但是读到的都是人如何伟大,人的“信心”多么有能力。他们也讲祷告,并宣称只要你信心大,非常非常地相信,你就可以得着你所祷告的一切。信心大就可以心想事成有求必应,把“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高产”,改成“人有多大信心,地就有多大出产”了。并且对自己这样的“大信心”沾沾自喜,做夸耀或互相荣耀的资本。
他们从定义开始就是错的,你跟他们讲的可能用词一样,内容却完全是两码事了,所以跟他们争辩,常常是如鸡同鸭讲,根本不在一个起点上,求主怜悯!
如果我们的信仰核心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真正以上帝为我们的上帝,我们就仍然活在自我为中心、拜自我偶像里面,以别神为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要加增。
亲爱的弟兄姊妹啊,如果你在过去虽然说信主了,但是却仍然活在以自我为中心里面,就快快悔改吧!快快转向我们的主耶稣,祂在十字架上的宝血是为赎买你的罪而流的,祂的恩典够你用。求主帮助你从此单单信靠主,单单为主活,单单讨主喜悦。
在地上我们会经历很多艰难,甚至出现各种逼迫,会有一些极其严重的例子:被人打死、被扔狮子坑、被野兽追、殉道。但在任何的处境背后,我们要深信上帝都在掌权。越是在艰难处境里面,我们越是需要相信上帝,定睛主耶稣,如果不相信,不真正以上帝为中心,我们就只有灰心丧胆了。
我们也要迫切为教会祷告,求主赐我们一颗真正悔改信靠主的心,过真正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活。求主也兴起更多弟兄姊妹,赐我们敏锐的属灵分辨力,为一次交付我们的真道竭力争辩,痛斥一切异端假道,并依靠主,把按正意分解圣经的神本的真道,忠实地传讲出去。求主怜悯,帮助我们持守真道,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做明光的见证!
跟主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基督徒不要活在自己的感觉里面,而是要活在对主和祂话语的信心里面。人活着都免不了要忍受痛苦,因为我们活在有限有罪有死的世界。人的一生:出生是以自己的哭声开始,死亡是以别人的哭声结束,并且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遭受痛苦是人生常态,当然人在其中也可以暂时享受自己劳碌得来的成果。然而,人如果不认识上帝,没有永生的盼望,人在短暂易逝的今生,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捕风,日光之下无新事。
人活着的目的是为荣耀上帝,以祂为乐,否则就只有最终的虚空和绝望。杯子被造的目的是装水给拥有者喝。一个杯子再好,如果不用来装水给拥有者喝,最多就是一个摆设,没有达到它被造的目的。一个杯子哪怕看去破损不堪,如果洁净后装水给主人喝,就可以显出杯子的功用来。
人生在世,各样的事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人有健康就是值得非常感恩的事,因为不是人人都能有健康。但如果我们的盼望只在健康上,失去健康就只有绝望。一切物质层面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钱会长翅膀飞,身体会朽坏,名利地位更加靠不住。
我们无法保证我们将来会怎么样,我们只能每一天都靠主前行。上帝看重的是我们的内心是否真有爱神爱人之心。可以多跟教会弟兄姊妹分享,你的看见,你的异象。没有异象,就不会带出行动。上帝看重的是我们的心,有为荣耀主而活的心,发现和使用上帝给你的恩赐确实是很重要。
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中了魔鬼的计,吃了禁果,从此,人类“知识的眼睛”亮了,而里面“灵性的眼睛”瞎了,就自己做起神来。“自我”就是人心中最大的假神,一个人的“自我”越强,便越顽梗悖逆,越抑郁,越崩溃,越黑暗,越死亡!
自尊心常常会使得我们陷入世俗世界的潮流和价值观里面,使我们无法正确、谦卑地认识自己。自尊心也常常使我们过于看重人的面子、感情,而忽略了我们在基督里面那永恒、荣耀的身份。自尊心常常容易使我们陷入在攀比之中,与人一较高下,以示自尊心,或者用来安慰自己。自尊心更加容易使我们偏离基督的心,转去关注自己的心!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其实,“超越自我”这条路是永无尽头的,是魔鬼画给人类的一个虚假的“大饼”,是无边无际的欲望黑洞,永远无法填满,永远无法跨越,永远无法到达。因为那是个虚假的目标,路上布满催命索,路的尽头站着的是死亡……“人人被逼超越自我”,你逼我,我逼你,家长逼子女,社会逼我们,走在这条路上的,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对基督徒而言,真信仰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爱和上帝的恩典的基础上,并在这个基础上与上帝亲密接触。真正的信仰不仰赖属肉体的力量来支撑,也不仰赖个人所积蓄的功德来保障。上帝与我们相遇之时,会在我们敬拜祂的教会里,也会在我们独处的时刻,或在家庭生活、职场应对、社交圈以及服务的处所。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主,也必须是我们全部生活的中心,在一切事上真正掌权的主。
小看自己,觉得自己样样不行,样样不如人,不但不是谦卑的表现,反而是另一种自我崇拜,因为他还是以外在能力和成就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的价值。
以基督为中心,以基督的心为心,以基督为我永恒的价值、意义和尊严,舍弃人里面自义、自尊、骄傲、和自私犯罪的旧生命残留的性情,这是我们基督徒应该有的价值观。
上帝创造我们,赐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恩赐为要彰显祂的荣耀,只是人堕落之后,却常常扭曲滥用来实现自我,荣耀自己。
圣经要我们看自己合乎中道,就是要按神的标准看自己:我们都有神的形象,并且被基督的宝血重价买赎,所以我们是尊贵的,不做卑贱(犯罪)的事情。
利文斯顿讲道有点结巴,可是他爱上帝,上帝用他来拯救非洲很多人,一个人有愿意奉献的心就必蒙悦纳,不是照他所无的,乃是照他所有的。
圣经教导我们要舍弃自我、背十字架跟从主,教导我们要悔改,
从自我中心转向单单以上帝为中心,
从自信转向单单信主耶稣基督,
从自爱转向单单爱主,
从自义转向以耶稣基督的义为义,
从看重定睛自己转向定睛仰望主耶稣,
从尊崇自己荣耀自己转向尊崇主荣耀上帝。
我们的情绪是我们心的晴雨表,因为人的情绪实在暴露一个人内心的状态。我们的处境和对处境的情绪反应,都是上帝用来暴露我们内心真实状态的最好的方法。感觉帮助我们看见我们内心所看重的东西。人犯罪之后,感觉被污染,因而常常是扭曲的。
所以,感觉上来时,不要跟着感觉走,而是用神的话检查感觉是否正确。
你如何自己看待自己?如果离开上帝创造你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你根本没有任何标准可言。所以说人自定标准是多么可怕。人自定自我标准,自己成全自我形象,追求自我形象的偶像,只会离上帝越来越远。追求上帝的形象和样式在我们身上彰显,而不是自定自我形象并去竭力追求,甚至让上帝成为你自我形象的工具,这样的追求是扭曲的追求,是偶像崇拜的追求,是很可怕的追求。
比方说,我觉得某人对我的脸色不对,我很气愤,于是,我开始分析我自己:
1.我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因此对她生气。
2.我的感觉真的很对吗?是不是她自己有困境,为自己的事正在难过?
3.即使她真的讨厌我,是我有问题吗?如果有,我需要改正。如果没有,我为什么那么看重她的脸色?
总之,我们在感觉有问题的时候,需要常常有这样的自省。不过我们也要警惕不要过份自省,有不少弟兄姊妹因为过度自省,常陷在自我定罪和自我审判之中,这是我们需要小心的。爱德华.韦尔契说过这样的话:圣经的数学是这样的,每当你注视自己的罪一次,你就要注视基督十次。当我们被圣灵光照出我们里面的罪,内心被罪疚感充满时,我们需要立刻转向主耶稣,把一切罪债重担卸到主的十字宝架前,感谢主!因为“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9)
傅芬华 来自中国大陆,现全时间事奉,负责网络 福音事工及网络圣经辅导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