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牧师师母的婚姻爱情:一生相伴事奉主
2019/7/31 17:50:32
读者:4139
■何俊明

 

一生相伴事奉主

 

文/何俊明

《生命季刊》第90期

 

我是台湾出生的客家人,在家中是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早期家父没有信仰,家母却是第三代基督徒,(曾外祖父钟亚妹是台湾长老会客家族历史上第一个传道人,之后几代中产生了十来位牧师。)

 

年幼时家父在台中东海大学工作,那是一所基督教的大学,礼拜天父母经常带我们去教堂作礼拜,我们也参加主日学校的学习,从小我心灵中就认定有一位神,祂是我们在天上的父,耶稣是祂的独生子,也是我们的救主。后来,父亲离开大学的工作和母亲一起经营一西药店和助产站,母亲常不分昼夜外出帮人接生。

 

我们全家在附近一间年老的宣教士夫妇的布道所聚会,我在初二时受洗,从那时起我便立志永远信靠主并恒守主日热心参与事奉。信主后我的心很柔软,每一次参加夏、冬令会及特别讲员来布道或培灵,几乎每次呼召我都受感举手,特别是奉献传道的呼召。

 

几年后,父母亲计划到台北开妇产科诊所,于是举家搬迁至台北中和,我到宣道会永和堂聚会,我热心帮助教会各样的圣工,认识好多位宣教师夫妇,看见他们奉献一生到海外宣教的见证,令我深深感佩,同时,我也有感动想献身作传道人。

 

有一天我告诉家父想走奉献的路,却遭受家父的责骂反对,因为我是长子,他本想依赖我度晚年,他认为我去当传道人,生活会很清贫,靠我就没好日子过,他很生气甚至把我赶出家门,于是我跑到教会投靠牧师,天天在教堂祷告求主开路,果真一周后家母劝我回家,家父对我改变态度说﹕你要想清楚,你不要后悔你的决定。我说我不会,相信上帝会负我一切的责任,此后,他就默许我也不再反对我了。

 

当我在服兵役期间,神让我在金门岛的教会有许多的服事及操练,我也一直在思考退伍后的方向,求主引领我的前途。在这之前,我未曾结交过女友,因我想当传道人,我很慎重不敢随便和人谈恋爱,我相信神一定会为我预备一位能与我同心走奉献道路的伴侣。

 

在退伍后,一个军中的基督徒弟兄介绍我认识他的一位妹妹,她是基督徒,当时她正在读护专,我对她蛮有好感,觉得她学护理,将来对我们的家和教会都有用处,于是便认真和她交往。

 

我觉得未来若要全时间事奉主也需要有些社会经验,由于我酷爱摄影,我就到一家摄影社工作了一年,家父见我喜欢该工作,表示愿大力资助我开业。因此,心中起了很大的挣扎,那时我在教会担任执事,我跟神讨价还价说﹕我很内向,没口才也没恩赐,好不好让我当老板,不要当传道人,我可以奉献很多时间和金钱为主作工。

 

祷告了一阵子,心中始终没有平安,后来我又跟神说:不然我开出租车也行,每当客人上车我就放录音带给客人听,客人下车我就送福音单张或属灵小册子给他们,劝他们上教堂信耶稣,我带职事奉好吗?过了一段时间显然心中还是不平安。于是我明白神是要我放下一切全时间事奉祂,我就毅然决然完全顺服,于是心中满了平安,后来顺利考进中台神学院接受装备。

 

当我和女友(异地远距一南一北)交往了三年之后,我们本有计划毕业后随即结婚。后来,因为她毕业后考进了某陆军医院做护理长,有一位军医近水楼台热切地追求她,她衡量了这两条路,最终她因不清楚神的呼召,信心动摇不敢走这条全时间事主的路。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她的信,告诉我她要和我分手,因她觉得对她而言全时间事主的路太艰难了,将来要扮演师母的角色压力太大了,她觉得无法胜任也不愿拖累我。我收到此信,有如晴天霹雳,当时我非常的难过痛苦,后来我禁食祷告三天,就逐渐释然了。我知道奉献的道路若非出自圣灵的感动和呼召,是不可能走的,也是勉强不得的,只好接受这个事实并祝福他们。

 

过了一段时日,有老师和同学都鼓励我追求我们的一位同学(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她比我早一年进入神学院,我们并不陌生,事实上我们在神学院已经同学好几年了。我们朝夕相处,有一些课我们是一起合班上的,有一年我们都被学校选上小诗班的成员,代表学校走访许多的教会,为学校去演唱作见证、募款做宣传,我们有好多机会一起服事。

 

她是我们神学院成绩很优秀的模范生,年年拿奬学金,她弹得一手好琴,她学声乐唱歌也好听,她无论是内在外在真是美好无比,我觉得自不量力,未免太高攀她了。然而,经过祷告后,有一次和她约会,我坦诚告诉她我的情况和我事主的心志及负担,她同意继续跟我约会。同时,她也经过一阵子的祷告明白神的旨意之后,时候到了,事就这样成了,她最终接受了我的求婚。她神学院毕业后我们就结婚了。感谢主恩,衪不但造就装备我,祂也赏赐给我一位超过我所想所求、既属灵又贤惠、既能弹又能唱、愿与我同甘共苦、同心事主、同跑天路、志同道合的伴侣。

 

我的妻子是福建人,父母亲早年来台,父母皆为基督徒,共有六个弟兄姊妹,她排行老五,未料在她三岁时,妹妹才一岁,母亲大概积劳成疾,有一天身体不适,看完医生回来不久便安息了。去逝之前,她母亲委托教会单身的女传道帮助扶养这个最幼小的妹妹。他们的住家正好和教堂仅一墙之隔,那位女传道是单身就住在教堂的宿舍,我的妻子每天都在教堂陪妹妹玩耍和睡觉。这位女传道非常有爱心,姊妹俩认她作姑妈。那位女传道用圣经道理敎导她们并带她们两姊妹过敬虔的生活,她们就像是传道人的孩子,从小在教会中长大,一直到她们读高中的时候。

 

不料有一天女传道突然脑中风而回天家了。她生前有一心愿,希望这两个女孩中将来能有一个全职奉献事奉主,她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后来两姊妹皆先后蒙召奉献就读神学,并嫁给传道人,这是双倍的祝福。(师母的妹妹亦蒙召与夫婿高敏智牧师在台南圣教会牧养二千人的教会,他们三个儿子均读完研究所及神学院,目前皆在同一教会事奉。)

 

时光如梭,我们结婚至今四十年尤如一日。我的妻子实为我事奉主最佳的搭挡、最得力的助手,同时她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妻良母,是一位爱主爱人的好师母。教会的会友也都很喜爱她,她的灵性很成熟,善解人意,又温柔又体贴,又单纯又知足,又慷慨又大方,我们的个性喜好很投合融洽,因此,我们很少有矛盾冲突也很少吵架。偶尔意见相左或有误会,通常我不高兴时我就沉默不语,往往都是她主动先来道歉化解。她对我的父母很孝顺,我在家是长兄,她就是大嫂,我家的弟兄姊妹和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她,她很开朗喜乐,有她在的场合常是笑声洋溢不断。

 

何俊明牧师师母近照

 

1980年,我自神学院毕业后就在宣道会台中堂牧会,那是一间我们和宣教士一起拓荒的教会。我们夫妻同心牧养敎会,一起出外探访,一起参加查经祷告会,一起带领青年团契,一起教主日学,她还要负责妇女和儿童的事工及个别的辅导,还有周报的编印等等,凡教会的各样事工大都少不了她的参与。

 

一年之后我们的孩子相继出生,她更是忙碌,相夫教子和事奉,于公于私她都能有适当的安排和处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三年后,我一边牧会一边着手带领会友开始建堂,并且回神学院进修道学硕士课程,1985年6月献堂及毕业、按牧。1987年1月又与宣教士合作在近郊设立一分堂:宣信堂,神使我经历到祂是使无变有、使少变多、使弱转强、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神。

 

家父后来不但信主受洗,而且热心为主作见证,他每主日必按时来作礼拜。我在台中牧会八年期间,我们每年向神求一位年轻人出来读神学,神竟然给我们十一位,现皆在海内外不同岗位服事主,真是感谢主奇妙的带领。这段期间若不是妻子全心全力帮我照顾孩子和牧养教会,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事的。

 

1989年1月,神带领我们接受更大更难的挑战,就是台北堂聘请我们去服事,那是宣道会在台湾创立的第一间教会,也是最大最老最难牧养的教会。没想到这间教会却也是许多年前我为了要走奉献的路被家父赶逐出去投靠的教会,是我们结婚使用的教会,也是家慈去逝举行追思礼拜的教会。

 

我们在台北堂牧会八年期间,神亦垂听我们的祷告感动八个人全时间奉献事主。当时宣道会创立神学院借用台北堂场地,我也兼任教师数年并代理一年的神学院院长,同时也担任两任共六年的联会主席之职,师母也带领联会师母、女传道及妇女的事工(当时全台有二十五间宣道会)。

 

1997年3月,神又奇妙的引领我们移民来美国田纳西州纳城浸信会华人教会牧会,那时大女儿读高一,二女儿读国二,师母每天都要为他们预备早餐,在他们上学出门前必为她们祷告,放学回来还要和她们谈心聊天,并督促他们灵修。她不仅是扮演母亲的角色,也是她们的知己好友。

 

何俊明牧师师母及两个女儿合影

 

我在来美国之前,由于以前神学院同学的鼓励,并且得到一个奬学金,师母大力支持我,我连续用三年的暑假飞到加州正道神学院,参加教牧博士班的课程学习,之后开始收集资料编写论文,终于在二千年的六月取得了加州正道神学院教牧博士学位。我们的所在地是美南浸信会的大本营,他们的总部也设在那里。师母曾在浸信会出版社LifeWay工作一年,她后来辞去工作,虽然少了一份收入,她觉得宁可义务和我一起牧会更有意义和价值。2006年圣诞节前神恩待我们购堂,从此不必再借堂聚会,教会圣工也日益扩展,我们在此敎会服事十二年,在Venderbel大学也作了不少学生工作,相信日后那些信主的学生无论在何处工作,都能够为主发光。

 

2008年至2012年我们至北卡福音教会牧会,这里是Triangle高级科技三角区,有人说这里是美国的第二个硅谷,有许多的科技尖端人士在这里工作生活,虽然他们的收入非常丰盈,他们的物质生活非常富裕,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非常空虚。

 

大约有七八个教会分布在这个地区,但有好几个教会没有传道人,我在这里也有机会经常被邀请去帮助没有牧者的教会讲道,真是令人感叹,庄稼已经熟了,但是收割庄稼的工人却是非常的稀少。在Duke大学和UNC大学我们仍然作了很多学生工作,后来教会在UNC大学旁植了一间分堂专作学生工作。

 

2012年我们来到芝加哥新光教会牧会,迄今转眼已过七个年头。回顾在北美这二十多年间,我们曾经带领许多人信主受洗蒙恩得救,曾经陪伴许多人走过人生的困境,也经历过许多神迹奇事,我们也有许多机会出去短宣,如德东、大陆或中美洲等地,均颇有收获,深感走过的路径主恩真是难以数算。

 

感谢主,我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宣爱,大学读数学精算系,没想到她的精算不是去赚钱,而是选择顺服神去读神学走奉献的路,她读了二个神学院:慕迪和惠顿,拿了二个学位,后来结婚当了师母,生了四个小孩。她先生目前在芝加哥一华人教会作青少年的牧者,她文笔很好曾在使者双月刋投稿多篇文章,她最近亦写了七十本短篇英文故事集,间接传福音。

 

二女儿宣恩,大学读音乐工程系,她有弹琴写歌的恩赐,她毕业后也有感动到神学院去深造,她去了肯塔基的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就读,毕业后回台湾在台南圣教会服事三年,后来也结婚生了二个孩子,虽在婚姻的路上遇到了打击挫折,神的恩典够用,我们深信神有祂的美意在塑造她,希望她将来会继续被神重用。目前她在芝加哥从事钢琴教学并扶养孩子,她也时常参与教会司琴及敬拜赞美的服事。

 

她们姊妹俩从小就在教会热心参与事奉,我们合家皆以事主为福、为乐、为荣,至于我和我们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我们愿一生一世相伴事奉主,但愿一切荣耀都归给主。

 

何俊明 来自台湾,芝加哥新光基督教会主任牧师。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您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fl

生命季刊网页:https://www.cclifefl.org/

击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视频短片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