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疫情下,网络上
2020/3/27 21:50:39
读者:55702
■撒迦利亚

生命季刊 第93期 2020年3月

 

疫情下,网络上

 

文/撒迦利亚

 

 

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

 

COVID-19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简称武汉肺炎)最早出现于2019年岁末,一个月后,疫情失控,武汉封城。2020年春节,家家闭门不出,相似的情境也发生在2003年非典时期,不过此次疫情之严峻远超想象。在这个空前灾难里,让全球人看见世界已非昔日的模样;同时,也给教会和基督徒几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叫我们知道如何面对迅速改变的社会,以及该如何牧养神托付的群羊。

第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无时空限制的工具

我们看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重要。随着武汉市在1月23日率先宣布封城之后,许多省市也跟进实行封闭式管理,住户和车辆出入需出示证件及量度体温,以及关闭社区内所有非生活必须的文体活动室。虽然人民减少外出活动,不能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但是整个中国还是能在网络(尤其社交媒体)上连接。

二十一世纪的信徒(包括传道人)得到的属灵资讯,绝大部分来自互联网。可是,许多传统中国教会仍然把互联网界定为属世的工具,对信徒来说是一个试探。过去,中国的传道人不会鼓励信徒从网上得到属灵喂养,无外乎几个原因:

其一、传道人一向没有给弟兄姊妹正统神学的教导,在网络资讯爆炸的今时今日,他们就害怕偏激、不合圣经的思想会影响弟兄姊妹。

其二、很多传道人恐惧自己的羊从别处得到喂养,并且用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和意见,继而与他们“作对”。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传道人缺少对神的信心,自己也没有认真在神面前有好的追求。

其三、中国信徒羡慕国外大教会,喜欢名牌牧者的信息,甚至到一个地步,以此批评自己教会牧者的教导太肤浅没味道,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比较,的确是出于人里头的骄傲,叫人彼此论断。

事实上,与其避之如蛇蝎,我们不如把握信息科技带来的便利,来更好地牧养。比如,透过这个平台(生命季刊)给予信徒圣经教导,并灵活运用社交媒体来进行跟进关怀和鼓励的工作;亦可使用网上有份量的灵修内容,帮助信徒有稳定的灵修。

在这普罗大众亦有机会接触及使用尖端科技的当下,保罗给提摩太在牧养上的提醒,对我们来说,就包含了更深刻的意义:

“你要使众人回想这些事,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4-15)

第二、“线上购物”:不同的喂养管道

虽然,许多中国人已经是消费的老手,但是没想到一次疫情,连日常到附近商场、超市采购食物,都换成网络行走,家庭各项生活需要都依赖手机订单,货品送到小区门口。虽然人身自由受制,网络却仍能畅通无阻。

教会也要思考,除了讲台之外,教会还可以怎样提供灵粮和属灵装备?

这次因疫情令中国教会无法正常聚会,许多牧者甚至不能与信徒相见;有些教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线上聚会。显然,网上聚会成为当下基督徒唯一能“聚集”的方式。

信徒被迫留在家中,只能使用互联网与外界联系。可惜没有多少教会能提供网络上的属灵资源。这个情况再次暴露中国教会在运用互联网上的大大滞后。教会除了每主日的讲台喂养,也需要寻找更多与外界联系的可靠的平台。同样的,在这次灾难里,也试验出好些信徒的灵命状况:平日缺少灵修和祷告,没有自己独立追求的习惯。

教会应当在资讯、沟通和媒体上下功夫,有所投入。当然,最重要是内容要扎实,有属灵份量的内容不但造就自己教会的信徒,更能帮助各地的肢体。传道人的信息也需要实际,要切合当下信徒的属灵需要。不要让信徒觉得传道人仿佛活在象牙塔里。会众若得不到饱足(特别新一代信徒),有人会虚弱无力,有人会在网上寻找其他资源,这都不是教会希望看到的。求主借着这次人看为灾的祸患,提醒和光照属灵领袖和信徒的心,并兴起人晓得如何用诸般智慧,或文字或语音或录像,使神的话能畅通无阻,供应群羊。

第三、“线上获客”:

另一种领人认识主的平台

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企业才发现“线上获客”能力的重要性。由于客人不能进门,不少餐厅倒闭。那些仍能持续营业的,也是能继续赚钱的,是因为能接受网上订单,也能做到把食物送到客户门前。

当然,教会不是餐厅或牟利机构。然而,如何吸引人来接受福音?我们也可以参考当代社会生活的模式(注意:是参考,不是照搬)。教会的责任是传福音、领人归主,建立基督的身体,我们实在要仰赖神所赐的智慧,务求接触更多灵魂,不被社区边缘化,不做斗底下的灯。

一直以来,邀请亲朋到教会参加聚会认识信仰的传福音方式,行之有效,然而在新宗教政策和当前的疫情下,这道门被迫关上。现时,将牧养化整为零,以小组形式互相关怀,和做一对一的门训,是最有效和最实际的方式。有的教会已经预先做好了“化整为零”的牧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可以带领小组和查经的肢体。但是,大部分教会的喂养方式一直是从上而下,集中一个人(或数人)的中央式领导和教导,一下子转换成多人制的模式,就立时看见教会的不足,没有足够能教导的人选。我们惟求恩主施恩给众教会,为神家预备有远见的领袖,积极栽培那些能教导别人的人,又兴起甘心摆上,灵命成熟的信徒承担职事。“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

许多教会领袖对社交媒体有不少的犹豫,或者对科技或媒体感到陌生,甚至有极大的恐惧。求主赐给领袖们有属天的异象和远见,而不是一味的恐惧,不能接纳新的同工和意见。我们承认,社交媒体的内容可能被严密监控,在成为“福音推手”的同时亦可能令人“沉迷手机成瘾”,但若有效地引导、及时排除这些有可能的负面影响,信徒仍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特别功能与优势,帮助我们的事工推展得更有果效。

这次中国许多城市封城,是史上从没有的。也因着这样独特的经历,我们看见中国社会极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当提醒教会和基督徒如何面对迅速改变的社会,以及该如何牧养神托付的群羊。我们继续来看:

第四、“线上办公”的时代

因疫情持续,各省政府按情况或限制或建议民众不要外出,故此已有很多公司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在无法出门、无法使用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在网上保持联络,拜年、问安、关心等等。教会应有的功能,除了敬拜赞美、教导真理之外,关怀信徒更不可少。

会友不能前来聚会,过去教会可以安排家访,不过对于人手缺少的教会,要做探访难免吃力。当然,社交媒体不能取代面对面的关怀,但是也能弥补一些探访关怀的不足。透过社交平台,不但能接触更多人,也能让更多人参与这样的服事。这是教会不可忽略的。

在中国教会里,爱心关怀工作向来是牧养中最弱的一环。有些信徒因体弱无法去聚会,有些则因家人无暇关心而寂寞孤独,这些都需要给予支援。在严谨的宗教管理及疫情的影响下,教会可借着社交媒体,让人人都能聚会,尤其是不能来教会的老人们。只是,现今很多教会还没有这样的考虑,传道人也缺乏这样的看见。

第五、“线上教育”的重要

为了避免感染,学生们在家里透过老师的线上课堂,学业没有停断。除了大人不能出门,连子女都关在家里,只能把学校带入家里。家长、学校、国家都关心孩子的学业持续问题。就像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流通路径一样,互联网同样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以前知识传播只能在教室才能发生,现在,老师可以透过互联网向多人授课,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时段配合学生来学习,这就是线上教育的最大优势。当然,线上教育是不会在短期内取代传统面对面的授课。

中国教会近年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就是不能有儿童及青少年的事工,教会以往也缺少家长教导子女圣经的培训。这给我们很大的提醒,以家为本的属灵教育,培养爱主的第二代,本来就是神交托给家长的神圣责任,而不是教会的责任。教会现在急切需要透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直接为家长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在家中有系统地教导子女认识圣经,效法父母爱主的榜样。

第六、“免费”的资源与“收费”的挑战

《囧妈》(英语:Lost in Russia)是一部中国喜剧电影,原定于2020年1月24日上映,后因肺炎疫情改在网络首播,供用户免费观看。我们一定会问,制片人岂非赔钱了?事实上,这个片子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影行业的盈利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开始免费,越来越多东西的利润开始贴近于零,那么商家靠什么盈利呢?

答案是靠收费的后移。今后商品的利润环节会日渐后移,甚至是隐藏的,比如《囧妈》虽然免费,但是收看的人因而更多,于是广告的收费可以更多,而电影的衍生品所得的利润也不可小觑。

教会和机构急切需要善用最新网路科技来分享福音、提供训练、建立各样工具软体,且并不藏私的将资源“免费共享”,如此才不负神的托付。

第七、将当下的需要和资讯迅速传播

在这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代祷的事项能迅速传开,鼓励众信徒同心祷告,让许多信徒经历从神而来的平安和稳妥。祷告是每一个信徒人的权利和责任,我们千万不要轻看义人祷告所发出的功效。

在教会各个小组里,使用社交媒体传递代祷事项的功能是不能忽略的,若运用合宜,在相熟的小组中不含糊地提出代祷事情,不仅分担肢体们正在面对的难处,也是见证神信实供应和带领的机会。传道人或小组负责人要注意的是,必须提醒成员不可将代祷内容当作八卦流传或批评,并且需要有同情同理的心肠,这样才能收获真诚的分享和诚心的代祷!

“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呢,他就该祷告;有喜乐的呢,他就该歌颂。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3-16)

虽然社交媒体上的监管非常严苛,然而信徒若过分担心甚至胆怯,弃如敝履,那无疑是就错失社交媒体上做盐作光的机会。

几个提示:

1.  教会在互联网上,不应该只是一个网页介面,不应与社区“无份无关”。社交媒体可能是社区人士首先认识教会的管道,教会应该学习适当的使用,除非教会刻意要做社区中的隐形人。

2.  社交媒体能增加信徒的彼此联系,帮助传道人将关怀工作做得更好。

3.  教会要积极使用互联网来提供属灵资源,邀请有神学训练的牧者、有临床专业经验的人来共同制作、提供合乎圣经的资源。

我们相信,神必亲自保守和祝福祂的教会,愿我们不要停止聚会,愿我们随时预备自己成为祂作工的器皿。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4-25)

 

 

撒迦利亚 来自台湾,传道人。

請阅读更多回应疫情的文章

1.今日灵修:疫情期间,基督徒如何敬拜聚會?(含音频)

2.今日灵修:疫情中受苦的基督徒,你并不孤单(含音频)

3.疫情严重,封城后,基督徒应该做什么?

4.为武汉疫情祈祷文:呼吁弟兄姊妹恒切祈祷直到耶和华垂顾

5.深度文章:疫情泛滥之时,祂依然坐着为王!(含音频)

6.“武汉人”怎么啦?我们就不能多一点爱?(含音频)

7.疫情肆虐之时,一个传道人的7个新春愿望(含音频及新增祷告群二维码)

8.致我的亲人:肺炎蔓延,封城封路:绝境中的大信心(含音频)

9.基督徒如何面对“冠状病毒武汉肺炎”疫情?(含音频)

10.圣经中,神对处理传染病的详细指令(含音频)

11.为阻止瘟疫扩散,他们选择自我隔离!(含音频)

12.致我的亲人:疫情引发恐惧,哪里是藏身之处?(含音频)

13.春节团圆的日子:妈妈走了,爸爸老了!(含音频)

14.疫情笼罩下,如何得平安?(含音频)

15.亲友无视疫情的隔离呼吁,上门拜年,咋办?(含音频)

16.疫情肆虐之时,一个传道人的7个新春愿望(含音频及新增祷告群二维码)

17.为武汉人说句话:己所欲,施于武汉人!(含音频)

18.在疫情中恐惧焦虑?听赵师母爱心劝慰(含音频)
19.今日灵修:疫情泛滥时的“盐”和“光”(含音频)

20.为武汉祷告,我们当祈祷什么内容?(含音频)

21.病毒侵袭?也可成为你人生最大转机!(含音频/视频)

22.深度文章:神为何容许大灾难发生?(含音频)

23.致我的亲人:冠状肺炎只感染黄种人吗?(含音频)

24.海外教会如何面对疫情(含音频)

25.被隔离,主日无法聚会?请进来敬拜!(含音频/视频)

26.疫情严重, 令人压抑烦躁, 你仍能喜乐吗?(含音频)

27.深度文章:绝境中的笃定(含音频)

28.今日灵修:为我百姓昼夜哭泣…… (含音频)

29.今日灵修:灾难临到,我们当如何祷告?

30.“24小时为疫情祷告链”诚邀海内外肢体加入(含音频)

31.苦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当如何对待苦难?(含音频)

32.接下来的一周很关键!我们该怎么办?(含音频)

33.今日灵修:一个传道人的祷告(含音频)

34.疫情险恶,绝处逢生!有可能吗?

35.救人的好消息与病毒,谁跑得更快?(含音频)

36.今日灵修:面对武汉疫情的怕和不怕(含音频)

37.感染新冠肺炎,如何自助?焦虑恐慌咋办?(含音频)

38.今日灵修:疫情肆虐,神啊,你的怜悯在哪里?(含音频视频)

39.致我的亲人:抗病毒药真的是“人民的希望”吗?(含音频)

40.好文推荐:靠哪一位病毒专家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含音频)

41.致患难中的亲人:来世界一趟,是为了活着回去(含音频)

42.被隔离,主日无法聚会?请进来敬拜!(含音频/视频)

43.圣经提到“隔离”:旧约的关锁和新约的医治(含音频)

44.今日灵修:从"为什么离弃我"看今天的疫情(含音频)

45.我们需要英雄吗?(含音频)

46.今日灵修:待在这里,这里最安全!(含音频)

47.死亡是一种病,有药可以医治(含音频)

48.穿上最好的防护服!(含音频)

49.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心中的病毒(含音频)

50.来敬拜荣耀主!(含音频/视频)

51.哀伤的人,如何度过那些痛苦的日子?(含音频)

52.致我的亲人: 如果这是你人生的最后三周……(含音频)

53.今日灵修: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洪水泛滥……(含音频)

54.瘟疫就止住了! (含音频)

55.瘟疫,不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 (含音频)

 

生命季刊

来,探讨生命与信仰!

 

 

有问题?

回应本文,生命季刊牧师团将为您解惑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浏览生命季刊》的全部文章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