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丝绸之路上的西北灵工团
——赵西门弟兄书信诗文原件的见证
2015/7/16 16:02:31
读者:10966
■陆传
生命季刊 第33期 2005年3月

 

 

小序
 
    最近有些弟兄姊妹关心新疆的福音事工,但又不了解1940年代那些去新疆传道同工们舍己献身的心志和事迹。今将当年西北灵工团的福音战士赵西门弟兄早年的亲笔信件原文,与众肢体共同分享,互相勉励。
 
    赵西门弟兄奉献前从事文字工作,且有些成就。他的妻子文沐灵姊妹出身于贵族家庭。二人蒙召后,于1946年到南京泰东神学院深造。那时BYB弟兄正在南京读书,和西门兄夫妇二人同在黄泥岗教会聚会,因此有些交通。1948年BYB弟兄去往西南传道。西门兄于1949年去西北传道。以后风云突变,二人便失去了联系。
 
    经过了三十年的狂风暴雨之后,西门弟兄与YB弟兄又恢复了通信。更想不到的是,自1987年开始通信,到1994年春天,西门兄的亲笔信竟都保留了下来。愿我们从这些书笺上,看到当年一些大陆传道人的泪痕心声,让我们谦卑自勉,更好地服事神。
 
    下面是第一封信的原文,只有少数明显的漏字或笔误的字用括号补上;不愿披露或不宜披露的人名都以英文字母表示;一直传说的事件以删节号表示;必要时用括号加入按语;或在信文外另加注释。可以说原稿是只字未动的。
 
    西门兄数年前已跑完了当跑的路程,安息主怀了。愿他的书信诗文会继续地向我们讲述他未完的心愿。让我们会沿着十字架的血路,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一、赵西门弟兄1988年3月的信
 
Y B弟兄、Y X姊妹:
 
    主内平安!
 
    二月九日来信已收到一个多月,因行止匆忙未及回信。
 
    平反的事(注1)尚无消息,主有定时(注2)。
 
    《遍传福音报》是遍传福音团办的。(注3)马可牧师是该团负责人,(注4)社址在成都。西北灵工团出版的是《西北灵工》,不定期刊。在哈密由我编辑,在上海出版。《举目向西展望》(注5)是我50年作词,刊于《西北灵工》。惜乎,其词我今已记不全了。(注6)《恩主,我心所爱》我已记不清是文沐灵作词,还是张谷泉作词。(注7)
 
    今寄上见证一份。诗二首。(注8)
 
    “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因此我的脚步很忙,跟随主去。虽然心脏每日不住地跳,气喘,说话无力,但我知道这是主借着疾病催促我快跑前进,因我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如果明日主接我归去,为主作见证的时机便永远失去了。将来站在主面前要大受羞愧。
 
    我最近的工作日程:(注9)
 
    3月19日赴乌市,29日返七泉湖
 
    4月1日赴鄯善(距此一百六十华里,有六处聚会点,在农村),11日返七泉湖
 
    4月17日在七泉湖最后一次证道。
 
    4月29日赴喀什,沿途经过六处,看望肢体,约一个月后抵喀什。
 
    在喀什工作三个月,再回返七泉湖办迁移户口手续。
 
    祝以马内利!
 
主内弱肢赵西门
 
88.3.17
 
    《十架归路》是我在喀什,入狱前大概十天写的词。没有想到后来这歌声竟传遍全国许多地方的上空。然而我在狱中却把这首诗忘记了。直到84年我在鄯善听到一位姊妹唱这首诗,问我:“你会唱不?”我说“不会”。“哎呀!你自己作的还不会唱?!”这时我才想起来是我于51年4月写的。
 
     (此信写完后匆忙赴乌市,忘了付邮。 3.31又及)
 
二、赵西门:十架归路在延伸
——诗歌《十架归路》及《漫漫十架归去路》后记
 
    这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了……
 
    “限期明天早晨八点钟离开和田!”(注10)
 
    这是昨天晚上,我们突然接到的紧急通知。
 
    这时,太阳还没有出来。汽车店土房顶上的鸽子,在寒流的侵袭中经过一夜不安的睡眠,又在雪后的寒冷中开始了凄苦的呻吟。两扇笨重不堪的木板大门,为我们迟疑地敞开了。我们同工七个人(注11)迟缓地走出汽车站。五十多岁憨厚的店掌柜和他的妻子,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眼睛里闪动的光,似乎是惜别的样子。因为我们对他们讲过耶稣。他看我们讨饭吃,所以当昨晚我向他们算账时,他把我们十天的店钱也不要了。我觉得奇怪得很。当我们走出大门,忽然围上来十几个维族老乡,有大人也有孩子。每个人都莫明其妙地看着我们,好像看外国人。同时又不住地看我们身后穿绿色衣服的人,和他们手中的枪。
 
    年约五十左右,面貌温和的维族县长,用无可奈何的眼光看着我们。不多一会儿,周围大约增加了上百只眼睛,都在互相探询﹕这是怎么回事?
 
    跟在我们身后的人群,大概因为看着没什么意思,都一个一个自动地散去。那几个穿绿色衣服的人,和那位维族县长,也不知在什么时候都离去了。
 
    帕勒斯听式四方平顶的一片土房群,把我们轻轻地吐出来。我的全身立刻感到非常轻松。金黄色的太阳,从远方昆仑山顶冉冉上升。白云中裸露着黑色肌肤的田野,还在沉睡。我们穿着笨重的毡筒,披着沉重的羊皮(没有布面的光板皮大衣),顺着一条黄土大道,一步一步向西走去。走过村庄,走过桑林,走过田野,走进荒无人烟的大戈壁。塔里木大沙漠骨灰色的边缘,像死亡的阴影横亘在我们的右面。云雾中时隐时现的昆仑山脉,像一条凶恶的长龙,蜿蜒在我们的左面。我们像梦一般,已走上有着两千年历史色彩斑烂的“丝绸之路”,可是我们还不知道。古人在这条通往欧洲、响着驼铃的崎岖古道上,不顾性命艰苦跋涉,其目的都是为了金钱和生活。而今天这几个人,只是为了神的选召和托付,要把生命得救的福音,白白地传给人听,便成了被世界唾弃的人,被驱逐到这荒凉千年的古道。他们也有家,也有骨肉之亲,也有温暖的房屋,也有荣誉地位,但为了追随主,把这一切都奉献在祭坛上了。
 
    荒漠戈壁的风沙、干渴、饥饿与疲乏,使他们更切肤地感受到“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从而使他们更加爱慕那“更美的家乡”(来11:16 )。
 
    走到第七天,从和田巴扎讨来的饟(nang音囊,维语:馍馍),已经吃完了,恰好这一天主带领我们到了疏勒。一年前有十几位弟兄姊妹已到这里传福音。这是一块没有听过主名的地方。现在我走进他们院子的小角门,使我大吃一惊:院子里抛撒着被褥、衣服、箱柜、桌椅许多乱东西。我看见两位熟识的姊妹呆坐在乱东西中垂着头,忽然惊愕地看见我们,马上又惧怕地垂下头去。几个陌生的男人正在翻箱倒柜。……原来我们在患难中所投奔的人,也和我们一样,为主遭遇了患难。家被抄了,人也被抓去了。
 
    一个月后,我在受过苦难的小角门里写下了《十架归路》这首歌词。大约过了十天,我便被迫从这苦难的小角门走出去,走进一座阴森高大的门,从此再没有回来。
 
    这事一转眼过去三十四年。不久前,我忽然在天山脚下的鄯善,奇迹般地听到有人歌唱一首圣诗,唱完后问我:“你会唱不?”我说“不会。”“哎呀,自己作的都不会!”我想了一想:啊,那不是我在那个苦难的小角门里写下的《十架归路》吗?早已被我忘记了。我好像坟墓里的人,重新听到了熟悉的、真正的人间的声音。于是我又写下了这首《漫漫十架归去路》。
 
    这首诗与前一首诗的出现,已经相隔三十四年,人事不知有多少变化,但“十架归路”却依然如故,没有丝毫变化。
 
    人间的道路千条万条,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消灭。唯有圣徒的“十架归路”,因为是基督借着祂的宝血所开通的,宇宙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血和泪中,颠扑不灭地、默然无声地在向前延伸,去迎接主再来的那一天。
 
    ——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 22:20 )  
 
1984,12,10,
 
于新疆,吐鲁番,七泉湖
 
 注释:
 
    (注1)平反的事。西北灵工团的同工们于50年代有多人陆续被捕,其中四人死于狱中。西门兄被关押及劳动改造三十余年后释放。数年后法院通知可以申诉。因此西门弟兄要求为西北灵工团所有的成员平反。
 
    (注2)主有定时。后来政府陆续宣布:西北灵工所有被捕同工都是冤案而平反,并无所谓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
 
    (注3)遍传福音团是当年去新疆的另一福音团体。其成员大多是当年西北圣经学院的师生。1950年前后,西北灵工和遍传福音团的同工们常有彼此的接待访问,甚至共庆圣诞。
 
    (注4)马可牧师,原西北圣经学院教师,后定居于四川。
 
    (注5)《举目向西展望》原诗名为《征人》。
 
    (注6)其词已记不全了。经过多年动乱,1940年代许多动人诗歌不幸流失。因西门兄是《征人》一诗的作者,Y B弟兄曾向他询求此诗的词曲全文,想不到他也记不全了。听起来令人好笑,想起来令人泪下。现在流传的“征人”有两种节拍,请见参考数据(一)《征人诗曲》。
 
     (注7)《恩主,我心所爱》一诗,是《馨香的没药》和《与神同在》的翻译者俞成华医师所写的。   
 
     (注8)见证一份,诗二首。因年久信件散乱,已无法确定是哪一份见证,哪两首诗。不过,西门兄既在本信中提到《十架归路》,可能便是《十架归路》、《漫漫十架归去路》两诗,及《十架归路在延伸》一文。
 
    (注9)工作日程中提到的地名,见附件三﹕新疆部分城镇示意图。
 
    (注10)和田,在喀什和疏勒的东南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当时西门兄正和西北灵工团的几位同工在那里开荒布道。
 
    (注11)这七个人是:赵西门、文沐灵、姚R.T.、翟A.R.、曹W.L.、李X.H.姚C.M.。此外另据西北灵工的老同工们回忆,咸R.H.牧师也曾在和田传道,这样前前后后共有八人。
 
陆传   来自中国大陆,传道人,现居美国。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