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是我坚固保障
文/王峙军
生命季刊 第93期 2020年3月
引言
进入2020年之后,一场新冠病毒瘟疫,先是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爆发,然后蔓延至全国。武汉这座一千多万人的城市,至今已封城50余日,几成“绝望之城”。根据官方数字,目前全国感染者逾8万人,逝者已3千余人。虽然最近在国内已经趋势减弱,但这场可怕的瘟疫并没有停留在中国境内,而是迅猛地蔓延至亚洲、欧洲、美洲,开始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伴随着瘟疫的,还有蝗灾、风灾、山火及战争之灾。
在灾难频发时,基督徒总会立刻想到主耶稣关于末世的预言和警告:“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路加福音21:10-11;参太24:6-13,可13:3-13)主警告门徒不要因这些事情惊惶(路21:9,太24:6),要忍耐到底(路21:19;参太24:19)。
基督徒相信,所持续发生的战争、地震、饥荒、瘟疫等,都是“灾难的起头”(太24:8),是末世的“预兆”(太24:3)。的确,主来的日子近了。
在这次国内疫情之初,本刊在海外与国内的同工,看到和听到骨肉同胞和主内弟兄姊妹在灾难中的难处和倾诉,我们立刻开始恒切祷告。生命季刊的圣经辅导同工和微信平台的全体同工,一边为国内的肢体和同胞流泪祷告,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救助事工中。我们不但建立了近一万人参加的网上祷告群,为战胜疫情,为失丧的灵魂得救,为信徒得坚固祷告;同时,也尽力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当灾难临到时,基督徒虽然可以彼此相助,共渡时艰,但我们相信,除了肢体之间的帮助,最大的帮助,还是来自神的话语。神的话大有能力。所以,我们愿意与弟兄姊妹一起研读诗篇46篇,愿神和神的道,成为我们患难之时的力量和帮助。
在诗篇46篇前面的引言中,说这篇诗是“可拉后裔的诗歌”。
或许有读者会问,根据民数记第16章的记载,可拉和可拉一党的人反叛神,神使地开口,吞灭了他们“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怎么还有“可拉的后裔”呢?但民数记26:11则说“然而可拉的众子没有灭亡”。神是公义之神,满有恩典和怜悯,不因父亲的罪惩罚儿子,也不因儿子的罪惩罚父亲(参申24:16)。此处的“可拉的后裔”应该就是从他的众子延续下来的后裔。他们对自己先祖因悖逆而遭受毁灭的历史非常清楚,但神却存留了他们,因此他们对神的慈爱和怜悯,也有着更深的经历。于是诗篇中就留下一组“可拉后裔的诗歌”(42-49篇,84-85篇,87-89篇)诉说他们对神的信心,描述他们与神的关系,赞美神的智慧与能力。
另外,在这首诗的第3和第7节后面,都跟着一个词“细拉”(原文中第11节后面也有一个“细拉”),意思是暂停,改变音调,或提高音调。我们的信息大纲,正好可以根据3和7节的“细拉”,分为三点:(一)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力量和帮助(1-3);(二)神在城中,城必不动摇(4-7);(三)以信心的眼睛观看神的作为(8-11)。
一、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力量和帮助(1-3)
诗篇46:1是一个信心的宣告,宣告了三项内容:
(1)神是我们的避难所,(2)是我们的力量,(3)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这节经文的第一个字就是“神”,是作者特别强调的。这位起初创造天地的神,这位掌管人类历史的神,这位又真又活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在这个病毒肆虐、疫情泛滥的时刻,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避难所”,“力量”和“随时的帮助”。
—“避难所”使我们得到神完全的保护,甚至可以从疫情的侵害中,得着医治和恢复。
—“力量”使我们在灾难的日子,有能力承受苦难和超越苦难。
—“随时的帮助”更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随时都有难处,随时都需要帮助!
你相信神是你的随时的帮助吗?相信神的话语吗?我信!神的帮助有时是透过弟兄姊妹来帮助你的。有困难,只要你开口呼求,我相信神一定会透过教会,透过弟兄姊妹们来帮助你,凡出于彼此相爱的帮助,都是从神而来的。
在接下来的第2和第3节,作者用自然界中最惊心动魄的画面,描绘了神的儿女可能遇到的“患难”—
“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
“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是大地震的情形(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弟兄姊妹,对这样的画面一定不会陌生)。“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很大的可能是描述地震引起的海啸。从这种自然灾难,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的种种灾难,战争、饥荒、瘟疫等。目前我们面临的这场新冠病毒疫情,也像一场无形的海啸一样在翻卷着要吞噬我们。
在这一切的状况中,作者说:“我们也不害怕。”
“我们也不害怕”,因为“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请弟兄姊妹注意,经文没有说神不会让祂的儿女经历患难,而是说在患难中祂是我们的避难所、力量和随时的帮助。这些都必须用信心来领受。
事实上,基督徒的信心永远是在试炼和挑战中长进并得着坚固的。
在舒适安逸、平顺富足的环境中,我们常常很容易“有”信心;我们和神的关系看上去也很“亲密”;我们会轻松愉快地说“神对我真好”;我们会轻飘飘地“赞美”神,会凭着自己当下的感觉去“敬拜”神。
但圣经所启示的,却是一位常常会把我们的信心放在试炼环境中的上帝,祂有时会以艰难给我们当饼,以困苦给我们当水(赛30:20),祂会“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同熬炼银子一样”(诗66:10)。对神的这种作为,旧约圣徒与新约使徒的了解是一致的。约伯说,“祂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23:10)。彼得说,“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彼前1:7)。
信心是神给祂儿女的礼物。真正的信心总是帮助我们超越环境,使我们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预备接受试炼,也使我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得尝由信心生出的安息。基督徒与世人一样,同样会面临各种艰难,如瘟疫、疾病、贫困、失业;并且再加上逼迫,基督徒有更多的难处。
问题是,在肆虐的疫情中,在担心被感染的恐惧中,在忍受病痛折磨的煎熬中,在面临着贫困的威胁时,在身处逼迫的环境时,我们是惊惶、忧虑、焦急、失望乃至怀疑呢?还是仰望并信靠我们的神,深信祂“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而得以享受从祂而来的平安和喜乐呢?神所赐的,经过试验比金子更宝贵的信心,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因信而有的平安与喜乐中。
最近,我们读到和看到许多传道人和弟兄姊妹的美好见证。他们在疫情肆虐中,在隔离中,甚至在感染之后,没有惧怕,没有惊惶,有勇敢传福音的,有安静读经祷告的,有借着手机和微信去辅导安慰别人……我们为他们感恩!
二、神在城中,城必不动摇(4-7)
和第2-3节中的“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不同,4-5节所描写的是,神的儿女有神同在的喜乐与安稳—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前面是地动山摇、海水匉訇翻腾的画面,此处却是“一道河”与“这河的分汊”的描写。这道河和它的分汊,安静而美丽,使我们想到启示录中22:1所说的“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
这道河以它的涓涓细流,缓缓流过“神的城”,使她喜乐无比。就此诗当时的背景而言,“神的城”是当然是指圣城锡安,或神的以色列民。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她预表了基督的教会。
由于“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所以“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这里的“动摇”(תִּמּ֑וֹט),和第2节“山虽摇动到海心”的“摇动”(בְּמוֹט),是同一个字,因此形成强烈的对比。
“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中的“帮助”(עזר,动词),和第1节中的“帮助”(עֶזְרָה名词),也是同根同义词。名词表明神是帮助者,动词在描述神帮助的作为。
如果2-3节所描写的是自然灾难的动荡翻腾,那么第6节上半节所描写的就是列国列邦社会政治的动荡与翻腾—“外邦喧嚷,列国动摇”(这里的“动摇”和前面的两个“动摇”也是同一个字)。
诗篇46篇中的三个“动摇”(2,5,6),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能够被动摇的,什么是不能被动摇的—
大地、高山和列国可以被动摇,但“神的城”,神的百姓,基督的教会,是不能被动摇的。
第6节下半节的“神发声,地便熔化”,更是叫我们看见神的威严与权能。神的权柄可以征服一切。
第7节是诗篇46篇的主旋律,在第11节中再一次出现,把该诗推向高潮: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这两处相同的经文,都是关乎信心和救恩历史事实的宣告。这个宣告包括两项内容:
(1)“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神同在,表明祂是又真又活的神,表明祂与我们有亲密的关系。旧约圣徒知道,神同在是他们信仰与生命的基础。在新约中,更有那名称为“以马内利”的耶稣基督降临人间,为救赎神的百姓舍命十架,复活后又应许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升天后又差派圣灵住在我们里面,借着神的道(就是圣经),引导神儿女走生命的道路。
(2)“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当他们说“雅各的神”时,他们是在说,神是与他们先祖立约的神,他们暗示出,这位立约之神会守约施慈爱。这里的“避难所”(מִשְׂגָּב)和第1节中的“避难所”是同义词,可译作“保障”或“高台”。
三、用信心的眼睛观看神的作为(8-11)
第8-11节是我们要讲的第三部分。
8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祂使地怎样荒凉。
9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1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第8节上半节(“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是一个邀请,更是一个命令(“来”和“看”都是命令语气动词)。前面说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力量,患难中随时的帮助,祂在城中,城就不动摇……那么,祂是如何行的呢?
作者从神救恩历史中无数的“作为”(复数)中,举出两项内容,一项关乎灾难、战争与毁灭(“使地荒凉”),一项关乎和平(“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我们当如何来看神的作为?必须用信心的眼睛来看。不用信心的眼睛看,我们往往看不懂灾难,看不懂战争,看不懂毁灭;也看不懂公义、审判、和平。一句话,我们看不懂神的作为。
信心是一座桥梁,将生活在可变之环境中的我们,与那位永不改变的神紧密相连。信心的桥梁使我们走向神;走向神时,我们信心的眼睛会亮起来,就能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就我们今天情形而言,缺乏信心,常常使我们渴望看见自己的“作为”。许多人以为,封城了,我怎么办呢?我的生意完了,我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现在都做不了了!我感染了,我的亲人感染了,什么时候才能得痊愈呢?我们定睛在自己的难处、自己的困境、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就会恐慌,就会失去信心。因为我们想要靠自己,又发现自己靠不住。
但诗人却执意要将我们的目光,从关注自我中引开,叫我们抬头观看神的作为。
第10节,是神自己向我们发的命令,为的是叫我们看见祂的作为:“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直译作,“停下来(你们的工作),(来)认识我是神。”
请注意,“我是神”的宣告,在诗篇46篇中至关重要。这是神作为我们的避难所、力量和患难中随时的帮助的基础,是“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匉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的依据,是“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保证。在新约中,当门徒处在黑夜暴风雨的艰难与慌乱中时,主耶稣对他们说“是我”(原文作“我是”),实际上也是在告诉门徒“我是神”(约16:16-21)。
这样一位神“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祂要显明祂的主权,祂要显明祂的荣耀,祂要在一切的事情中帮助祂的儿女胜过艰难。
神止息“外邦的喧嚷”,也止息我们“不信”的喧嚷;“神发声,地便熔化”,这是神的作为。我们要相信“在神没有难成的事”,我们要等候神动工。
我们要认识祂的大能:祂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是掌管天地万物的主,是掌管历史的主,是掌管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的主,灾难,瘟疫,海啸,地震,都在祂的掌管之中。
我们要相信神的话,要凭着神的话语祷告,求神的应许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彰显出来,相信神会帮助我们,会通过祂的教会帮助我们,会感动弟兄姊妹彼此相助。有难处的主内肢体可以随时向神祷告,也可以向弟兄姊妹们求助,因为神会通过祂的儿女彼此相助。
我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更需要学习信心的功课,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神使我们的信心变得更真、更纯。不要把目光总放在自己的软弱和恶劣的环境上面。要多多地借着神的话和圣灵的光照,去认识神,去仰望神。要抓住神的应许,祂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祂是与我们同在的神,因此我们必不动摇。要观看神的作为。观看神的作为,是一种属灵操练。习惯于观看神作为的人,就不会过多地关注自己。眼下的灾难会过去,但经过试验比金子更显宝贵的信心,则永存于我们的生命里……
改教家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最艰难的阶段,根据诗篇第46篇,曾写出《坚固保障歌》:
上主是我坚固保障,
庄严雄峻永坚强;
上主是我随时帮助,
使我脱离危难恐慌……
该圣诗被称之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时期中,由最伟大的人物所写的最伟大的圣诗”(James Moffatt)。在改教运动中,这首圣诗鼓舞了许多在争战中的圣徒。
今天,在普世性的灾难环境中,基督徒更应该唱响这首信心之歌。
祷告:亲爱的主,这是何等宝贵的宣告与应许:你是我们的避难所,我们的力量,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是的,主,你的许多儿女正处在艰难中,愿你从高天伸手,解救与帮助。我们相信,你是一位要在患难中操练儿女信心的主。愿你的儿女用苦难环境中的得胜来荣耀你的圣名!奉我们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王峙军 牧师,本刊主编,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