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刊总第32期中,《回归十字架》一文说道:要“回归十字架”,我们就必须先归回圣经,在圣灵的引导和光照下,借着神的话语“重新认识十字架的真理”。长期以来,我们对十字架形成了太多的误解,以至于我们倾向于逃避十字架。其中较深的误解就是,把十字架看作是负面的、消极的东西,而不以它为神救赎的大能和信徒生命成长的动力;或把十字架等同于苦难,而不以它为信徒承受苦难和超越苦难的能力。结果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这类误解造成了十字架同神恩典与能力的对立,错失了神要借十字架给祂儿女的许多属灵福祉。在本期的“回归十字架”专栏中,《十字架与苦难》一文所讨论的正是许多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十字架与苦难的关系。文章借着对“苦难的本质”、“基督徒所遭遇的苦难”、“主耶稣的救赎性苦难和门徒的代价性苦难”、“十字架环境与十字架性情”及“苦难是经历十字架能力的最佳环境”等问题的讨论,提醒我们不能把十字架简单地等同于苦难,在苦难的表象背后,十字架是基督徒承受与超越苦难的能力。
“教会生活”这个栏目里的文章(有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旨在讲述十字架进入信徒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我们不希望十字架的道理总是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没有和信徒的实际生活发生关系。漫波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一文,描述了一些基督徒平凡的生命经历。“祂必兴旺,我必衰微”是圣经的教导,而“我的本性告诉我﹕你自己要兴旺!哪怕这是以基督和祂的福音为代价。”唯有“我”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才能使“我”衰微,才能“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天明弟兄在《走十字架的路﹕灵性成长的秘诀》一文中提到对十字架的回避和误解,“以为生活在北美的环境中,十字架与我无关”;他指出“我们想绕过十字架窄路追求灵性成长,想走轻省的捷径,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易入歧途”。作者从自己成长的经历看到十架窄路是唯一的一条荣耀的生命道路。——从这些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十字架在基督徒心灵中工作的细腻与深刻。“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叫“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这是圣灵为基督徒设定的一个属灵高度。从属灵的地位上说,我们一重生就是“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就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了;但就成圣的生活而言,则需要天天经历十字架在我们身上的工作,使我们一点一点地达到那个“高度”。
本期“生命见证”专栏报导了神的使女文沐灵的故事。60多年前,主的爱激励着她和她的丈夫赵西门(《十架归路》的作者),由安逸之地走到西北荒漠,她说,“我真巴不得与主合而为一,成为福音的种子,埋在这块土地上,日后有百倍的籽粒从这有血的土地上结出来!”正如一粒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文沐灵于1960年为主殉道。文沐灵已经打过了“那美好的仗”,跑尽了“当跑的路”,守住了“所信的道”,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她存留(提摩太后书4:7-8)。今天,我们该当如何跟随前辈的脚踪,继续走他们走过的十架窄路呢?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