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vX6qwC6trnncZv90pqZs0Pia3Z1Ue19CLBmLzBJ7Cg6tiakTibXUosaZPib6Hx6WxporkaejUINIeibroFJ1Cmow.jpg)
信心的力量
文 | 玛拉基
《生命与信仰》第39期
(音频和文档更新于11月28日)
音频为薇言姐妹朗读: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上帝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14)
“上帝就是爱,爱是从上帝来的。”(约翰一书4:7-8)
“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诗篇7:11)
“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23)
“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使徒行传2:38)
人从小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信心当中,人生离不开信心。我们小时候相信父母,长大了相信老师,相信同事,相信同学,相信科学。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心。比如说,我在过一个桥的时候,我要相信这个桥不会塌裂,我才敢过,但不能绝对保证这个桥一定牢固。同样,开车上路,坐飞机旅行,生病看医生都需要信心。我们相信医生,相信药能治病。当然,这些信心有时候人能意识到,有时候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有些人可能会有更高尚的信心,比如相信爱情,相信自由,相信民主,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信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的对象,信的是什么?
信心的力量或者信心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信心本身,更取决于信的对象。只有信的对象是值得相信的,只有信对了,信才有价值,信才有力量,否则,信得越深,信得越痴迷,越是有害。
这就像爱或者爱情一样。两个人彼此相爱,爱得如痴如醉,爱得死去活来,当然非常好。但如果我爱的对象错了,我投入的爱越多,我的爱就越没有价值,我犯的错误就越大,我所受的伤害就越大,我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信心也是如此,信心的对象比信心本身更有价值。如果信错了,可能后患无穷,追悔莫及。
很多年前流行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很多人为了这样的理想,为了这样的信心,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据有人统计,1945年到1949年,差不多3年多的时间,国军共军打仗,共军死了150万,国军死了170万,加起来就是320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啊!
所以,信心的对象比信心本身更重要,我们一定要知道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信?
上帝可信吗?
我们这里探讨的是宗教信仰里的信心,或者说:上帝可信吗?
说到上帝,有人可能首先会问这样的问题:上帝是一切的创造者,人是上帝造的,但上帝是谁造的?当讲到上帝的时候,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第一因”(The First Cause)。我是从哪里来的?从父母来的?但是父母从哪里来的?从祖父祖母来的。这样追本溯源,一直到最初的、第一位的存在,那就是上帝。
也就是说,上帝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都是从他而来,一切都是从他开始,而他自己不是被其他任何东西或者存在创造的,否则他就不是上帝,创造他的那一位就有可能是上帝了。所以,上帝一定是创造者,而不是被造者。
真正的信仰一定是神造人,而不是人造神。但是,人类历史恰恰是造神的历史。据说印度有11亿人口,大概有1亿多的神。你如果到印度去,他们的商店里会有各种各样的神。你拿着一个神像,就会看到神像背后写着几个字:“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人也经常说上帝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如果上帝取决于我们的信,祂就不是上帝。如果这位上帝我信祂就有,我不信祂就没有了,那谁是上帝啊?我就成为上帝了,祂就不是上帝了。
上帝不仅是第一因,也是独一的。人从宗教的角度,从古到今都在思考到底有几位上帝?答案是只有一位上帝。就像自然规律一样,中国的自然规律、美国的自然规律、英国的自然规律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很有可能是同一位上帝制造了同样的自然规律。但是各国的交通规则就不一样,各国的法律也不一样。比如英国开车是在左边开,中国开车是在右边开。据说中国从前也没有这规矩。
蒋介石曾经有一个新生活运动,规定大家走路一定要走右边。当时山东省的主席韩复渠就反对,说大家都走右边,那左边谁走?为什么规则、规矩、法律不一样或者有变化,因为是不同的政府制定的。但自然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合理的推断是只有一位上帝,祂制造了全世界同样的自然规律。
上帝也是统管万有的,是最大的。如果不是最大的,就不是真神。曾经听人说过,有人从台湾来到芝加哥之后,他就不再信他以前信的神了;因为他以前在台湾,他信黄大仙,黄大仙只管台湾,管不到美国,管不到芝加哥。这样的大仙其实不是真正的上帝。真正的上帝一定是统管万有的。
上帝是第一因,是独一的,是统管万有的。这就是圣经这句话的含义,上帝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14)。中文圣经常常使用的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其意思就是“祂是自有永有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上帝真的存在,能不能显现一下让我看见,我看见了,不就信了嘛!在这里有一个假定,就是上帝是可见的。但是,人的眼睛是渺小的,有限的,靠不住的。很多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像电磁波,像万有引力。
按照万有引力的理论,宇宙是收缩的,因为天体是互相吸引的,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宇宙是膨胀的。这个膨胀的力量从何而来呢?有的科学家认为,世界存在着很多的暗物质。这个暗物质是一种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就促使着宇宙在不断地膨胀。但是,暗物质是看不见的。上帝也是不可见的,因为上帝是非物质的。“上帝是灵,所以敬拜祂的,必须以灵和真理敬拜他。”(约翰福音4:24)
而且,可见的就不可能是上帝,“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8)
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包括你,包括我,包括高楼大厦,过五十年或一百年之后,就都不存在了。甚至日月星辰,浩瀚的宇宙都不是永恒的。宇宙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一个奥秘,但目前科学上的基本结论是,宇宙有一个开始,也有结束,并不是天长地久。据某些人的估算,现在太阳已经到了中年,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日薄西山。我们常说天长地久,并不是说宇宙是永恒的,而是相对于白驹过隙的人生来说,的确是天长地久。所以,可见的不是永远的,就不可能是上帝。真正的上帝一定是不可见的。
上帝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上帝是灵”。
根据简化版的相对论,如果某一个存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间对他来说就变慢,他的体积同时变小。如果一个存在的速度达到光速,时间对他来说就停止了,他可以长生不老,青春永驻,而且体积是零,看不见了。如果他的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对他来说就倒流,体积就是负的。也就是说,某一个存在如果能超过光速,他可以同时在中国,同时在美国,同时在现在,同时在三国,超越时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又是不可见的。
人最大的需要和满足是爱与被爱。但唯有神才是爱的标准。
圣经说:“上帝就是爱,爱是从上帝来的。”(约翰一书4:7-8)
我们经常讲到爱,但到底什么是爱?严格来讲,爱自己不算爱,爱别人才叫爱。当然,自爱也很重要,尤其是作父母的,如果孩子能够好好爱自己,也是倍感欣慰。同样,“上帝就是爱”绝不是指爱自己,而是隐含着一个莫大的奥秘,在上帝的内部,存在着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之间完美的爱。
上帝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这是基督信仰最独特的一个方面。第二个位格圣子,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耶稣的意思是“祂拯救”或“救主”。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蒙上帝差派和拣选要拯救人类,并且要作王的那一位。
圣经从旧约到新约都反复强调,只有一位上帝,上帝是独一的,上帝是统管万有的。但圣经也说,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上帝。张三、李四、王五都是人,是三个人,这不难理解。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上帝,但只有一位上帝。
位格(person)是指有着独立的自由意志、思想、情感的存在;位格有自我意识、自我定位和道德性,对自我的存在、身份、价值、方向能够自我界定、定位或反省(self-existence,self-conscience,or self-identity);位格之间可以建立亲密、深刻、永久的关系。神的位格可以称之为神格,人的位格可以称之为人格。
如果上帝只有一个位格,就不能说上帝是爱。因为上帝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三个位格之间存在着完美的爱的关系,所以,“上帝就是爱。”圣父、圣子、圣灵也可以与人建立爱的关系。因为上帝就是爱,人作为上帝所造的有位格的存在,最大的价值和幸福就是建立与上帝和别人的爱的关系。
圣经也讲到上帝是烈火。
“耶和华你的上帝乃是烈火,是忌邪的上帝。”(申命记4:24)
“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上帝。”(诗篇7:11)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那鸿书1:3)
“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马书2:6)
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些说法都反映了人对上帝公义的朴素认识。圣经也特别讲到年轻人要注意。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上帝必审问你。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传道书11:9-10)
当然,年长的人也需要警醒,谨防晚节不保。但是年轻人更需要警醒。“少不下南,老不上北”,花花世界,年轻人更容易陷入各种诱惑和捆绑。
总之,上帝的属性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上帝的超越性(transcendent),上帝是全能的,公义的,是至高无上的,不可知的,奥秘的。我不能说我完全认识了上帝。
第二个方面是上帝的临近性(immanent),上帝是有位格的,是慈爱的。祂虽然至高无上,但是祂又与人互动。从这个方面讲,上帝又是可知的。对这两个方面的认识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信仰。
有的人非常强调上帝的全能和公义,非常强调上帝的超越性,印象中上帝非常严厉,高高在上,难以取悦,做什么祂都不高兴,自己就生活在恐惧和害怕之中。
有的人非常强调上帝的慈爱,觉得上帝就是个老好人,有求必应,呼之即来。尤其是在美国,有人就把上帝描绘成一个胆固醇比较高的、比较胖的老人,圣诞老人,晚上会给我们送礼物。据说有一个老师告诉孩子圣诞老人是假的,这个老师就被开除了,因为他粉碎了孩子童年纯真的美梦。
上帝当然是慈爱的,愿意与人互动,但祂又是公义的,至高无上的。上帝是上帝,人是人,人要爱上帝,也要敬畏上帝,敬拜上帝。
人能知道善恶吗?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上帝造了我,我为什么不认识祂呢?为什么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相信祂呢?上帝为什么创造人?上帝造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上帝和人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上帝为什么造人当然是一个奥秘,我们只能简单地说: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彰显祂的慈爱、祂的公义、祂的大能,让人认识和经历祂的慈爱、祂的公义、祂的大能,邀请人建立和祂美好的爱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圣父、圣子、圣灵之间那种超出人想象的完美的爱。
但是在上帝造人的时候,在美丽的伊甸园里,有一颗分别善恶树。我们经常问:上帝造的伊甸园是美好的,上帝造的人也是美好的,但为什么在美丽的伊甸园里会有一棵分别善恶树?没有这棵分别善恶树不就万事大吉了吗?人就不直接在天堂里了吗?而且,在美丽的伊甸园里,为什么还有一个蛇?还有人或许感叹,为什么亚当不是广东人?广东人喜欢吃蛇,把它煮了吃了,我们就没事了,天下就太平了。
伊甸园的分别善恶树是必须有的吗?这蛇是必须有的吗?
上帝是要建立和人美好的爱的关系。每一种爱的关系,有一步是不能跨越的,上帝也不会跨越,那就是要经过自愿、自由、自主的选择,否则就不是爱。一个人不能用枪指着别人说:你要爱我,如果你不爱我,我就杀了你,或者我自杀。武力和欺骗不可能建立真爱。如果要作自愿、自由、自主的选择,人必须要自由意志(freewill)。人有身体、灵魂、位格,位格包括情感、思想、意志,但是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要素是自由意志。
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机器人,不是电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有自由意志。上帝可以造一个一定不会犯罪、没有任何犯罪危险的机器人,但是没有自由意志和自愿选择,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爱的关系。所以,上帝要建立与人的爱的关系,必须赐给人自由意志,赐给人自由运用自由意志的机会。
选择一定是有好的选择,也要有不好的选择,否则就无从选择,就没有选择,自由意志就是摆设,就在现实上被废掉了,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无法建立与上帝爱的关系。假如大部分是坏的选择,只有一个是好的选择,那就是上帝故意让人犯罪。所以,伊甸园里有无数的果子,但是只有一个果子是不能吃的。绝大多数的选择是好的,只有一个果子人不能选择。所以,伊甸园的设计就为人提供了最佳的自由运用自由意志的机会。人要选择顺服上帝还是背离上帝?选择要上帝还是要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是必须的。
自由意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选择“选择造成的后果”的自由。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如果一个人自由地选择,却不承担选择的责任,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衣食无忧,没有任何责任,即使长生不老,也是高级动物。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第一是要慎重地作选择;第二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总是不成熟,长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老是承担孩子选择的后果。比如孩子在网上透支信用卡,花了很多钱,然后父母给他买单。孩子出去乱开车,出了事故,父母给他摆平。这样的孩子会不会成长?会不会长大?不会的,因为他没有学习慎重地作选择,而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所以,亚当夏娃作了选择,他们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如果上帝不让他们负责任,上帝就是不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上帝就是不尊重他们。
最重要的,吃不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就表明了人是选择要自己还是选择要上帝。如果我要顺服上帝,要把上帝当成上帝,要把自己当成人,我就不吃,并且借着顺服上帝的诫命,进入与上帝更亲密的关系;我如果想自己作上帝,自己来决定善恶,我就是不要上帝了,并且借着悖逆上帝的诫命,进入与上帝隔绝的状态。所以,分别善恶树就定义了人的存在,也定义了上帝和人的界限。这个界限是不可跨越的,人就是人,上帝就是上帝。如果人要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就意味着人要跨越这个界限,自己要作上帝,自己要按自己的标准来决定善恶,分别善恶。
人在吃禁果之前也很有智慧。亚当给那么多的动物植物都取了名字,而且分门别类,这是很大的智慧。我们现在给孩子起名,几个月定不下来,不知道叫什么好。我大学的一个老师给孩子作B超,医生告诉他是个男孩,就取好了名字。结果生出来是个女孩,不知道叫什么好了,因为临时想不出来。
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人从被造之初就像上帝,当然是在圣洁、公义、慈爱、智慧、能力等方面像上帝,但不是像上帝那样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不是像上帝那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主权。所以,在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前,人有很高的智慧和道德性,但问题就出在人不能像上帝那样知道善恶,不能站在上帝的位置上,自己决定善恶的标准。
第一,人没有这个地位决定善恶。人是受造物,不是造物主,不可能自己决定善恶的标准,而只能根据造物主的标准来分辨善恶。
第二,人也有没有能力来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但是,人因为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就把自己放在了上帝的位置上,背负了这个超出自己能力的重轭,自己要靠自己分辨善恶。我们从小就纠缠、挣扎、烦恼,什么对我是最好的?要上哪一个幼儿园?要学什么乐器?要上哪个学校?要读什么专业?要找什么工作?要去哪个城市?要娶什么样的太太?要买什么样的房子?要买什么养老保险?要买哪一块墓地?我们从小到大都操碎了心。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善恶。
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不知善恶。来自大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然后是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三反五反、反右、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中国整个的民族,所有的精英,都在思考这一个问题,什么对我们是好的,我们当走什么道路?是德先生(民主)还是赛先生(科学)?是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是姓社还是姓资?是自由市场还是计划经济?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美国或者西方也是如此。比如说,现在许多国家取消了死刑。因为没有死刑,有的人判终身监禁,或者判几十次终身监禁,要在监狱里面呆上五百年。但是按照圣经的教导,一定要有死刑,谋杀人的必须偿命。我所在的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废除过死刑,后来发现废除死刑之后犯罪率飙升,后来不得不恢复了死刑。
人离弃上帝的标准,就一定会建立自己的标准,一定会姑息养奸,纵容罪恶,甚至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赛亚书5:20),社会混乱,祸及子孙。目前西方国家的堕胎合法化、大麻合法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等政策和立法都严重偏离了圣经的标准和上帝的旨意。
而且人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后,就站在了上帝的位置上,成为世界的中心。我的最爱是什么?我最爱的是谁?是自己。我是多么深情地爱着自己!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冷却过对自己的爱。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冷却过对自己的崇拜。我最关心的、最爱的就是我自己。当事情和我无关的时候,我好像非常超然,非常伟大,非常崇高。但是当某件事情关系到我的利益的时候,我就心跳加速,身不由己。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也是自义的,自欺的。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跟别人比较的时候,总是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别人的缺点明察秋毫,而对自己的优点明察秋毫,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是善的,别人是恶的。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看别人的时候是雪亮的,看自己的时候就是朦胧的了。这些都是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的恶果。这种自义自欺的状态,圣经称之为死。
就像一个病人,最可怕的往往不是无药可救,而是他不认为自己有病。死人是没有反应的。一个死人不会说:哎呀,我怎么死了?如果死人这么想,他就不是死人。同样一个罪人,一个骄傲的人也是这样。一个骄傲的人他不会想:哎呀,我怎么会这么骄傲呢?当他这么想的时候,他就开始走向谦卑了。有人说骄傲就像我们的口臭一样,除了自己不知道,别人都知道。
在上帝的创造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爱上帝,也要彼此相爱。但是因为人自己要作上帝,要站在上帝的位置上,要作老大,要作英雄,要成为中心,要成为伟大的人,要名垂青史或者遗臭万年。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上帝,我们看见的是人的争竞、人的骄傲、人的诡诈、人的雄心、人的欲望。有一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基因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可以把人的基因或者染色体里面不好的改掉。比如,我本来比较笨,不会作菜,现在修一下,就会作菜了。我本来不会开车,现在修一下,我就会开车了。所以,人可以变得越来越有能力,越来越聪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霍顿。后来我就想,我们可以让人变得更有能力。但是,有没有什么科学能让人变得更谦卑,更有爱心,更温柔,更能体谅别人呢?
这个世界最缺的是什么?这个世界最缺的不是英雄,最缺的是谦卑,最缺的是真爱。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什么英雄。这个世界的问题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英雄,没有能人,而是因为能人太多了,英雄太多了,有太多的人想当英雄了。这个世界上最缺的不是英雄,世界的祸乱不是因为没有能人,没有英雄,没有救世主,而是因为许多人站在上帝的位置上,要充当救世主,要作大英雄,只救别人,不救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拯救,只有别人需要拯救。这样,所谓的救国救民往往是祸国殃民,所谓的国父往往是国贼。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亚当夏娃吃禁果,犯了罪,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们觉得亚当夏娃非常遥远。从时间上讲,是非常遥远,但亚当是所有人的祖宗,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像我们的祖父祖母一样。我们的前辈所作的选择,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就像我的外祖父以前出去作生意,赚了很多钱,路上就碰见军队抢钱,于是丢下车子就跑,后面有人打流弹。如果我的外祖父被打死了,就没有我了。
同样,我们从中国来到美国,或者从美国又回到中国。我们的选择不仅影响到我们个人,也影响到我们的后代,我们到了哪里,孩子就到了哪里,后代就到了哪里。这就是圣经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原罪,“因为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是借着罪来的,这样,死就临到所有人,因为所有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
原罪是怎么临到我们的呢?
第一是状态的继承。就像刚才讲的,我们从中国来到美国,就和中国处在一个隔绝或者分离的状态。我们在美国生的孩子或者跟我们一起来到美国的孩子,也就同样处在与中国隔绝或者分离的状态里。同样,亚当夏娃吃了果子,悖逆了上帝,离开了上帝,与上帝隔绝。我们一生下来也就处在和上帝隔绝的状态里。
第二是本性的继承,祖宗是什么样的人,我也是什么样的人。当然在次本性上,遗传不是百分之百的。我的爸爸很聪明,我可能不是那么聪明。我不是那么聪明,我的儿子可能很聪明。就像大诗人谢灵运极其聪明,他的父亲却有智障,而他的爷爷谢玄是淝水之战著名的将军。在一些非本质的属性上,人的遗传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在本质的属性上,如罪性,则是一代代遗传下来的。
圣经人物大卫在自己犯罪之后,终于认识到原罪的真实和罪的可怕,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篇51:5)。什么是罪?简单来讲,罪就是与上帝隔绝的状态,与上帝对立的本性,以及这种本性的各种表现,人自己站在上帝的位置上,自己决定善恶的标准,行自己眼中为善的事情,而不是行上帝眼中为善的事情。
罪有严重的后果。罪导致上帝的审判。
上帝的审判包括现在的审判,像生老病死、各种自然灾害等。上帝的审判也包括特别的审判,像对所多玛、蛾摩拉、迦南七族的审判。这种审判是斩草除根、鸡犬不留。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罪就像癌症一样。癌细胞不可能变成好细胞,而且会快速扩散。面对癌症,只有尽快切除,而且要切除干净,否则癌细胞就会卷土重来。
以色列人没有听从上帝的诫命,并没有对迦南七族赶尽杀绝,间接导致了以色列最终的亡国。上帝随时可以以任何方式,审判每一个罪人。罪人随时处在死亡的边缘,面临死亡的危险。罪人得以存活,完全是上帝的主权和恩典。人的出生和离世,人的一生都在上帝的主权之下,都不是人自己决定的。而且,上帝的审判还包括永恒的审判。
“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
/ItVvX6qwC6sFEtFH4iaadIKG0SwSAZ74h2FjEibv2PiaZGjPh26G5JoSTzCMSzhDmddD3YOduIiccWSwK6g4Q6JUvw.jpg)
信心的力量 (3)
文 | 玛拉基
《生命与信仰》第39期
请阅读本文前两部分:
上帝可信吗?(含音频)
解惑:为什么伊甸园里有一棵分别善恶树?(含音频)
音频为薇言姊妹朗读:
我该怎么办?
人该怎么办呢?人自己不能救自己,“因为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7:18)。
人不能够自救,但是还要面对上帝永恒的审判。上帝永恒的审判是无法忍受,但是又必须忍受,没有停顿,永无止歇,无处可逃,无法避免,充满了无止境的黑暗、惧怕,绝望。上帝永恒的审判是超出人的想象的。
我有一次头疼,头疼得非常厉害,就走来走去。旁边有个高架桥,我想就从这里跳下去算了,就不疼了。对很多人来讲,死是一种解脱,死是痛苦的结束。但是圣经告诉我们,死不是痛苦的结束,死是真正痛苦的开始。我们现在的痛,虽然有时候也非常大,难以忍受,但毕竟是暂时的,毕竟是局部的,毕竟有办法解决,但最终的永恒的与上帝隔绝的状态是全面的痛苦,永恒的痛苦。
一个有钱人“在阴间受痛苦,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路加福音16:23-24)。
所以,作为一个人,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和困境,不是工作问题,不是婚姻问题,不是健康问题,不是前途问题,不是贫富问题,而是和上帝的关系。一个罪人怎样面对上帝的审判,怎样恢复和上帝的关系?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23),“按照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
上帝是自有永有的,所以说祂有主权。不是上帝欠我们,而是我们欠上帝。因为上帝是烈火,因为人是有罪的,所以上帝必须惩罚罪,而赦罪必须要流血。按照人的罪,按照上帝的公义,没有一个人应当得救,没有一个人配得救,上帝没有责任救任何一个人。如果上帝一个人都不救,如果把所有的人都抛在地狱里,上帝也没有任何不公义。
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没有信耶稣,上帝也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失败的是人,不是上帝。有人可能觉得上帝不公平,信上帝,就进天国;不信上帝,就被上帝扔到地狱。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人无法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和上帝对话。人不是站在岸上,上帝说你信上帝,你就到天上,你不信上帝,我就把你扔到水里。我们已经在水里了。如果信上帝,信耶稣,就能上来;不信上帝,就继续呆在罪恶的海洋里,继续坐在去地狱的高铁上。人已经在罪恶里面了,已经在罪恶的水里了,已经与上帝隔绝了,所面对的难题就是怎样恢复和上帝的关系,怎样被拯救脱离罪恶的海洋和地狱的烈火。
上帝是公义的,但上帝也是爱。
“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理。”(提摩太前书2:4)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祂差遣祂的儿子,成为人,代替我们,替我们的罪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耶稣基督代替我们承担了上帝的审判,代替我们承担了上帝的烈火,代替我们承担上帝的离弃。
“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得前书2:24)
每一个信靠祂的人,上帝就在基督耶稣里看他为义人,他的罪就被赦免了。“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6:22)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为什么只有这一条道路呢?
有人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修行,自己的道德,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悟性,自己的智慧,来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但这是不可能的。人活在罪恶当中,每天只能是加债,从来没有减债。多活一天,债就多一点,连利息都还不上。这无比大的债务,只有耶稣基督的死和血,才能替我们还清。
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这是耶稣所成就的代赎的工作,因为祂替我们而死,上帝赦免了我们的罪,看我们为义人。我们在地位上改变了,从前是罪人,现在是义人。
上帝的恩典不仅要改变我们外面的地位,也要改变我们内在的生命本质。“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翰福音1:14)上帝的儿子道成肉身,成为无罪的完全的人,为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命,新的本质,新的人性。而且,耶稣一生以上帝为中心,常常祷告,倚靠圣灵,完全遵行律法,完全顺服上帝,完全爱神爱人,完全地活出了这完全的新生命。
最后,耶稣十架受死,死而复活,战胜了死亡、罪恶、和魔鬼。所以,主耶稣基督借着道成肉身带来了新的生命本质,依靠圣灵活出了新的生命本质,死而复活成就了新的生命本质。借着圣灵和圣道重生的工作,这样的新生命、新人性、新本质赐给了每一个信靠主耶稣的人。每一个真正重生得救、认罪悔改的基督徒身上都有基督的生命,得以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得以与上帝联合,“就得以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得后书1:4)。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成了。”(约翰福音19:30)这已经成就的救恩,怎么能临到人的身上呢?
首先,我们是主动得救,不是被动得救,不是自动得救。上帝已经准备好了救恩,我们要凭着信心来领受,就像上帝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桥,我们借着这个桥才能到祂那里去。但我们需要走上这个桥,才能到祂那里去。
第二,我们不是消极地得救,而是积极地得救。
圣经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使徒行传2:38)
上帝预备了救恩,这是上帝的作为,上帝的恩典,但是我们要悔改,要相信,要受洗,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当我们积极地、主动的、竭尽全力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寻求上帝、信靠上帝的时候,这样的祝福和救恩,上帝的大爱,才能临到我们身上。
祷告:
天父上帝,独一真神,造物主,求你怜悯我,垂听我的祷告。我在你面前承认我是个罪人,因着我的罪,我当受你永恒的审判。感谢你派遣你的儿子道成肉身,成为人,一生顺服你,最后为我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且复活。我愿意认罪悔改,信靠主耶稣基督,求你因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赦免我的罪,在基督里看我为义人,接纳我成为你的儿女。求你把圣灵赐给我,把主耶稣的新生命赐给我,加添我的信心,让我每天随从圣灵的引导,战胜自己的罪,活出主耶稣的新生命,让我经历到你实在是又真又活的上帝,让我经历到“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马书1:16)。奉我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名求!阿们!
玛拉基 来自中国大陆,传道人,现居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