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荆棘里的烈火
——──中国福音大会2006掠影
2015/7/16 17:59:53
读者:14783
■海燕 安朴
生命季刊 第41期 2007年3月
 
  我们的主救主耶稣基督,在皮鞭的抽打之下和戏笑的嘲讽声中,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一步走向各各他;铁钉穿透了祂的手,穿透了祂的脚,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子,从地上被举了起来……天昏暗了,地震动了!从祂的手掌和脚踵被撕裂的钉痕里,宝血汩汩地流淌出来……而正是在这最黑暗的时刻,拯救的乐歌奏响了,使我们喊出了得胜的呼号!我们望着祂戴着荆棘冠冕的头颅,眼前骤然现出了何烈山上荆棘烈火的大异象,这灵火熊熊燃烧着,绵延数千年而愈加炽烈,摧枯拉朽,更新着一切信祂之人的生命,以马内利,神与人同在……
 
  ──这是2006年的岁末,在中国福音大会主会场的大型屏幕上放映的一组令人难忘的镜头。这部短片正是对大会的主题“主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一个生动形象的诠释!
 
  20061226日至30日,三年一次的“中国福音大会”,在芝加哥O'Hare国际机场附近的Crowne Plaza召开。和2003年的中国福音大会一样,聚会的主题依然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二千多位主内的牧者和弟兄姊妹们济济一堂,为教会的复兴及信徒的生命成长,为中国的福音广传,同心守望,迫切祷告,一同仰望施恩的主!2006年的中国福音大会较之以往更注重于圣经完备真理的传讲,因而吸引了一大批渴慕十字架的真理,盼望经历十字架的大能的弟兄姊妹们前来聚会,也有不少渴望了解基督信仰真理的慕道友踊跃参加。此次大会出席的人数多达2600余位,其中青少年及儿童542人,为生命季刊召开的历次聚会之首。与会者分别来自世界各地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份来自北美的37个州,约70%的与会者具有中国大陆背景。
 
  大会的每一堂信息都是围绕“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主题而进行的。著名的新约专家、三一国际神学院的卡森博士担任本次大会的解经讲员。卡森博士的三堂释经讲道,分别以《十字架的反讽》、《十字架的成就》和《十字架的得胜》为题,谆谆告诫我们不要轻看十字架的爱与恩典,正是因着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真理,我们才得以脱离罪恶的权势,获得赦免、拯救与自由,经历灵性复苏和生命成长。卡森博士出色地运用以经解经的原则,他关于十字架真理的讲解,既深入、开阔,又十分平衡。很多弟兄姊妹分享说,这实在是今日华人教会所需要的信息。卡森博士著述颇丰,在圣经神学、历史上的耶稣、约翰神学、保罗神学以及对苦难和罪恶诸问题的研究方面均有独到的贡献,他的《约翰福音注释》和耶稣生平系列对华人教会有莫大的帮助。
 
  除了卡森博士的解经信息外,黄子嘉、李秀全、于宏洁、陈佐人等牧者的信息,亦从十字架与教会建造,十字架与生命事奉,十字架与信仰归正,十字架与复兴和十字架与宣教等不同的角度,讲论了十字架的道理,使会众获得了诸多方面的教益。李秀全牧师的“生命是我的讲章,生活是我的讲台”,生动地说明了十字架是生命的事奉。黄子嘉牧师以《罗马书》1-8章讲解了十字架的福音带来称义和成圣,勉励信徒过一个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得胜生活。4天半的时间里,神借着大会和专题中的各样信息,祝福祂自己的话语,大大使用为主作工的讲员,把“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深深地刻在了弟兄姊妹继续成圣,继续事奉,继续跟随主的道路上。
 
  边云波老弟兄在闭幕式的信息《十字架的道路》中,鼓励弟兄姊妹同心合一、兴旺福音。他呼吁说:求主兴起更多的中青年的弟兄姊妹来,你们在前面为主冲锋陷阵,我在后面为你们看守兵器!他以首字同音的四个短句鼓励年轻一代的圣徒:“荣耀主名、容纳弟兄、融合会众、戎装出征!”
 
  祷告仍然是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第一天晚上开始、直到午夜结束的祷告大会拉开了大会的序幕;会议期间,李朝强牧师夫妇、洪游丽卿师母带领了四个夜晚的通宵祷告,每晚都有4060位弟兄姊妹参与;每天下午,又有三堂近一个小时的祷告会。大会还设有“24小时祷告室”,许多弟兄姊妹在其中为大会守望祷告。会场上处处都有祷告的手,举目仰望的泪光。甚至还有许多无法赴会的弟兄姊妹也为本次福音大会守望祷告,代祷勇士中最年长的,是加州的百岁老人袁卫得老弟兄!
 
  大会中播放了采访张谷泉师母的录像短片“祭坛上的歌声”。当屏幕上显出91岁的张师母,伫立在新疆张谷泉殉道士的墓前,流泪为新疆的失丧灵魂祷告时,圣灵借着老一代传道人的见证,强烈地震撼了弟兄姊妹的心灵。男中音刘康弟兄深情地演唱了西北灵工团的张谷泉牧师1956年在狱中殉道之前写的一首诗歌,是他缝在衣缝里保存下来的。会众含泪应和着张谷泉牧师的狱中诗歌,回应圣灵的催逼:主啊,我愿跟你走十架窄路!是啊,祭坛上依然有歌声!祭坛上不但有祭物,也有天上来的圣火!
 
  大会中还播放了一个记念宣教士的录像短片。片中,数位曾在中国宣教多年的年长宣教士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事奉以及对中国的爱。片中有一位一百岁的老宣教士石爱乐牧师(Rev. Otto F. Schoerner),他当年蒙神的差派,离开自己舒适的家园、漂洋过海到中国传福音,在动荡不安的中国事奉神20年(1931-1951);1932年,他与其他5位宣教士一同到新疆宣教;其中的两位为了福音的缘故,长眠在新疆的土地上。短片结束时,这位百岁老人出现在大会会场,他用慈爱的话语向他一生所爱的中国圣徒问安。全场会众无不起立,潮水般的掌声表达着我们对石爱乐牧师,也是对所有的宣教士的感激,更是对差派他们的那位无比慈爱的主耶稣基督的感恩!许多弟兄姊妹泪如泉涌,在主面前祷告:主啊,我们是何等样的人,竟蒙你如此的大恩!我们当如何行、才能回报你的大爱呢?
 
  约百名弟兄姊妹组成的大会诗班,在唐真姊妹的指挥下献诗、赞美敬拜神。一位弟兄在会后分享到:
 
  当诗班第一遍用英文唱《奇妙十架》时,刚刚听到“When I survey the wondrous cross(每逢思念奇妙十架)这一句,我就彷佛一下子被带到了各各他山,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彰显的爱,此刻是如此的真切,如此的震撼,如此的超奇、深厚,又是与我个人有着如此直接的关系。是的,创造天地的神,因为爱我,替我赎罪,为我死了,这是何等超越、何等奇妙的事情,我怎能不从此看万般尊贵为有损,视从前所夸为卑下呢!
 
  2000多人的会众,一起同声唱诗和祷告,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当千人同心合一地在天父面前以祷告和赞美为祭的时候,我从未有过的感受到了神至高的权柄,圣洁,威严和荣耀。就像带领祷告的弟兄呼求的一样,“神啊,你就在我们中间设立宝座吧!”几段经文马上进入我的心中:“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以赛亚 6:13)与主同在,与主的荣光同在,真是好的无比!
 
  约100多位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大会的英文节目。针对这一代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年轻人的具体问题,英文节目设计了十分合适的主题和专题,旨在帮助这些年轻人在自己的信仰历程中,从“我父母亲所信仰的神”转变为“我自己所信的神”。感谢主,当讲员最后呼召的时候,20多位青少年回应了呼召,走到前面,确立或重新确立自己与神的关系。儿童节目中,几十位美国的弟兄姊妹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的孩子,其中2位儿童在这次会议中接受主耶稣为自己的救主。
 
  芝加哥地区各教会众多弟兄姊妹再一次参与了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此外,许多外地的弟兄姊妹也主动在大会中参与事奉。这次大会现场的招待工作,主要是由密西根州伟恩华人宣道会的20多位弟兄姊妹承担的;威斯康辛州麦城华人基督教会也有多人参与大会的事奉。
 
  会议结束时,625人填写了大会回应表,其中446人在大会中奉献自己、一生为主而活,其中44人表示要全职事奉或回国事奉;大会中数百位弟兄姊妹参加了“通宵守望祷告”,96位弟兄姊妹留下Email地址,将通过Email彼此代祷;30多位弟兄姊妹决定一生要以祷告来事奉神;60位弟兄姊妹在这次大会中加入“24小时守望祷告网”,承诺每日固定一段时间为普世教会的复兴祷告。出席大会的慕道友148人,其中43人在这次大会中决志信主。
 
  更重要的是,很多弟兄姊妹见证说,这次福音大会真实地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改变,不是因为某一时的激动,乃是因为大会“主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这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就像讲员们在大会上不断强调的,生命的真正摆上和转变,不是因为一时的激情澎湃或美好感觉,乃是因为十字架真理的大能,乃是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爱的召唤。
 
  大会在《基督精兵前进》的歌声中结束了:“基督精兵前进,齐向战场走,十架旌旗高举,引领在前头……”这次盛会,弟兄姊妹们属灵生命中再一次与耶稣基督十字架碰撞,再一次经历了圣灵的强烈催逼,灵命成长过程中又有了一次由神而来的剧烈的冲击。我们相信,“回归十字架”的信息必随着弟兄姊妹散去的脚步,被传递得更深、更广……
 
 
海燕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安朴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从事福音文字工作。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