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中国福音大会与我
2015/7/16 18:13:08
读者:7062
■许芸
生命季刊 第41期 2007年3月

 

 

  中国福音大会,对许多关注中国大陆宣教事工的北美基督徒来说是一件盛事。《生命季刊》自19973月创刊以来,以基督为中心、以信心为盘石、以文字为载体、以中国大陆的福音遍传为使命。近十年来,神将越来越大的负担和异象放在这个团队中,将《生命季刊》所在地—芝加哥变为凝聚海内外基督徒、支持大陆宣教、复兴基督徒灵命的基地。
 
   1999年底,生命季刊举办了“海外中国基督徒跨世纪聚会”,那次大会的主题是“十字架与新世纪的福音使命”,强调如何以十字架为能力,在新世纪里完成主所托付的福音使命。会后不久,同工们便开始为新世纪大规模的福音聚会祈祷。2003年底,第一届“中国福音大会”在芝加哥顺利召开,主题为“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强调虽然已经进入新世纪,但十字架仍然是福音真理的核心,是我们要世代传讲的中心信息。
 
  我们团契有十几位弟兄姊妹参加了2003年的福音大会,大会的主题信息和传道人活生生的见证大大激励了他们,有的弟兄姊妹生命被完全更新翻转,成为灵里火热、积极参与事奉、努力传讲福音的人:有的弟兄姊妹已回到大陆参与宣教事工……
 
  为什么“中国福音大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和能力?在自己错过2003年大会的遗憾中,我企盼着2006年福音大会的到来。
 
  2006年福音大会终于到来了,仍然持守“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主题。参加这次大会,可算是我灵命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自1993年底信主至今,已走过十三年坎坷又充满祝福的路程。然而,工作、事奉时间上常有矛盾,如何平衡?事奉中不时出现人际互动障碍,如何对待?人生下半场已经拉开序幕,何去何从才是主的旨意?文字事奉中常与知识分子打交道,如何在文化层次与他们对接却不被其影响?这些问题是我近年来亟待找到答案的问题。它们常盘旋于我脑际,让我困惑、甚至迷惘。我需要充电,需要更新,需要重新回到十字架面前来清理自己的思绪。就这样,带着一堆问题,我与团契其他十几个家庭一起,兴奋赴会。
 
  大会有十堂非常有深度和力度的主题信息,由著名新约神学专家卡森博士,及著名的牧师传道人边云波、黄子嘉、于宏洁、李秀全、陈佐人分担各堂的信息传讲。所有信息,紧紧围绕“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卡森博士以解经的方式,分“十字架的反讽”、“十字架的成就”、“十字架的得胜”三个主题,带我们系统地复习和确认十字架的救恩,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看似软弱无助的耶稣基督成就了神救赎的计划;为我们受苦受死的耶稣基督复活意味着什么;如何从启示录来确信靠着耶稣的宝血和神的恩典我们能得胜于这个世界……
 
  黄子嘉牧师在“十字架与教会建造”的信息中,以“家”来比喻教会,以“家人”来形容教会的弟兄姊妹,让我们思考如何彼此相爱和搭配。在“十字架与复兴”的信息中,带领我们思考“活祭”的内涵和意义。他说灵命的复兴首先从将自己献为活祭开始,就是将自己的主权交出,过一个“向世界而死,向主而活”的人生。于宏洁弟兄的信息结合自己生命的见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能并得胜的主。这些信息对于清理我的思想、复兴我的灵命真是太宝贵了。我加深了对十字架意义的认识。
 
  以往我认为背十字架就是勇于面对逼迫,为主流血牺牲,因此总盼望有一天能像十八九世纪的西方宣教士那样,放下工作或家庭,去宣教工场为主做工。如今,我更明确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应该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做起,从家庭、团契和教会的服事开始。其实,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难处—工作的重担、生活的压力、人际的问题、内心的挣扎。十字架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能否放下自己,遵循主的教导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的挣扎只有主知道,我们信心的大小也只有主和我们自己知道。当我们时刻转向基督耶稣,把所遇见的问题都看成是神美好计划的一部分,并清楚明白自己在地上的客旅身份,就能常在基督里,过得胜并讨主喜悦的生活。事实上,每日对付自己的老我、洁净自己的功课,不比一次热血沸腾的壮烈牺牲来得容易。换言之,在成圣的道路上不愿将老我治死的人,关键时刻也不大可能为主流血牺牲。
 
  这次福音大会的专题讲座也非常丰富多彩。会议安排的48个专题讲座,加上布道会和一些事工的特别介绍,再加上一些符合第二代华人青少年的英文专题,将近有70个专题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满足了福音朋友、弟兄姊妹和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青少年们的需要。在同一时段举行的专题讲座,常让我有“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遗憾,只好选择最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专题参加。
 
  我参加了“如何带职事奉”、“媒体福音事工”座谈会,参加了“如何把福音传讲清楚”、“新纪元运动对教会的危害”专题讲座及“爱之追寻”福音布道会。这些学习基本解决了我会前带去的问题,纳归如下:
 
  1、神目前给我的是双职事奉的职份。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主动积极、发挥创意、顺服老板、以正面态度对待负面刺激,在工作岗位上守时律己就是为主做见证。我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努力奔跑向前。
 
  2、文字事奉需要信仰基础。这几年参与文字事奉,接触各种文化人和后现代思想的机会比较多,如何与不信的人做朋友又不受他们影响,还能把他们带到主里,除非自己有坚固的信仰基础,否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并偏离主道。因此,我必须在神学方面有更系统的装备。
 
  3、信仰是扎心的好东西。这几年的困惑,也来自于我传福音的失败。与非信徒成为朋友之后,我更多的是以爱和包容来实践信仰,却不太敢用尖锐的话语来传讲十字架全备的福音。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被人认为是“激进分子”,或是被认为:对人好就是为了“推销宗教”。结果,朋友之间有了很好的友谊,但却很难把他们引到基督里。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对朋友真正的关心是对他们灵魂归属的关心,若不与神同工,单靠人的力量去做,都将徒劳无功。
 
  4、提高辨识能力是当务之急。新世纪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哲学、思想、理论或灵媒都在影响着我们,迷惑着我们,若没有辨析能力就会被影响,甚至到怀疑信仰真理并迷失的地步,这对我们的灵命,对教会都是很大的威胁,如同听不见“枪声”的战场。如何增强我们的战斗力,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回到圣经,回到十字架,在神的话语上牢牢扎根。
 
  这次大会还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无论是会前还是整个会议过程中都有很多祷告,大会开始的第一个晚上,多位资深牧师传道人带领全体会众举行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祷告,会中每个晚上有牧者带领通宵祷告。另一个特点是从数十间教会来的弟兄姊妹临时组成的大型诗班,居然如同出于一个教会且训练有素的诗班,几个声部都娴熟默契得很好。当全体会众同声高唱赞美诗时,让人有一种与神亲密无间,与人同心合一,歌声直达穹苍的感动。
 
  感动带来行动,从芝加哥大会回来,正好是辞旧迎新的元旦,我重新检视自己走过的信仰旅程,厘清优先次序并与神再次立约:每天祷告感谢主恩并寻求神对我个人的带领;开始精读新约圣经,求质不求量,更多地默想并理解精义;参加教会圣经学院的系统神学课程;安心自己的工作并以“多走一里路”的精神来见证神;阅读有关书籍,在了解异教文化的同时增加辨别力,为今后的文字事工“磨刀擦枪、全副武装”。
 
  “中国福音大会”是灵命复兴的大会,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是重新审视自己脚步调整航线的机会,愿所有认识或尚未认识基督的朋友都能参加这个盛会并品尝其中的甘甜。
 
 
许芸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