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在主耶稣那里永没有枉费
2016/8/1 11:35:16
读者:5556
■漫波
生命季刊 第41期 2007年3月
 
 

  

 

在主耶稣那里永没有枉费

 

/漫波

《生命季刊》第41期

                                      

前几天教会举办一个很重要的聚会,准备的时间比较紧,弟兄姊妹们都聚在一起熬夜预备。有许多抄录、为牧师打字,和把稿子誊来誊去的工作,需要有人做。当时正好我在,这些工作中的一部分就由我来做了。这种活一旦由一个人开始,就得由一个人做完—我刚刚开始干的时候,感觉还不错,心里还感恩,谢谢主给我服事祂的机会;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之后,就满是怨气和不乐意了。我在想:“在工作中,我奋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不干这么低级的活吗?今天我在公司,我的老板都不会让我做这样的工作呢!平时都是助理为我打字,今天居然是我在为别人打字!”

 

再到后来,虽然我还在强忍着继续干,但心里的怨气越积越大,甚至开始有些苦毒;感恩、顺服和谦卑的心已飞得不见了踪影—我越想越有怨气,越觉得自己委屈:“我若用现在的时间去传福音,难道不是更有价值吗?我用现在的工夫,写一篇灵修笔记不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吗?不是更属灵吗!我做现在做的事情,(我的时间、精力和恩赐)真是枉费了!”其实,如果我这会儿就是闲着,也未必会去传福音或灵修。我们只是在做一些自己不情愿、单调琐碎的服事之时,才会想起来去做“更好、更属灵”的事情。

 

后来我回想我当时的思想状态,我才意识到马太福音里门徒所说过的一句话,简直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是哪一句话呢?就是当门徒们看见马利亚将那瓶极贵重的香膏浇在主耶稣的头上,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出许多钱周济穷人。”—而我则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精力可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像写一篇灵修笔记什么的。”—看看,罪人的罪性和心态真是从不改变的,我们这些门徒,在主的面前,几千年前也好,几千年后也好,我们珍惜自己、保留自己的心态是何等一致。

 

事实是,若我们觉得自己手里的工作是为了人、为了自己做的,那我们常常就会感到被“枉费”了;但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了主耶稣做的这一切,那无论是在我们的心态上,还是在永恒的果效上,我们所做的,就绝不会、也永远不会是枉费!感谢主!

 

这次的经历使我似乎更容易理解门徒们当时的心态了。一方面,是自己心中的骄傲拦阻了我们可以无条件地爱主、将自己完全的倾倒出来—若我们爱主的心不够,那我们的目光就一定定睛在自己的身上,就一定定睛在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上—这时候,我们心里怎能不想:我是不是“大材小用”了?我做这样“琐碎、单调和低级”的事情,是不是太委屈自己了?

 

我们服事主、传福音的时候,当然要讲方法。我们不能不动脑子,不能不负责任,不能不好好预备、好好规划。但最终,主看重的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一颗忠心和单纯爱祂的心,而这样忠心的服事,是常常需要忍耐和等候的,又是常常要舍弃在世人看来的效率的,其实,也就是要常常舍己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枉费”—向主“枉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能力!

 

另一方面,见到马利亚为主耶稣倾倒出极贵重香膏的行为,“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太26:8),为什么呢?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些门徒做不到像马利亚一样炽热、不顾一切的爱主,所以他们看在眼里,在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很不舒服吧!这一次的考验,也使我经历了这样的心态,当我满心怨气,觉得自己的时间和智慧被枉费了的时候,我看到别人那样继续无怨无悔的服事,事情无论多么单调和琐碎,他们都以一种“豁出去”的态度为主摆上,把全部的身心都扑上去—我心里还会觉得他们不值得,现在想来,我当时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为自己“不够舍己爱主”的内心在打掩护,自我保护呢!

 

我总忘不了的一件事情,是在美国的时候,我们一些弟兄姊妹在圣诞节前,参加一个Angel Tree(天使树)活动。活动中,我们为一些父母在监狱里的孩子们买节日礼物。我们选了几个孩子,有的只是要一些日用品,有的要稍微高级一点的东西,像自行车。在商场里挑礼物的时候,一开始,想都不想,我们都是拿货架上最便宜的东西。后来圣灵光照我们,我们彼此讨论说,“我们要是给自己买这些东西,恐怕不会买这些最便宜、最简单的品牌吧!凭什么这些孩子们就不能用好的牙膏,好的玩具,好的香皂呢?”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就把推车里最低档的商品换成了中、高档的商品。后来也把一辆最便宜的自行车换了一辆虽然贵一些,却肯定更时尚、更耐用的。换了之后,我们都很喜乐。我们知道,主耶稣喜悦我们这样做,我们觉得我们不仅是做在了孩子们身上,更是做在了主耶稣自己身上。

 

这件事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在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本相—我们的本性就是愿意在自己身上“枉费”,而在主耶稣身上,在主耶稣所牵挂的事情上,常常“珍惜”自己,不肯“枉费”自己,还堂而皇之,振振有辞,正如那些门徒。

 

我想到了许多早年来中国建立教会的外国传道人。他们为了有机会可以接触中国人,就在神学毕业之后,又用了许多年读汉语方面的硕士、博士。这一切看来真是“枉费”,因为既与神学没有关系,又占用大量的宝贵的时间。但这实在又不是枉费,因为他们做的这一切,首先不是做在人和事情的身上,而是为了传福音、建教会,也正是做在了主耶稣的身上。既然如此,怎么会枉费呢?

 

做过埃及王子并拥有世上一切智慧的摩西,在旷野里牧羊四十载,最后变得笨嘴拙舌,这有没有枉费?在主手里,没有!那些生命与真理兼备的老忠仆们,在神允许的情况下,却被投入到监牢里,囚了十几年、几十年,这有没有枉费?在主手里,没有!无数大有口才和恩赐的弟兄姊妹们,从来没有站在讲台之上,却日复一日或在琐事上、或用膝盖默默服事,这有没有枉费?在主手里,没有!

 

我们在这个商业社会上,在工作环境中,已经浸泡得太久了。“高效”、“规模经济”、“实现价值最大化”等等观念,在我们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在反复衡量看得见、摸得着的“投入产出”。但是在服事主耶稣的过程中,这个规则实在是需要被打破的。为什么?因为那个“产出”,在我们没有做任何事之前就已经定了,而且是一个“无穷大”—主耶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了,用祂的命,换了我们的命;用祂的血,洗了我们的罪—我们白白得到的,是永生,这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无穷大!

 

马太福音20章里面,无论工人们干活时间长短,家主对每个人都发一钱银子。那最早来的当然不高兴,就发怨言。家主明确地说:“我没有亏负你,拿着你的钱走吧!”—我们就好像这些主的工人,若我们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在自己觉得无果效、无兴趣、无回报的事奉上,我们就会不高兴、有怨气。但是,我们实在应该知道,无论我们做了什么,投入了多少,主耶稣总没有亏负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那“一钱银子”,就是主耶稣为我们流血舍命而换来的永生—这永生,是一件白白的礼物,任何我们“故意的、高效的”回报,在这礼物面前,本都是可笑的;我们唯有俯伏跪拜在我们的主面前,以流泪感恩的心,永永远远赞美祂,并因此愿意接受主在我们身上安排的一切,无怨无悔、倾倒出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自认为自己身上最宝贵的,从此不再看重关乎自己的一切。

 

今生今世,无论我们再怎样投入,再投入什么,我们得到的“投入/回报”的比值,永永远远是无穷大!世上的处事之道和管理规则,在主耶稣无穷大的爱里面,都被淹没了,失效了!任何世上的数学公式、算法和定理,在主耶稣不可思议的舍己牺牲里面,都遇到了“奇点”,都失去了意义!我们的斤斤计较,在主耶稣永恒的荣耀里面,显得是何等可笑!

 

世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就是我们信主之人,也常常忘了这样的道理。在法利赛人西门的家里,那个妇人全身伏在主的脚前,用香膏和自己的眼泪擦拭主的脚,而那个西门却无动于衷,袖手旁观;马利亚将一整瓶极贵重的香膏都倾倒在主耶稣的头上,其他的门徒不仅不为之感动,反而出口责备,冷言冷语。

 

对西门和那些门徒,主耶稣没有发火,也没有说过多的话—主耶稣不会强逼着我们去爱祂。但直到今天,主耶稣却始终默默等待着那些能够对祂在十字架上的大爱回应之人,那些愿意因此为祂全然摆上的人。深爱我们的主,在等着我们这些蒙了祂大爱的孩子们,可以懂得一点祂的爱,可以回报祂的爱;等待我们愿意将自己摆上,付出一点点的代价,作出一点点的舍己!

 

主耶稣啊,你是何等的爱我们,我们感谢你!你在苦苦等待着我们来回应你的爱,迈出舍己的第一步,主啊,我们愿意!你帮助我们做到!因为你心里也知道,我们也是爱你的,虽然我们的爱太有限,太渺小!主耶稣啊,我们唯有说,我们感谢你,感谢你在十字架上的爱,愿你的爱彻底将我们熔化、摧毁,使我们可以为你完全摆上,令你的心得安慰!阿们!

 

漫波  “海归”基督徒,全职传道人。

=================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cclife2013gmail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