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第42期 2007年6月
在2006年的福音大会上,卡森博士的三堂解经信息给弟兄姊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信息不仅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十字架道理的丰富,同时也在如何平衡、完整、深入浅出地解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本期刊出的“十字架的反讽”是其中的第一篇(其他两篇题为“十字架的成就”和“十字架的得胜”,也会陆续刊出)。本期“回归十字架”专栏中刊出的另一篇文章,是边云波老弟兄的“十字架的道路”(也是大会信息之一)。该文让我们把目光放在主耶稣身上,因为主走过的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字架道路”。主走的路,跟从祂的人也要走,这正是,“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对“教会生活”这个专栏,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窗口;叫读者借着它,可以看到我们的信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教会生活虽然包括基督徒在“教堂”内的活动,但更多的是“教堂”之外(比如在家庭中和工作岗位上)的生活状况。而且,对基督徒来说,“教堂”外的生活常常比“教堂”内的生活面临更多、更大、更持久的挑战。我们的信心、爱心、耐心等,常常是在顺境或逆境、健康或疾病、喜乐或忧伤、富足或贫穷等环境中得着操练的。本期赵匀婷姊妹的文章十分感人。苦难环境的试练,使这位姊妹与神的关系,使她的信心,甚至使她生命中的喜乐与平安,都变得更真实了。“我受苦是与我有益”(诗篇119﹕71),正是借着苦难环境的试练,神把她的信心建立在神自己身上。
但本期“教会生活”中的另外两篇关于基督徒练“瑜珈”和“太极”的短文,却在我们耳边再一次敲起了警钟。这种现象表明,我们的信仰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搀杂”!)了。然而最令人担心的还不是这种现象,而是信徒或传道人对这种错谬不以为然的态度。于是,“瑜珈”修练可以成为团契分享的内容,而“太极”活动则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教会的时间表。主在启示录中警告别迦摩教会和推雅推喇教会,要离开“巴兰”和“耶洗别”的教训,要悔改,否则,主的忿怒和审判就会临到教会。我们在此也建议读者读一读“生命论坛”中张逸萍姊妹的文章,以便对新纪元思潮在教会中的各种表现有所认识。
本期“生命见证”专栏中的文章,是一位年轻传道人对一位老传道人生命见证的简要记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作者因生活困难,想离开全职传道岗位时,这位老传道人出于对年轻传道人的深爱,告诫他:“传道改行,必定灭亡!”由此可以看出,这位老传道人何等看重主的呼召,而在这看重的后面,他对这位呼召人的主又是何等忠诚。
“中国教会报导”中的文章,向我们显示了中国教会的许多侧面:Z地教会的福音大会上,十字架的道理成了大会的主题信息;纪念新教传入200周年之际,教会的福音宣教的意识在觉醒,并认识到钉十字架的基督是宣教的内容、宣教的动力和目的。另一个可喜的消息是,又有好几处教会的弟兄姊妹也开始参与艾滋病人福音事工。请弟兄姊妹继续在祷告中记念中国大陆的弱势群体福音事工。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