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2015/7/17 9:21:33
读者:11167
■小仆
生命季刊 第42期 2007年6月
 
 
一、写在前面的话
 
读经:太57935-38,提前15-16
 
我们的话题还是从神的话开始吧!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曾论到八福,在八福中曾论到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57)。在此节经文中告诉我们:一个蒙福的人,就是一个“怜恤人的人”。“怜恤人的人”在原文中是一个形容词,而后面主又说“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怜恤”则用的是一个动词。“怜恤”又被译作“怜悯”、“可怜”、“同情”、“慈悲”。在主的教导中,让我们看到,一个跟随主的真正的基督徒,在他生命的本质里,应该流露出基督那种慈悲、怜悯的生命本质,是一个怜恤人的人。我们从第二段经文中(太935-38)看到,本段经文是对主耶稣三年传道事工的概述,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太935),此节经文告诉我们有三个方面:第一,“耶稣走遍各城各乡”是说到主传道时在犹太的普及程度。主耶稣传道的脚踪遍及犹太全地。第二,“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是说到主三年传道的信息内容。主耶稣这一位天国的君王,生命的救主,以传道者的身份公开出现在犹太人当中,宣讲天国的来临。主耶稣要把上帝的天上的圣洁荣耀之国度,带给这一个被罪恶、撒但、死亡所掌管的世界,把人从掌死权的魔鬼手中拯救出来(参太1222-29),又安置在天国里(参西113-14)。第三,“又医治各样的病症”,是说主耶稣在传道期间借着医病赶鬼,显明祂弥赛亚权能和祂对世上罪人的怜悯。第36节说:“祂看见这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这许多的人”,就是被耶稣看见的,当时到耶稣面前的,贫穷的,瞎眼的,有病的,被人厌弃的罪人,当主看到他们,就怜悯他们,这就充分说明:我们所信的耶稣是一位肯乐意怜悯罪人的救主。“看见这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与路1520的“动了慈心”是同一个意思。在此可见,我们的天父,是一位爱世上罪人的神,就差祂的儿子耶稣来救我们这些世上的罪人。
 
神是一位慈悲、怜悯的神(路178-79)。主耶稣把上帝的怜悯显明了(太936),主“就怜悯他们。”因着主的怜悯,罪人蒙救赎(提前115-16)。因着主耶稣的怜悯,我们这生来的外邦人得称为神的儿女。今天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都是蒙神怜悯、得救恩的人。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看到这些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的罪人时,就怜悯他们。而且主又把罪人的需要、负担,传递给他的门徒。第37节说,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要收的庄稼,就是指这许多的困苦流离者,指世上所有的罪人。做工的人,是指奉主差遣,引人归主的传福音的使者。主要门徒在祷告中领受负担,看见罪人的需要。所以,第38节主说:“你们要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在这里,我们看到,主的心意是要训练一批祷告的勇士,使用他们来完成天国的大业,怜悯世上的罪人,把他们带到基督里面而蒙恩得救。
 
二、看这些可怜的人
 
今天在这末世时代里,人心险恶,道德越来越败坏。人们为着钱财不择手段。而生活在极度贫穷地区的人们,也极想脱贫,所以产生了19951996的卖血热。采血者因此而获益,卖血者可以因此而脱贫。但是,可怕的后果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曾经卖血的人们都被染上了艾滋病。有的全家都成为艾滋病患者。这些可怜的人们,本来就极其贫穷,再加上灾病的蔓延,更是给这可怜贫瘠的地土雪上加霜,给这些可怜的人们以致命的打击。在重灾区的高发病区,村庄里的人每天都在减少,而野地里每天都添新坟。流浪可怜的孤儿到处可见,大部分中年人死的死,病的病,甚至有些村庄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片可怜悲惨的景象。往日村街小巷人们你来我往熙攘热闹,而今日冷冷清清,除了几只狂吠的狗外,根本就看不到几个人。荒凉的房屋门前长满了杂草荆棘,人去屋空,惨不忍睹。老人们在哭他们的儿女,病人们在哀鸣中挣扎,呼天唤地,自暴自弃,被亲人离弃,被世人远离。在孤单、病苦中寻找生的希望,在冥冥之中寻找神的拯救。我们暂时无法统计目前艾滋病人的准确数字,但当我们进到重灾区后才发现,不被政府统计的病人还有很多。不是只有几个村庄有艾滋病人,而是几个,几十个村庄。这些可怜的人们天天以泪洗面,在绝望中呻吟;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他们极需要关爱﹕不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是生命上的需要。他们需要上帝的救恩,耶稣的大爱。
 
“主耶稣看见,就怜悯他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太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这些需要可怜的人正是主的庄稼。要收的庄稼实在太多,做工的人也实在太少。每一位基督徒都应该起来,起来收祂的庄稼。当我们进到他们中间时,才发现有无数的病人还没有听见福音就死了。我们欠下了这些死人的福音的债,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天天以泪洗面。一看到那些受苦人,一想到他们,我们就流泪,而且天天为他们代祷,为这项事工祷告。求神赶快兴起更多向艾滋病人传福音的工人来。求神感动每一位神的儿女,都一同为着这项事工而献财献物。在神家里一个真正有福的人,就是一个能怜恤人的人。若全教会都起来关爱这些弱势全体,主的名因此就得荣耀,教会在地上也就能活出主的心意,让主的心得安慰。
 
三、一次传福音的经历
 
200732630日,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神家忠仆,倡导并举行了一次华东地区部分同工的联祷会。一百二十多位与会者是来自九个省三十二个地区的同工。会中,生命季刊的同工们分享了艾滋病人福音事工的需要和负担,圣灵感动与会的同工们回应了在弱势群体中传福音的呼召。神家众仆纷纷肃立、低头向主认罪,愿意奉献自己,为主摆上,进到艾滋病人中向他们传福音。因着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就成立了一个专门关爱弱势群体的小组,并当即作了相应的部署和计划。51417日,我们首次进到艾滋病区传福音。在此我们只简单的写一下这次传福音的经历,以便让众教会了解,盼今后会有更多的教会一同参与这项事工。
 
517,我们组成了一个8人的福音短宣队,由安徽的五个姊妹、南方的一个弟兄和山东的两个弟兄组成。我们预备了一些关爱物品:奶粉、葡萄糖、饼干和糖果之类的东西。17日清早,我们就乘车赶到75公里以外的一个偏远的乡村。途中,我们的车子在泥泞狭窄的乡村土路上艰难颠簸了二十多公里。一到村头,下车,我们就围在一起为这个村庄祷告,为这村里的病人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祷告完了,我们就发现有一位老人,年近八十,正在村头上看护自己麦田,因为麦子即将收割。我们说这位老人是上帝给我们派来的天使。起初我们不知,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这个村上的大队书记的父亲,在村中是一位德高望重、人人敬佩的老人。当我们向他介绍我们的来历时,他就给我们带路,向我们介绍村里病人的情况。这位老人后来也接受了耶稣基督为他自己的救主。
 
当我们在这老人的带领下进入村内时,我们的心实在很难过:看到村里的情形,仿佛又回到三十年以前贫穷落后的荒凉光景。我们进到村子里很长时间才碰到一个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推着一辆人力车,像是个精神失常的人在那里游逛。我们便走上前去向他传福音,但他却毫不理会,胡言乱语。我们想他为什么这个样子,带路的老人告诉我们,他本是一个很好的人,但由于他的四个儿子、媳妇都因艾滋病死了,所以他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们听到这里都很难过,更加同情她,便再一次给他讲耶稣的爱。老人又带我们到一个病人家里,这是一个五口人的家庭。这家的主人已经因艾滋病死去了,他的妻子也是艾滋病人,已经因病毒全身起泡;家中有两个上学的儿子,及两个年迈的老人。凄惨的情形使得我们传福音的姊妹们,不顾一切挽着这位病人的手,流着泪把耶稣基督的爱、上帝对罪人的怜悯讲给她听,使得这一颗可怜的心受震动,而接受了耶稣。然后我们又被带到另外一个家庭里。我们一看那房子就很担心,房子高不到两米,小小的土房四周全用木棍顶着,看样子如果把木棍拿掉,房子就会倒塌。屋子里尽是蜘蛛网,没有一样象样的家具。这是一个八口人的家庭,几年前这家主妇的前夫死于艾滋病,留下了四个孩子。后来她又找了一个丧偶的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这样,两家合成了一家。但是结婚后,这家的主妇被查出艾滋病,丈夫也成了艾滋病。两个人因此整天吵架。他们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从母腹感染,是HIV携带者。当我们向他们传福音后,他们也都信了。一个小时后,我们一看这么多的病人,就分头到各家各户去。我们又走进了一家,这家里只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进到家里后,看到满地都是一些药盒子、药瓶子之类的东西,简陋的房子只有两个土炕,两床破烂不堪的被子。我们就问小男孩“爸爸妈妈去哪里了?”回答说“他们都去打针了。”我们就向他传福音,小孩子很热切地相信了,并且我们又带领作了决志祷告。又给他福音小册子和一点钱,然后我们去到别的家了。当孩子的爸妈回来后又亲自找到我们,孩子的全家得救了。
 
我们又走到了一个家,这家的男人是艾滋病人,因这病而使得他的心灵扭曲,变得狂躁,自暴自弃,天天喝酒。我们见到他就向他传福音,但他很悖逆。我们真诚地向他传讲耶稣的爱,他听到了耶稣的名字,也看到我们对他的爱心,深深地受了感动。他抓住我的手,流泪说:“我现在信是不是晚了?耶稣还要我吗?”我回答说:“耶稣要你,耶稣爱你,耶稣正是为你的罪钉十字架舍命流血的,只要你认罪悔改,相信祂就必得救。”于是他就跟着我们做了决志祷告。
 
四、几个反思
 
在这里我还要提到两个人:一个是一位十几岁的孤儿,那是在一个礼拜以前的事(517日前一个礼拜),我们短宣队的姊妹到这个地区来时所遇到的。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没有任何认识的人,我们只有祷告神,求神带领。祷告完了,就看到有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向我们走来。我们就为这个小男孩祷告。等到孩子到跟前时,我们就拦住小男孩,刚开始他很害怕,我们就安慰他,向他说明来意,并向他传福音,小孩子就很乐意信了耶稣。这时我便给他一点钱。原来这个孩子是一个孤儿,爸妈都是死于艾滋病。当小孩拿着钱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一直哭个不停,哭得那么伤心,那么可怜,哭得那么让人难过……我们都忍不住地也哭,姊妹流泪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说:“孩子,我们都是你的妈妈,今天你信了耶稣,你放心,耶稣一定会爱你的。”我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啊!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样啊?在灾区何止这一个可怜的孤儿?谁来爱他们?谁来关心他们?经历了这件事情后,这十几天的时间,我们的心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在这里我要请每一位读这篇文章的人们多多深思一下。
 
第二个我要提到的人是一个没有听福音就死了的人。也就是那一次传福音的过程中,天色将晚,我们带领着一位艾滋病人姊妹信了耶稣。她告诉我们她的娘家哥哥也是艾滋病,她要我们去给她哥哥传福音。然而那地方离我们还有十几里的路,天色又晚,我们说,改一天我们再去给你哥哥传福音。可是几天后我们回到那里找到那位姊妹的哥哥家里时,他已经死了。我们去到那里之后,见到此情形难过得不得了。我们恨不得再摔开地狱的门把她哥哥带出来再给他传福音。这一件事让我们的良心不肯得安慰。在这些病人身上,我们欠下了多少福音的债?一想到这一件事,内心里总是有一种内疚感。亲爱的弟兄姊妹啊,主给教会的使命,就是向不信的人传福音。既然是教会,就是要传福音。在神的家里,千万不要成为一个耽留主救恩的人。
 
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到的,也是不提不可的,就是传什么福音的问题。当我们进到艾滋病区时,一提到信耶稣时,就有一大部分不信主的人说,我们这里也有信耶稣的,也有聚会。听到已经有人来传过耶稣,我们就很高兴。但后面的话简直气死人。他们说,这里的信主的人,仍然偷东西,偷了还说是主让他偷的,而且说是主赐给他的。有重生派的人传过“哭的福音”,灵恩的人向他们传过“圣灵充满说方言的福音”和“按手医治的福音”,但没有一个被医治好了,反而使他们跌倒。虽有福音传给他们,但是传错了,就会信错了。不但没有生命,反而拦阻了福音。真正的福音,乃是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引导人明白基督救赎的大能和主耶稣死而复活升天再来的基本真理。我们建议各地要开展这一项事工,首先要选拔一部分真理清楚,不受灵恩和成功神学影响的人传,一定要保证传的福音内容信息的正确。
 
五、写在最后的话
 
深入艾滋病区的观察了解,不但看到病人的可怜,而且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病而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报复心理。有些男人因病而自暴自弃,而变成一个狂躁的凶徒,专门到外面去抢、去闹,甚至公安部门都不敢管。有的女人因着病破罐子破摔,走出家门从事卖淫,来报复那些有钱人和有权有势的人。因着这些事情,使人担心的是将来在这个国家里将会出现更多的艾滋病人,而且会迅速的蔓延。病人们不但肉体受痛苦,心灵的压力和痛苦更大。有些病人们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躲避,到外面去打工,有些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用一些方法来躲避周围身边的人。一颗颗破碎的心灵,一个个失魂落魄的生命,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离散场景,无不让人触目惊心。
 
我们记得,在我们去到病区的那一天,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在我们所经过的另一个村口路旁,我们曾向他打听去这个村庄的路,告诉他说我们是教会来传福音的。他很热情地给我们指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后,他又亲自步行了三四里路找到我们。我们后来得知他也是艾滋病人,他妻子一年前死于艾滋病,自己又养着四个孩子,住在即将倒塌的茅屋里。我们就向他传福音,他就信了。他的病历和他妻子的死,都被当地政府部门否定,他们的一切补助,病人的待遇全都扣除不给,孩子的学费分文不少的全部缴纳。像他这样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细说。这样的事情可以反映出社会的不妥善之处,另一方面则看到有多少病人在等待福音,盼望着外面的人能给他们关爱。
 
我们深深的知道,病人需要医生,罪人需要救主。我们看到的只是许多灾区之中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如果一一详细考察,记下他们的光景,那就要写下一部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长篇了。今天我们不是专写艾滋病专辑资料,乃是透过实际的经历,向世界上所有的华人教会的众圣徒传递这个负担,诉说病人的心声,让大家一同来关爱这些可怜的人。
 
主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主又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这些要收的庄稼岂是田间的稻谷,麦田的麦穗?这乃是主耶稣要怜悯的属祂自己的人,是主的庄稼。这些需要关爱的人正是主的庄稼。这么多的艾滋病人,单凭我们几个人,几十个人能做得到吗?我们呼吁全教会一同速速的行动起来,用我们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支持这一项刻不容缓的事工。
 
 
小仆  中国大陆传道人。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