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参加中国福音大会感想
2015/7/17 9:26:35
读者:7263
■黄海波
生命季刊 第43期 2007年9月
 
 
编者按﹕许多家庭一起参加中国福音大会,每一个成员都蒙受到神的祝福,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本文及下一篇“与主耶稣同行”,出自父女二人的手。其中所记述的属灵经历与在真理上的得着,想必也是许多弟兄姊妹所期待的。我们也将黄弟兄的一篇大会听道笔记附在后面,供读者参考。李定武牧师、于宏洁弟兄看了笔记后,对他们所讲部分作了认真的补充,使得“讲者”和“听者”借着这篇笔记的发表,又有了一次宝贵的交流。
 
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事实
 
起初听到2006福音大会要在芝加哥举行时,我就决定一个人去参加。但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祷告和不断向神寻求祂的旨意,神将全家人一起参加这次大会的心意和感动,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感谢神,在这次大会上,让我们一家人从不同的角度再次领受到圣灵的充满,更新了与神的关系,坚定了跟随主走十字架道路的心志。感谢神,祂赐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
 
下面就这次会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弟兄姊妹做一些分享。
 
保罗在加拉太书220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罗马书66也提到﹕“我们的旧人和主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旧人”就是还没有成为基督徒以前,由罪控制的老我。加拉太书524节进一步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这里所说的“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意思是已经完成了,表示一个过去的动作。
 
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就是在基督的死与复活上与主连结。主的钉死与复活这不仅发生在二千年前,绝不仅仅是已过的历史而已。这些事件,一如当年基督徒与基督的死与复活有密切关联一样,今天与我们仍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已经是既成的事实,这也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信徒身上。我们已经与主耶稣同钉在十字架上,同死、同复活了。钉死在十字架上已经是百分之一百地死了。认识这种死是要我们因着神的圣灵光照赐给我们信心来接受这个事实。让我们灵眼看见我们自己的老我已死、已葬,没有任何活的气息。我们的罪债已经被主耶稣的宝血完全清偿了。我们所做的一切过犯不义主已经用宝血对付了。只有与主“同钉”,才开启了我们的灵眼。真正明白在十字架上是已经死了,不是要靠我们刻意去追求这种死。只要认清自己完完全全的死了,主已经赐给我们的复活大能,复活的喜乐就充满我们新的生命中。我们客观上已经得胜,主观上我们要用信心来接受这个得胜的事实。信心就是连接在圣经启示出的明确的客观事实和我们在生命历程中主观经历之间的桥梁。
 
但当我们自己没有完全认清这一点时,我们只看到我们的罪性导致我们的死,没有看到完全死后,复活生命的大能。撒但魔鬼一方面让我们看不到我们已死的事实,以为我们的死是需要过程,一点一点地死去,这就导致很多信徒用半死不活的自己的能力上来为耶和华大发热心,人仍用天然本性在建造草木禾秸没有基础的东西。一逼迫、一遇苦,就没有了支持,没有了力量来源,因为很快就回到半死不活的自己身上。仇敌借此蒙蔽、欺骗、攻击我们,我们就被任其宰割,以致无力、软弱,还美其名在背十字架受苦。魔鬼也借此用我们没有完全接受已死的事实,诱惑我们去追求次等,追求个人恩赐,追求个人经历,追求个人的权利,追求个人的享受,追求个人的成功,追求无数世上的风景,它让我们的视线远离了我们已死的事实,远离十字架和主耶稣在其上为我们的罪而死的事实,让我们不明白主耶稣赐给我们的复活大能,才是过一个得胜的生命的把握和确据。这样,我们活不出神的样式,活不出得胜的生命,而活出来的只能是出于自己的软弱,挣扎,内疚和苦不堪言。这些将来都是要被神焚烧的。
 
现在可以想象一下,若一个没有认清自己已死的事实和神赐给复活生命的人,会活出什么样的生命样式呢?一个已死了,但自己认识不到已死的假活人,那只能是死不死、活不活的难受。很自然,地上的放不下,天上的又拿不起来,依然是在如保罗所说的“立志为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苦痛、挣扎之中。这种苦痛、挣扎是出于自己的半死不活,这不能叫为主受苦,也不是为主而活,更无法得神的赏赐。在这种境况之中,自以为是强点的,往往成为跌倒的地方;自以为站立得稳的地方,往往成为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完全摆脱这些,就必须再次回到“同钉”的事实上。罪性让我们行不出我们的内在美善,我们自己靠自身无法摆脱罪行的纠缠。靠着大能的神,我们在祂面前宣告我们必定战胜那源自遗传而来的罪性和属肉体的本性。“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做成”(罗马书421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316),神为了使我们从罪与死中完全释放得救,准备了祂的独生爱子和十字架。祂的宝血洗净了所有我们的不义。我们与主一同复活,就是新造的人,完完全全从根本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只不过是用信心来认清百分之百复活在主里的这一事实,而后神要在我们身上显现出生命的结果。
 
我们要在与神同在、与神同行的甘甜中,求神除去那些我们还没有认清的罪及其阴影,用信心把自己交给神。不要以任何借口为自己找理由,不要降低标准,给魔鬼和肉体留下地步。“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罗马书6:2)人在自己的私欲面前失败,都是因为没有百分之百把自己完全交给神,越靠自己与私欲争战,越失败。只有靠着圣灵的帮助逃出来,切断来往(即用信心认识清楚“钉死”的事实)。“随从圣灵而行,不随从肉体。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主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成就了大事、小事,只要我们凭信心去做,去接受即可。圣灵是主动行事,我们越顺从祂,生命越充满喜乐平安和爱的温暖。为了我们得到这一切,我们所有的行事为人,生命琐事都需要跟从圣灵的引导。神不悦纳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善事,没有恩赐,而是没有与复活大能的主这个源头相连结。
 
要做到这一切,神要我们自己做出决定,立志、定意每天来到主面前。在读经祷告灵修中得灵里的食物,让神自己成为我们一生的吸引,在圣灵引导下,以信心仰望我们复活的主,让祂的大能彰显在我们的生命中。以致我们最深处的渴望,就是去爱神、与神相交,荣耀主和讨主喜悦,正如耶稣爱天父,讨天父的喜悦一样。我们就是要靠着与耶稣的死与复活连结,才能活出基督徒的生命。记得一首诗歌中唱到﹕“当我在深谷迷失时,祂领我走正义路。我知道我的救赎者活着祂是永活的主。当我在旷野孤独时,祂伴我作我的灯。我知道我的救赎者永远活着我心不再忧虑。我要在每一个日夜中领受祂的丰盛之爱。我知道我的救赎者永远活着,我灵不再沉睡。”
 
附录:
 
福音大会专题笔记﹕如何牧养教会?
 
2006年芝加哥福音大会于1229下午举行专题讨论会。我选择参加了由李秀全、李定武、于宏洁三位牧师主持的问题解答﹕“如何牧养教会?”在这段时间里,三位牧师就这一主题回答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感谢神,虽然由于专题时间的限制,很多问题没能展开谈,很遗憾,但他们还是就教会牧养中的生命成长、工作原则和如何应对牧养中出现的问题等谈了他们的切身体会。本文是根据三个牧师对不同问题的回答的现场笔记整理而成,所以会有上下连接很突然的感觉。
 
李秀全牧师在这次福音大会中所讲的主题信息是“生命是我的讲章,生活是我的讲台”。他以此生动地说明十字架的事奉是生命摆上的事奉。在大会信息中他不断谆谆勉励弟兄姊妹倚靠十字架的大能来一辈子忠心为主而活。
 
在这个专题里,他以自己的经历讲到一个人若要全时间服事神就要先经历破碎、塑造、装备,才可合乎主用。“生命是我的讲章,生活是我的讲台。”也就是说,讲台事奉就是把生活翻译出来,不要单单讲道还要行道。他一生事奉四十多年,在不同事奉岗位转换。但是,主的仆人在任何一个位置转换中,他强调要做三件事:(1)明确主真正要我做什么?(2)原来的工作是否有人替代?若是神的旨意要你离开,相信“耶和华以勒”会为那间教会或机构有预备。(3)神赐的话成为心中的纯正和手中的巧妙。“他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诗篇7872
 
一个牧者的事奉会经过三个阶段:蜜月期,适应期和恩爱期。牧会的方式在不同的牧者有不同,但喂养和牧养中,有一些核心的事情是一样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牧者与神的关系中那颗爱主的心。“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512)第二项就是按时给羊分配营养物。一个教会通常有两种分配不均情况出现:营养不良出现饥饿和营养过剩出现消化不良。这都会妨碍教会健康成长。
 
师母在牧者事奉的配搭上非常重要。所以神学院应该开设一门师母学(Shimuology),来教导师母在牧养教会中的角色。他也指出北美的华人教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交棒,代代相传。不同的生活生长背景,教牧不应在中间找“异”(大陆、台湾、香港或知识分子与福建偷渡的弟兄姐妹们之间的次文化的“异”),而是应该找“同”(主耶稣的生命)。他说:若时光能倒流,让他重新选择的话,他会从神的话语上好好扎根。任何事物都会改变,但神的话永不改变。
 
李定武牧师一开始引用加尔文对牧者牧会的警告。加尔文为了帮助牧者,归纳出彼得前书51-4节的精意,他说:“一般牧者常犯的恶行有三:懒散、图利之心和贪求权柄。”从彼得劝勉的经文中,我们学到三方面如何牧养教会的宝贵教训,可以避免以上的过错。
 
以活泼的灵命带领会众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按彼得的答案就是以活泼的灵命去带领。如此我们的事奉就不会出于“勉强”,才能克服懒散的恶习,以勤快专一的心去服事会众。要有活泼的灵命,就必须培养成熟的灵性,操练受苦的心志,以及默想来世荣耀的盼望。苏格兰邓迪市领导教会复兴的马钦尼牧师(R.M. McCheyne)说:“我们会众最大的需要是我个人的圣洁。”
 
以尽责的态度牧养会众
 
其次作牧者的要以尽责的态度牧养会众,至少在两方面要注意:
 
第一, 尽责喂养神的羊——作妈妈。彼得说:“务要牧养……神的群羊。”(彼前5:2)此处所用的字“牧养”与主耶稣要求彼得“牧养我的羊”(21:16)相同,即“喂养”之意。牧人亲手养育,好比妈妈将奶放在怀中婴孩的口中喂养一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彼得三次回应,表明爱主后,主叫他照顾“我的羊”或“我的小羊”。这些羊是谁的?不是牧师的,也不是长老的,乃是基督的羊。注意,这是神的羊,不是你的羊!但是很可惜,教会中许多的争执,甚至分裂,往往是神的羊被当作个人的产业,变成争权夺利的工具。
 
第二,尽责保护神的小羊──作好牧人,不是雇工。彼得说:务要牧养神的群羊;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乐意。 (彼前5:2)“牧养”的另一个意思是“护理”。牧者有保护神的羊的责任。牧者不应当像“雇工”一般的贪财,却应当像主一般,乐意为羊舍命,尽责保护神的羊。这是克服牧者图利之心的最佳途径。
 
以柔和的爱心服事会众
 
彼得在54节用了两个字总结基督徒的事奉:牧长和冠冕。“牧长”是我们事奉的动机、榜样与奖赏。牧长要求每位牧者用祂的方式去服事祂的羊,也就是以柔和的爱心服事会众。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这样我们肯定就不会犯加尔文说的第三种恶行,就是贪求权柄,“辖制”人。
 
第一,用牧长的方式服事会众──像褓姆的柔和。“牧长”的第一个意思是主任牧者。基督委托你我这些小牧者来照管祂的羊(彼前5:3)。牧者是“神的工具”,受神的委托来牧养神的群羊,所以他要像一名“褓姆”,服事会众。
 
第二,以回应牧长之爱的心态服事会众。“牧长”的第二个意思指大牧人。主耶稣是牧者们的牧者。彼得写这几节经文时,一定想到主复活后在海边向他及其他门徒显现的那幅情景。主曾委托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和“你喂养我的羊”(21:15-17)
 
我们如何回报主对我们的大爱呢?就是用爱“牧长”的心态来服事会众。让我们以活泼的灵命来带领会众,以尽责的态度牧养会众,和以柔和的爱心服事会众。天上就必有一个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等着我们。
 
于宏洁弟兄指出现今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对牧者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一是好的牧人:要有爱心,要懂得关心体贴人,要会安慰、鼓励人。二是好的传道人:要将神的真理传讲的清楚、生动、吸引人,还要深入有内容,能让接受者的生命和灵命得着造就和改变。三是好的领袖:要能够有效的组织管理团队,带领弟兄姐妹在神的同在和喜悦中一起来遵行神的旨意,实现神的托付。
 
牧者也是人,他们的能力有限,加上服事的艰巨与世代的险恶,特别需要学会谦卑依靠神,并且凭信支取属天的能力。他强调,一个牧者在牧会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一、保持单纯(PURITY):一个人走上全时间服事神的路以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能在神面前不失去单纯的心。无论个人或教会追求和事奉的中心与内容都必须是主耶稣基督自已——“唯有耶稣,永是耶稣”(Jesus Only, Jesus Ever)。二、保持正确的优先次序(PRIORITY):传道人最大的优先次序永远是与神的关系。无论多忙,于弟兄每天早上都有一段不让人打搅,单独与神亲近、交通的时间,这一段高品质与活水源头相连接的时间对每一位传道人都非常重要。一个不持续成长的牧者,事奉的能力必然会枯竭,所以一定要看重与神的关系。信心不应该只是个过去的经验,也不该只是对未来的一种理想,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对神的态度。信心是生命,是新鲜的,是活泼的,是每一个的现在和每一个的“今天”都该有的。当每一个的现在、每一个的今天都活在更新的信心及和主活泼的连结里,我们才可能摆上积极而有效的事奉,且有份于基督里那一切测不透的丰富。三、保持热诚 (PASSION) 有些牧者在长期忙碌、失望或是被伤害之下,会慢慢失去火热的心志和能力。所以求神让牧者一直保有对主、对弟兄姐妹、和对异象的热诚,满带使命地去事奉主。牧者除了教会的事奉以外,也需要安排好时间来陪伴配偶、孩子和家人。
 
于弟兄还指出:北美的弟兄姐妹们信主信的快,成长的慢,流失的也快。这主要是对他们的栽培和装备不足。很多信徒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改变,缺少主观的体验,也缺少十字架深入的经历,再加上缺少榜样,因而较难活出基督徒该有的丰盛生命与自由。
 
 
黄海波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加拿大;在百瑞市华人基督团契(BCCF)和百瑞宣道会(BAC)参加聚会和事奉。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