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
2015/7/17 10:37:39
读者:8603
■多力
生命季刊 第43期 2007年9月
 
 
“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太1627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责。”(帖前523
 
“要守这命令,毫无玷污,无可指责,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提前614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责,安然见主。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彼后31415
 
耶稣基督再临,是地上全教会的盼望,是基要信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凡已经蒙恩得救的信徒,都觉得自己确实坚信这个富有应许的信息。然而,是否所有持有这些盼望的人都想过,我们该是带着怎样的光景与态度去迎见主呢?
 
如果我们详细地查考圣经,便可以看出神的真理与旨意永恒不变。从主耶稣以至众使徒先知,每逢提到主耶稣再临这个重大信息时,都着重提醒并勉励我们﹕必须遵道、自洁、儆醒,预备在主耶稣基督显现时,得以安然见主。
 
主耶稣在地上传道时,也曾一再地提到这个信息,在马太福音1627节,主又特别严肃地指出﹕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主在这里明明地指出,就是在历代圣徒所向往的人子在荣耀里降临的那美好时候,祂首先要作的事是“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这明显地意味着,祂来时先要审判,来甄别祂的子民。“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417)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施行奖惩。
 
然而我们首先必须理解,主在这一段中所说的“行为”一词,究竟是什么含义,它的实质是什么。关于这个答案,让我们回到主自己的话中去寻找。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4-26
 
这段经文,是主亲自教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所以圣灵感动四福音作者执笔时,无不着重提到这个真理。而约翰福音,更以麦子的死与再生结实,来形象地说明这“生命之道”的意义。大多数信徒,对这段经文都相当熟悉,也懂得这是主指示我们,必须舍己,通过与主同行十架道路,治死魂生命,从而使基督的生命从我们里面流出来。然而接下去,主说出的却是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在上文,主明明是在讲述一个生命之道的真理,好象并没有涉及什么“行为”的内容,而作为本段承接的27节,竟是主再临时祂要按“行为”施报的警语,这突然的转折,似乎有些令人费解。
 
我们都知道这段经文(24-26)——舍己负架,是关乎生命与救恩的中心要道。讲台上常以这段经文作为专题信息来传讲,然而“生命之道”并非仅是一个理论、一个道理而已,生命还须有它的实体来彰显。正如约翰福音15章里,主所说的葡萄树的比喻那样,树枝的生命力如何,要看它是否结果子。生命的生长有它一定的规律,葡萄树枝的生长要靠树本身的生命的供应,所以枝必须紧连于树,不能脱离。另外,主说树枝还要经过修剪,才能多结果子。照样,基督徒的生命,亦必须紧连于基督,经过十架的陶造与修理,而后才能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198)。这个义,即圣徒的义行。主在马太福音1627节中所说的“行为”,正是根据前文24-26节的由死亡得生命,由十架得荣耀的属灵的生命规律结出的“义果”。主在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祂所要求于圣徒的“行为”是什么。
 
人类的旧生命,在亚当里全然败坏了,神看这个生命里面没有良善(罗78),从这个生命之私欲里行出来的种种罪恶,自不待言。纵然从这生命行出来的义,在神看来也无非如同“污秽的衣服”(赛646),因为它的源头不对。出于这个源头的“行为”,不管是好是坏,它的共性是以“己”为中心的,也是与神为敌的。即或在教会的事奉中,如果不是基督作头,不受圣灵管理,里面充满了人意,这样的事奉,不管从外面看是怎样的火热、兴旺,也不能蒙神的喜悦!如要蒙神喜悦,首先要治死“己”生命。这,唯有基督的十架能完成—“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
 
马太福音1624-26节的经文告诉我们,主所要的也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善行,必须是通过与主同行十架窄路治死旧生命,才能让基督的生命透过我们彰显出来。而这个“舍己负架”,不仅是一个道理,乃是一个行为,而这个行为,不是静止的,是应从蒙恩的起点开始,直到恩程的终结为止。坚持不懈的行为过程,正是生命的彰显——生命的见证——生命的果实!今天的教会中,尽管有人重视并传扬这个信息,但往往也流于理论与空洞;还有人把生命与行为分离,甚至对立起来看待。是的,我们必须与主同行,经过十架的陶造,才能活出主的生命来。这些真理虽然早已被人们所熟悉,但是,真理不是作为知识来装饰头脑的,“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爱,是神的属性,因为“神就是爱”,爱是律法的总纲,是神的命令(十架的呼召,就是爱的呼召)。命令不仅是听的,而且必须是听而遵行的。
 
有一位老姐妹,她对舍己负架的道理很熟悉,甚至很会讲,看来她很爱主,也爱祷告。但她按她所领受的所谓真理知识,她认为﹕“肉体归肉体,生命归生命,我们所有的软弱与罪恶,包括以往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主在十架一次都解决了。”因此,当她发脾气的时候,常是无所忌惮。有一次,甚至通宵达旦的用世人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一位亲属,也是弟兄。对此,我们不能不希奇,因为这不是一时受试探的冲击,偶一不慎,未加思索,脱口而出的失败,而是在那样漫长的夜以达旦的时间过程中,她里面的灵能不拦阻责备?但可悲的是,她的舌头竟然完全地顺从了肉体中的那个犯罪的律!
 
真理不是死的字句,空的理论。纵然是生命的道理,若仅在头脑中理解、储存,不在生命里消化、吸收,体现于生活,也不过成了死的字句,死的知识,求神怜悯我们!
 
但愿“真理的圣灵”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真理不但是可以领会、可以理解的,真理是必须“进入”的——经历的——见证的!
 
有位肢体,当他软弱受试探时,他越讲理由,越觉得不能饶恕某某人,但里面的人(灵生命)却起来反抗,他在两个律之间挣扎得甚苦。他来到神面前祷告,圣灵以柔和清晰的声音,在他里面说﹕“今天你既是神的儿女,你先要把与神的关系摆正,不是某某人对不对的问题,是你在神面前对不对的问题!”主的话来了﹕“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主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得他看见自己的亏欠、悖逆、丑陋,他发现自己就是那个蒙了主人大大恩免,却掐住别人的喉咙讨债的恶仆!当他在神前谦卑认罪的时候,他觉得有一种力量,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他的,乃是神的力量释放了他,使他能感到不费力地饶恕并爱着他所恨的人。啊!何等奇妙的救恩之能力!主呼唤着一切愿与祂同登宝座同享荣耀的儿女,今日在地上必须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跟随祂的脚踪行。使徒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然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责,安然见主,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彼后314-15
 
每一个蒙恩的信徒,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与盼望,就是﹕“主要在荣耀中再临,那时我们都要见祂!”但是持有这些盼望的信徒,是否都能“安然见主”,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徒彼得的这段话,就是提醒我们,这些盼望神的应许与永世福分的人,不要忽略了与此共存并重的切身问题——“安然见主”。他说要安然见主,“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责”。这里所说的“自己”,当然就是众圣徒每个人的各个自身,这是没有人能代替,也没有人能例外的。这意味着人人都当争取做到没有玷污,无可指责。果真如此,便是完全人。啊!这个指标是否太高了?看来似乎高不可攀,然而这并不是彼得个人的指标,而是神向来一贯不变的原则。神的话,在经上多处如此的指示我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当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一32-3“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责。”(帖前523)尽管哥林多教会的光景是那样的软弱可怜,然而神并不因此在原则上有一点迁就。祂借着祂的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的末了,仍然向他们提出了要作“完全人”的要求(林后139-11)。因此,我们敢说,如果今生一直地顺从肉体的私欲,与罪恶妥协,或悖逆又消灭圣灵的感动,常使圣灵担忧的信徒,若一直不悔改,带着这种光景去见主,那时甭想“安然”!为此,神藉使徒彼得,又提供了一个恒守真道并进入完全的秘诀。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这里所提到的“得救”,并非指这初步救恩的那“因信称义”,乃是意味着“全备福音”所具有的“全部的救恩”。那些已经因信称义的人,就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借着与主同行“长久忍耐”(舍己负架)之路,“进到完全的地步”(来61)。“我主长久忍耐”,不应错解为“主长久的忍耐我们”,乃是“为长子为先锋的耶稣”,要率领众子进入荣耀的必经之路,是那“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以这个由死得生,由辱得荣的生命定律,为我们所开拓的完美的救恩之路——“所以耶稣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来131213)。“忍耐”是针对十字架而言的,“我主的长久忍耐”,更说明着漫长的十字架道路所需要的忍耐,是长久的!必须坚持到路终为止。“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来1036)主说﹕“忍耐到底的,就必得救。”非拉铁非的教会之所以受到主的称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他们遵守了祂的“忍耐之道”(十架之道)。
 
以主那样的长久忍耐,就是说要跟随祂,就必须跟随到底。跟随祂什么?跟随祂“舍己”,因为我们的主是一直舍己的,祂“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自甘降卑,直降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且死在十字架上。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这一切,都是因着基督的舍己而赢得的胜利,将荣耀归给神(参腓26~11)。所以,只有祂才是舍己的唯一的榜样,只有祂才配发出舍己的呼召。
 
“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祂。”(启144
 
凡如此响应祂呼召的,才能列入得胜者的行列。
 
关于跟从主的问题,曾有人把马太福音1624-26节之类的信息,及启示录14章这类的经文,都理解为圣徒的殉道。他们认为,启示录14章里“十四万四千”的数目,是殉道的数目,由此便得出﹕殉道者即得胜者,得胜必须殉道的谬论。我们承认,殉道者是得胜的,但在经上神的话语中,却找不到得胜者必须殉道的依据(参约2118-23)。一个真正奉献自己,走十架道路的圣徒,是从来不拣选自己命运的,我们的本份只有顺服那安排我们命运的主。求神给我们一个纯洁的心,谦卑的灵,安静在主前,求真理的灵,开通我们里面的耳朵,只管跟随羔羊的脚踪去。
 
“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祂”,乃是得胜的圣徒,响应了主的呼召﹕“若有人要跟随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以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靠着主的大能大力,坚持不懈地走完了主带领他们所走的舍己负架之路,直到十架把他们造就到没有玷污、没有瑕疵、无可指责的程度。如此,不但得以“安然见主”,并且还要得到主的称许﹕“他们是没有瑕疵的!”(启145)这是何等崇高的评价!这个评价是由圣灵肯定并记录在经上的!这是蒙恩者经过十架的雕琢,死去魂生命之后,由基督自己的生命彰显的见证!体现了神完美的计划,全备的救恩。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是那些响应主的呼召,与主同行,经由十架窄路进入荣耀的得胜者!阿们!
 
 
多力   中国大陆基督徒。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