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9z7kG1pOv6MWumxh3bM48zoqfsuBd6YvU1ibQy4MkyZ6mUkOyicicibHL4HrogbFI0OCPxkOKFpaZlh2tNLBey2aA.jpg)
钱财与忧虑
马太福音系列文章
文 | 何春勋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
马太福音 6:19-34
耶稣登山宝训的第四部分跟人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关联,每天会影响我们的,第一是跟金钱有关,第二就是忧虑。基本上人都要劳力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支付生活所需。那么基督徒对于金钱的认知和心态跟别人有何不同呢?
圣经很多地方都说拥有财产或变得富裕是神的祝福,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每个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一个人拥有正当的财富不论是多或少都来自造物主,应当看作是神的祝福。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应该惜福感恩。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马太福音6:19-21)
耶稣强调这些人积攒财宝并没有错,但耶稣说他们把财宝藏起来,不让财宝发挥应有的功用,反而让有用的财宝逐渐失去价值,甚至消失了。他们把这些积攒的财宝藏在一个地方不动,被虫子咬表示他没有去好好经营管理;锈坏表示财宝已经埋藏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些已经损坏失去了价值;有贼挖窟窿来偷,表示他们以为藏得很隐密安全,其实这些财宝随时就会失去。
马太福音25章耶稣在天国的比喻中,说过主人分别给三个仆人五千两、二千两和一千两银子,头两位都去好好地管理经营,他们没有藏起来,分别赚回五千两、二千两,都为主人积攒了财宝,他们被主人称赞为忠心良善的仆人,可以进到天国,与主同在。而那一千两的仆人为了自己不担风险,就把银子藏在土里,毫无作为,被主人责备为又懒又恶,他不但失去那一千两,而且要被丢弃在外面黑暗中。
耶稣要求基督徒对于钱财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那就是我们所拥有的钱财,不论是多是少,原本不属于我们,乃是天父托给我们管理的。所以我们并不是有钱的财主或是贫困的穷户,我们都是管家,是替神管理经营祂所交托我们的。
耶稣的意思是如果积攒财宝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没有向神感恩惜福的心,也不在乎自己的社会责任,就算拥有庞大的财富,整个人的心盯在属地的财宝上,到最后一文钱都带不走。在提摩太前书第六章17-19有一段话非常清楚,保罗劝勉提摩太说:
“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心思高傲,也不要寄望于无定的钱财,只要寄望于那将百物丰富供给我们享受的神;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善事上富足,甘心分授,乐意与人同享,为着将来,替自己积存美好的根基作宝藏,叫他们持定那真实的生命。”
富足的人要有谦卑愿意的心去行善关心别人,将自己生活所余,施舍给有需要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善事上富足,甘心乐意与人同享。这也就是耶稣所说的要积蓄财宝在天上。
那么是不是只有施舍捐助才是积财宝在天上呢?捐得多天上的财宝就多吗?如果这样,那么有钱的人不就占优势了吗?这样还公平吗?
天父不是看你奉献施舍拿出去多少,祂要看你的内心,你的心是盯在地上还是专注在天上。当你行善,当你施舍的时候,你的动机是什么。耶稣说有一个寡妇奉献了她养生的两个小钱,这对许多的人来讲根本不算什么。但在神的眼中,寡妇的奉献就是积攒在天上极大的财宝,是不会朽坏,不会消失的。
金钱财宝的诱惑影响力非常大,耶稣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这句话其实是中性的。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把珠宝存在银行保管箱,把钱拿去做生意投资,我们的心肯定会挂记着,会担心甚至伤心。但如果愿意让财富发挥功能,除了自己得到富足平安之外,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因为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7)。那样的心所挂记的乃是属天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心和关心。
耶稣提到天上永存的真财宝和地上短暂存在的金钱财富,有很大的差别,道理很容易懂,但我们却常常弄不清楚,做不出正确的选择。耶稣在这里说了一段话:“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22-23A)
耶稣不是在讲财宝吗?怎么突然转到眼睛上去了呢?这其实是有关系的。瞭亮的意思是眼睛对焦准确,看得一清二楚。昏花是说视力模糊,把一个东西看成二样。耶稣在这里教导我们:眼睛是心灵之窗,心灵深处究竟是一片光明透彻,还是一团幽暗模糊,全在乎我们的眼睛怎么去看东西。
怎么样你才能清楚看见神呢?就是当你把对钱财的专注力转移到对神的时候,你眼睛的焦距对准神,不对准钱财,你的眼睛就瞭亮了,你的心灵就一片光明。这话很容易听但不容易懂,因为耶稣说的眼睛,也同时指人心里的眼睛。
如果现在你眼睛的焦距对准钱财呢?有句话叫做见钱眼开,就是看到钱财就眼睛一亮。不过,耶稣说眼睛里都是钱财,可能你的心眼就昏花了。耶稣说:你心里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啊!(23b)祂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里头的光就是指人的心眼。当物质金钱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心,那就是一片黑暗,因为神不在我们的心里。
耶稣讲过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盈,他考虑要把旧的仓房拆掉重盖一座更宽更大的,叫自己无后顾之忧,他满心高兴地对自己说:我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一生享用不尽,可以高枕无忧,尽情吃喝玩乐了。但是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今夜你要死了,你所预备的,要归给谁呢?耶稣提醒我们: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耶稣提醒我们不要让钱财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黑暗垄罩我们,我们就看不见神,更不可能事奉神。耶稣说: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6:24)
玛门就代表金钱,玛门在亚兰文的原意是“所信靠之物”。基督徒不能把神和金钱同时作为我们所信靠的,不能脚踏两条船。因为信靠神的人,乃是把自己的生活、前途和安全都放在神的手中,由神来供应、引导和保护。事奉玛门的人被钱财捆绑,舍不得放不开。那位少年的官听耶稣叫他把财富分给穷人,来跟从主,便忧忧愁愁地离去。因为他还没有放下。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提摩太后书第三章举出二十种末世的败坏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贪爱钱财。保罗说:
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里,落在罗网中和许多无知和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开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
谁没有难处呢?
/ic9z7kG1pOv7lZ6SYib7ialWnhW3iblGRKZCh2hrbL543ibWAM42Cfm4s2hF8Gmp9U95SibtKiclcRvHiaH2gESJBsibmqw.jpg)
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
马太福音6:19-34
耶稣说影响人生活的另外一项就是忧虑。忧虑这个字在这一段教导中出现了七次。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马太福音6:25-27)
/ic9z7kG1pOv7lZ6SYib7ialWnhW3iblGRKZCX3akNcelia8OJumCvf0pCT4osXeT0vuaibMXshvFiavQJzBoiclUXMgoJA.jpg)
耶稣用了两个比较,生命对比食物,身体对比衣服。神当然看重人的生命和身体,因为那是神所创造的。至于食物和衣服是后来提供给人用的。耶稣说人不需要为了每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而忧虑。对于吃喝,祂先用飞鸟来作例子。现在无数的小鸟停在电线上,空中很多的候鸟往南飞,饿了渴了就在地上找东西吃。它们不像人要工作赚钱耕种存粮,它们居无定所,但它们都是神所造的,吃喝都是在神所预备的环境里面,神所供应的没有缺乏,它们也不会为能活多久而忧虑,因为神养活它们。人是有灵的活人,是在被造的万物中神看为最美好的。
/ic9z7kG1pOv7lZ6SYib7ialWnhW3iblGRKZCF8b1k0UdpXYzicCXB1gAhdCvEKmTQobhgM3jPFYAPsa2EKHybSWVIcw.jpg)
那么耶稣要讲什么?重点就在最后一句,耶稣说人在饮食上忧虑,担心生病,害怕死亡,这是难免的,但是那样的忧虑有用吗?很多人都想延长寿命。但人的生命是神所赐的,人的寿命年日都被神所限定。正如耶稣教训我们的,有谁能够用忧虑使寿命增长呢?就算是一个小时也办不到。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28-30)
/ic9z7kG1pOv7lZ6SYib7ialWnhW3iblGRKZCYFbvfn8pswLbL5KRqK0T3vMibhIvR1Kqv82e2GwRmSHwNejd3PIx71A.jpg)
/ic9z7kG1pOv7lZ6SYib7ialWnhW3iblGRKZCUF2CmdyicejLeuscics7ZHg34mOmxYWRTB8QThmygNs8IqyABPbzjJoA.jpg)
第二个例子耶稣用地里的百合花和野草来讲关于穿衣服的忧虑。除了人和动物,植物也是一样受到神的祝福和保守。虽然花草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是神创造了他们,花草不需要忧虑他们必需做什么工来装饰自己,神就是这样给了他们天然美丽的外表,那是无价的,连所罗门王那样的富贵荣华,织造出再美丽高贵的衣服也无法赶上野地里的一朵百合花。这个道理谁会不明白呢,但耶稣的重点是在那小信的人,没有信心的人,那些对神没有信心的人,那些不信神的人。耶稣说: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31-33)
外邦人就是指不信神的人,他们不是神的儿女,他们追求的就是这地上的东西,吃喝享乐。但是信神的人,是神的儿女,就算是信心微小,也不需要定睛在世俗物质上,因为天父一定会爱护照顾我们,供应我们的需要。我们有什么能瞒过天父的眼睛呢?祂在暗中查看,知道我们的善行,会报答我们;当然也知道我们每天的需要,必定会满足我们。
耶稣说跟不信神的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基督徒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的祷告中最先提到的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神的国降临,我们的义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也就是谦卑祈求神称我们为义。神要把一切的福分加给我们。
注意耶稣用“加给”这个字,意思是增加。前面耶稣说没人能给自己用忧虑增加一个小时的寿命,这里耶稣说因为我们的眼目没有定睛在玛门,而是定睛在神身上,我们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天父要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增加给我们。耶稣要我们明白,做神的好管家,积攒天上的真财宝,先求神的国神的义,一切地上的福分少不了我们的。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34)
这里讲到明天的忧虑,和一天的难处也就是今天的难处,有明天也有今天,但是没有提到昨天。为什么?因为昨天已经过去成为历史,昨天的忧虑也过去了,再怎么难你不是也过来了吗?
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明天不是在神的手中吗?忧虑难处每个人都难免,这是事实。但是当你愿意交托仰望,天父在暗中查看,祂完全知道你的心,知道你的需要,知道你的难处,怎么会不帮你呢?但是我们常常不能跳出这个忧虑的挣扎,我们的信心太小了,怎么办呢?保罗有一个亲身的经历,他在哥林多后书12章做见证说: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7-10)
保罗说他有一根刺跟着他,他知道那是撒但的攻击,昨天以前就有,今天还在,明天也不会消失,他很苦恼也祈求主的帮助,主给了他一句话,让他整个人翻转,不再忧虑。他说因着主基督的能力覆庇他,他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什么忧虑都变成了可喜乐的事。
谁没有难处呢?今天的难处今天就勇敢面对,明天的忧虑不必加在今天,看看小雀鸟,看看野地的花草,听听保罗的见证,再看看自己,求神赐给我们信心,求主的能力覆庇。
耶利米书29:11-13“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教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