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位居住在中国三座不同城市的老姐妹。她们至今仍都住在70年代的简易楼房里,靠着每月400-500元人民币的退休金,过着简朴清贫、却是感恩喜乐的生活。她们不顾年高和体力不及,把握一切的机会,传讲天国的福音。她们身在中国,却每天为全世界祷告,熟知世界各国城市的名称。她们的口号是﹕“抢救灵魂最要紧!”她们的一生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经历,却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见证着主的名,传扬着主的名。
一、田老姐妹——“了不起” 的平凡人
两年前经人介绍,我有幸在田老姐妹的家中认识了她。那年她79岁,拄着一副左拐,性情幽默开朗、豁达乐观。见到我们来她很高兴,拄着拐杖走来走去,张罗着沏茶倒水。这是一座70年代初盖的五层楼房的第二层小单元,房间比较灰暗,多年没有整修了。几件老式的旧家具,不知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但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田老姐妹和大家有说有笑,一会儿说句幽默话,一会儿开个小玩笑,逗得大家笑声不停。年近80岁的老人了,皮肤仍显白嫩,不见多少皱纹,真是一位“阳光灿烂”的老太太。老姐妹的腿不好,平时很少下楼出门,都是弟兄姐妹们来看她,买东西也需要别人帮忙。
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的见证。田姐妹这一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经历,却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见证和荣耀着主的名。
年轻时的田姐妹在一家工厂当工人。丈夫是大学毕业生,57年整风反右时,心直口快的小伙子向领导多提了几条意见,被打成了右派,开除了公职。田姐妹需要努力工作养家,又要照顾丈夫的情绪,生活很艰难。文革结束后,田姐妹的丈夫也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工作。可惜好日子没过两年,丈夫突然脑血栓,从此丧失了生活能力。这下可急坏了田姐妹,精神负担、体力负载、经济压力,加上丈夫的坏脾气,就像天塌下来一样,一起压向了田姐妹。我们常说,人在无望的时候,神的时间也就到了。正是在这个时候,福音传给了她,救恩临到了她,田姐妹信靠了耶稣。信主后的田姐妹知恩感恩,完全将自己交托给主,遇事向神祈求,神赐她力量,与她同在,照顾丈夫十几年,直至过世。
12年前的一天,田姐妹走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这时迎面过来一位小伙子,骑着一辆自行车,撞倒了对面而行的田姐妹。小伙子慌了手脚。靠过路人的帮忙,将田姐妹送进了医院。田姐妹左腿大跨骨折,自己一动不能动。这小伙子倒也是个好小伙儿,那些天里里外外跑个不停,水果补养品买了一堆,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尽心照顾着田姐妹。不过,小伙子心里非常的不安,一方面深感罪恶,对不起老田姐妹;另一方面心里嘀咕,这官司可怎么办?家里生活本来就不富裕,父母身体又不好,自己正准备结婚,这钱可哪里去整啊?田姐妹似乎看出了小伙子的心思,她安慰小伙子﹕“孩子啊!不要着急,大娘不怪你,你是无意的。你放心,大娘很快就会好。”医院里,田姐妹只住了三天,就坚决要求出院,为的是不让小伙子花费过多。开始医院不同意,后来在医生不负任何责任、后果自负的协议下离开了医院。田姐妹也没有打官司,私了了,却没有要小伙子一分钱。
这时,一些好心人和朋友都来劝田姐妹﹕“你不要太傻了,你既无儿女又无钱,找上门来的‘管’到老,你却拱手推辞。”小伙子的父母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小伙子立马要认田姐妹为干妈。田姐妹平和地对他说﹕“我是基督徒,在神的家里可不兴这个。”田姐妹将神的创造、基督的救恩和耶稣的爱,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讲给小伙子和他的父母听。小伙子和他父母的心被这一切融化了,也被十字架的救恩和大爱紧紧地抓住了,当场表示要信田姐妹的神。
田姐妹没有儿女。从此以后,小伙子就将田姐妹当成自己的母亲。12年过去了,田姐妹的事就是小伙子一家人的事。无论是田姐妹生病,还是其它什么事情,小伙子一家人都尽力帮助。田姐妹说﹕“我们现在走动得很近,他和太太视我为母亲,我这里的重活都是他们干。我呢?也有了个儿子和媳妇。小伙子一家人、包括他们双方的父母都信靠了耶稣、得到了救恩。”真是!这一撞,不仅田姐妹撞出个儿子和一家亲戚来,神的家也多了几位弟兄姐妹。
二、林老姐妹 — “了不起” 的传道人
林老姐妹,我只见过一次。与田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林老姐妹坚定、沉稳、理性、果断,眼神敏锐,头脑清晰,看问题一针见血,点道理一语道破,是一位拿得稳、镇得住,具有领袖气质的强干女人。我见到的几位老姐妹中,她应该算是最“了不起”的。
林老姐妹是一位乡村传道人的女儿,从小就信耶稣,1953年神学院毕业,一直是一位家庭教会的普通传道人。林姐妹的布道多为个人布道,讲道时会众也都是只有几十人。
那天,见到林老姐妹已经是近午时12点了,她刚下火车从外地赶来。进门先是一句“弟兄姐妹们好”,然后熟悉地走入一个房间,坐了下来。看来老林姐妹对这位主人的家并不陌生。吃过午饭,林老姐妹说她要休息片刻,然后和大家一起学习圣经。
大约20分钟过后,老林姐妹进来了,说感谢主!我现在可以了,咱们查经吧。那天所查的圣经内容是旧约中的一章和新约中的一节。原来这是林老姐妹他们教会,几十年如一日所坚持的一种查经方式。无论林老姐妹走到哪里,无论那天的情况有多么的特殊,他们的查经和查经的内容都是雷打不变。可能是因为新人刚刚聚在一起,大家对这种查经方式也不习惯,所以那天主要还是在听林老姐妹讲。也许是作了一辈子传道人,林老姐妹的讲道张口就来,挺有深度,圣经章节背的滚瓜烂熟,口才也好。她眼睛始终不离大家,即使是翻阅圣经,她也只是说哪篇哪章哪一节。她说我们翻,然后我们读,她自己背读。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她自己背读我们听。老林姐妹很强调圣经的学习和在真道上成长,她的讲道不虚华夸张,不哗众取宠,感觉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教导。林老姐妹的祷告也非常有力,声音不高,带着一股力量,激起人心中的感动。
查经结束后,一位姐妹对林老姐妹提起我的父母,说﹕“这位姐妹的父亲脑溢血偏瘫多年,靠她母亲一人照顾着,很不容易啊!”老林姐妹问我﹕“父母信耶稣吗?”,我答﹕“刚信不久,平时去不了教会,信心不是很好。”谁知,老林姐妹听后说﹕“走!咱们去看看”。我一听,赶紧抓起电话,禀告母亲大人。母亲却说﹕“怎么好意思麻烦这么大年岁的老人家来看我们,还是不要来了吧!”林老姐妹却坚定地说﹕“一定去!他们现在最需要福音,抢救灵魂最要紧!”无奈,我只好前头带路,打的回家。
说老林姐妹是神的全时间仆人,这没有错。打的路上的一刻钟,她也不放过。出租车上,我们让林老姐妹坐在前面司机的旁边。老太太刚一坐稳,车还没开动,就对着司机唱起歌来。这首歌我不熟悉,记得歌词大意是﹕人的一生为吃穿忙,为挣钱忙,忙了自己又为下代忙,可人的生命却不在自己手中,所以生命的选择最重要。老姐妹唱后司机说﹕“老太太你唱得真好!这词儿写的也好!写的实在、受听!”话题打开了,林老姐妹就向司机传起了福音,司机一路听得很认真。临下车时司机讲﹕“老太太你讲的真好,比三个代表讲得都好。我也要试试信你说的那位神。”就这样,福音的种子撒在了司机的心田中。“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将来“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约翰福音4﹕36-37)
进了父母家门,母亲一边招待一边说﹕“麻烦你们了,您这么大岁数还来看我们。”林老姐妹只是说﹕“听说你照顾病人不容易,我们是来作见证的。”然后,没有过多的客套话,坐下来就讲起了自己的见证。
“我从小就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是家庭幸福温暖。父亲是传道人,不常在家,母亲、奶奶将我们几个孩子带大。我43岁才结婚,45岁那年神赐给我一个女儿,中年得小女,心里只有高兴和感恩。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女儿27岁那年正在办理出国留学的时候,一次不知去办什么手续,路遇车祸,当场死亡。”林老姐妹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也许是回忆又勾起老人深深的伤痛。这时旁边的一位姐妹低声对我说﹕“你没有见过林老姐妹的女儿,长得可漂亮呢!高高的个子,精神得很呢!”
林老姐妹又接着讲下去﹕“在这之前的一年半,老头子刚刚过世,也是重病卧床好多年。那时,我就像走到了人生尽头,落入了万丈深渊。我不吃不喝,整整哭了两天两夜。主啊!我可怎么办?老头子走了,女儿也走了,只留下了我这个70多岁的孤寡老太婆。从此以后,我依靠谁啊?主啊!你也接我去吧!第三天早上,天父给我一句话,‘难道你不知道吗?女儿现在在我这里。’神的这一句话,一下子惊醒了我。我想自己信了一辈子耶稣,作了一辈子传道人,怎么事情轮到自己头上,就都忘了。女儿在天父那里,好得无比,将来我们还要再见面,我哭什么?从那天以后,我心里得到了巨大的安慰,没有再落过一滴眼泪。追思礼拜的见证会上,女儿安祥地躺在那里,我就站在她的头边,为主作见证一个小时。是神与我同在,是神给我力量,是神赐我一颗坚定的心。”
林老姐妹接着说﹕“我相信神的应许不会落空,神既然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神也一定会看顾祂的儿女。我是家庭教会传道人,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但是我的生活从来没有缺乏过,天父养活我,弟兄姐妹们帮助我。这些年,年岁是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天父就安排一位姐妹照顾我。这位姐妹家住另一城市,丈夫不在了,唯一的女儿考上大学在我们那里,她愿意搬到我这里来。这不,已经陪伴我好几年了。”林老姐妹越说越感恩。最后对我母亲说﹕“姐妹啊,坚定我们的信心吧!神的应许不会落空,神会看顾我们的,祂是我们在天上的父亲啊!遇到难处了,有了困难了,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祂一定会帮助你的!”
这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林老姐妹坚持要回去,我留不住,只好分手了。望着他们远离的出租车,我想﹕这真是一位走街串户的家庭传道人,神的全职全时间仆人。没有人能够计算出他们的工作量,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辛苦,甚至也没有人能够记录他们这一年、这一生到底带领了多少人信主。他们的事奉是默默无闻的、无怨无悔的,更是心甘情愿的,乐意奉献的。他们在平凡生活的每一天中,传扬、见证、荣耀着主的名,靠着他们生命的自然流露,感动、带领和影响了许多人。福音之火在中国的复兴,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我们不知道他们,但是神知道他们。
三、张老姐妹 — “了不起” 的见证人
一天,在家庭教会的院子里用午餐时,遇到一位老姐妹。老姐妹见我初来乍到哪都不熟,便热心地为我作向导,领我去盛饭、添菜、拿筷子、找坐位。坐下吃饭了,姐妹不问我身份来路,开口就作起了见证。
“我母亲是拜佛的。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烧香磕头、念经拜佛。我这样拜了一辈子,好运没有来,却把丈夫拜走了,女儿也拜没了。丈夫是38岁那年工伤事故死的,转年11岁的女儿淹死了。那时,我还有两个14岁和9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靠我一个人做工和国家给孩子们的生活补贴养活着。经济上还过得去,但孩子们小,完全靠我一人,日子过得艰难,心里更觉难过。如今好了,我信靠了主,主看顾我,分担我的忧愁;主帮助我,加添我的力量。虽说三个孩子还没有信,但三个孙子辈的全都信了。因为孙子、外孙、外孙女都是跟我长大的,从小我就带他们去教会,参加儿童主日学,现在他们都在传福音给他们的爸爸妈妈。我这三个儿女啊,就是要一切靠自己,自己有多大能耐?自己靠得住吗?亲家也有信主的。我那孙子的姥姥不信,还拜佛,七岁的小孙子就对他姥姥说﹕姥姥,您天天拜佛,阿弥陀佛,可还这疼那疼的。我奶奶不拜佛,信耶稣,身体比您好!
“我文化不高,眼睛又不好,学习圣经有困难,但我不怕。每天读一点,有问题就问,三个孙子辈的都是我的老师。这样也好,他们也就顺便读了圣经,学习了主的话语。要读圣经也要祷告,我常常祷告,有事没事的,大事小事情,都愿意和主聊天、讲话。和主在一起,心里甘甜,人也有力量。一次,一位朋友的喉咙被鱼骨卡住了,出不来进不去,一天多了,疼啊!不能讲话,喉咙肿了,我就为她祷告。我将自己的手放在她的喉咙上说﹕主啊!我的手是无能的、无用的,但你是全知全能的,大有能力的。如果你愿意,就借我的手让她得医治吧!我祷告完,她一咳嗽,鱼骨出来了,她能讲话了。
“我退休后在家带外孙子、外孙女,带到他们上学前班,小孙子还没出世。有那么几年,在家没事干,为了传福音,我就去医院,在病房里作清洁工。我每天把病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帮病人倒痰盂、端便盆。病人和家属都说我好,我说﹕‘不是我好,是我们的主好,是耶稣好,耶稣爱我们每一个人。’这时,我就开始讲耶稣,把耶稣介绍给他们,还真有不少人信了耶稣。每当这时,我就感谢赞美主!归荣耀给神!我干这活儿,不是为挣钱,是为传福音。我一个如此卑微的人,能被主用,心里开心啊!
“有一年,病房里住着一位12岁的癌症小姑娘,正在化疗,身体弱得连楼梯都爬不了。孩子的父母也整天忧愁,心疼小女儿,怕钱用完了,断了治疗,家住在农村,经济上不宽裕啊。我就给他们传福音,向他们讲耶稣,对他们讲‘孩子病了,你们担心;治病需要钱,你们着急。这担子太重了,你们担负不起,交给我们的主耶稣吧!祂是全能的神,拯救的主,祂会担当你们的忧愁,救你们脱离困苦,并医治女儿的病。’小姑娘的父母问我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啊?我说有啊!不仅如此,耶稣还要救我们脱离罪恶,得到永生呢!我给他们讲耶稣基督是上帝,讲我们人是罪人,讲十字架的救恩,讲罪人信靠了耶稣得拯救,讲将来永生的新天新地。一连几天他们听得很认真,我带他们作认罪祷告,又多次为小姑娘的医治祷告。我知道只我讲没有用,是神用我这个卑微的人,借着我的口,在他们心中动那大善工,将耶稣的大爱给了他们,将救恩的真理给了他们。后来小姑娘的病有了一些好转,小姑娘长胖了,也能爬楼梯了,小姑娘的爸爸妈妈要感谢报答我。我说我不能做什么,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要感谢赞美我们的主!要归荣耀给我们的主!
“你看我的右眼有毛病,是不是?这是两年前小孙子玩长木枪捅的。当时我站在门后,小孙孙不知道,举着枪冲进门来,枪头朝上刚好捅在我的右眼上,顿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儿女们急坏了,小孙孙吓得直哭,急忙送我上医院。医生说右眼没办法了,不仅如此还要挖掉它,不然左眼也要受影响。孩子们孝顺,为我联系了外地的一家大医院去做挖眼手术。我呢,右眼疼看不见,就向神祷告。要去做手术的头天晚上,我向神求,我说﹕‘主啊!从此你的女儿不就成了独眼瞎了吗?如果你愿意你必保守我,为我留下这只眼睛。’这时心里涌出一句话﹕‘伤在我,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也琢磨不透,就去睡觉了。第二天一早,一睁眼睛,奇怪!眼睛看见了。赶紧转过头,再看后面,是真的!墙上贴的圣经大字看见了。真是感谢神!手术不用做了,右眼睛保住了,左眼也不受影响了。现在,虽说右眼看上去有毛病,视力也不好,看东西有些模糊,但对于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足够了,你说是不是?对了,你说我这么一个卑微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本事,主却使用我传福音,帮助有需要的人,又这样看顾我,保守我,你说我能不感恩吗?你说我有多感恩我就有多感恩,现在这颗感恩的心还在蹦蹦跳呢!”
老姐妹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感恩。看得出来,那颗感恩的心在跳跃着。
渴望 来自中国大陆,现在英国留学。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