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主日祈祷文
主啊,开恩怜悯我这个罪人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0期
天父,我们感谢你,赞美你!我们当乐意事奉主,当来向你歌唱!当称谢进入你的门,当赞美进入你的院!当感谢你、称颂你的名!因为主你本为善,你的慈爱,存到永远,你的信实,直到万代! 主啊,拯救我的神,我昼夜在你面前呼吁。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愿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得蒙你垂听。
主啊,我为我自己远离神的罪痛悔,我愿意今天悔改。我的心思、言语、行为常常违背主的教训,我常常远离神,没有能力为主作美好见证。主啊,开恩怜悯我这个罪人,求你以你的宝血洁净我、遮盖我!主啊,洁净我,赦免我的罪,赐给我十字架上的爱,让我重拾起初的爱心,让我能去爱神爱人爱灵魂。主啊,赐给我十字架的能力,使我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
主啊,求你复兴我!求你将你的灵放在我里面,我就要活了!求你使我从坟墓中出来,将我分别为圣,领我进入你的安息之地。求你使我站起来,成为耶和华的军队中的一员精兵!主啊,我常有软弱,求你常常扶持!主啊,求你催逼我常常读经,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求主你催逼我在圣灵里祷告,主,我知道我若不随时多方常常祷告,我的灵命便无法复兴!主啊,求你的灵复兴我!倒空我,破碎我,除去我的“老我”,把我的“老我”钉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与主同死同活!主啊,“我”要死去是何等的难啊!但恩主耶稣,我向你呼求,你便成全,使我的“旧我”死去。主啊,求你在我里面活着!我仰望你的怜悯和保守,如同仆人仰望主人的脸,主啊,求你不要离弃我,你的爱保守我,直到见主面,阿们!
.jpg)
主日信息
为万人祷告的意义
王峙军牧师
王峙军牧师信息视频如下:

王牧师信息视频YouTube链接,
请点击:为万人祷告的意义
王峙军牧师信息音频如下:
信息大纲
提摩太前书2:1-7
1.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2.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3.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
4.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5.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6.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7.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
观察:
在我们所读的这段中文经文中,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万人”这个词出现了三次(为万人恳求,愿意万人得救,作万人的赎价)。事实上,原文中,这个形容词(可以译作“万人”、“一切”或“所有”)出现了6次。
可见保罗在这段经训中所强调的不是部分,而是整体;不是某些人,而是所有人。
我们借着今天的经文,要思考的问题是:基督徒为万人祷告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讲两个方面:
1.为万人祷告,是为着基督徒可以敬虔端正度日(1-3)
2.为万人祷告,是与那位“愿意万人得救”的神同工(4-7)
一、为万人祷告,是为着基督徒可以敬虔端正地度日(1-3)
1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2 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第1节开头的οὖν(所以),中文和合本没有译出。这个推论连接词,表明保罗接下来的劝勉,和前面的经文有关联——
18我儿提摩太啊,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将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在这个基础上,保罗提出了他的劝勉:所以,我劝你第一要做…
“第一”(πρῶτον πάντων):首先,所以事情中第一(要做的)。在“第一”后面跟着一个现在式中间态不定词“做”(ποιεῖσθαι ),因此可直译作:我劝你第一要做。
“做”什么呢?
做四样事: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这四个名词,都是和祷告有关的词。也可以说,四个字都是在说祷告,只不过在说祷告的各个层面或各个角度。
保罗用四个字,表明我们的祷告,应该是全面的祷告。
“恳求”(δεήσεις):为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向神祷告。
(1)圣经中为自己恳求的例子:路加福音1:13,天使对撒迦利亚说:“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以利沙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2)为他人恳求的例子。以弗所书6:18说,“ 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儆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3)神对恳求的态度。彼得前书3:12说,“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4)“恳求”这个词,也曾用在主耶稣身上(希伯来书5: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祷告”(προσευχὰς):这个字强调以信心和爱心,自然地向神倾心吐意。
如希伯来书4:16所说的“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向神祷告。
“代求”(ἐντεύξεις):和祷告意思相近。也可以译作“求告”。
“祝谢”(εὐχαριστίας):感恩的祷告。
我们如此“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以至于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直译作“在一切的敬虔与尊严中,平安无事地度日”)。“敬虔”和“端正”,都是在说基督徒的生命质量。基督徒要带着这样的生命质量,平安无事地度日。
“平安”(ἤρεμον):此处主要指外部环境的平安。耶利米书29:7说“要为那城求平安”(先知耶利米从耶路撒冷寄信给在巴比伦的犹大人,“4信上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对一切被掳去的,就是我使他们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的人,如此说,7.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为那城祷告耶和华,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无事”(ἡσύχιον):内心的平安(参活泉卷八页261)。
“敬虔”(εὐσεβείᾳ):对我们基督徒来说,“敬虔”(piety)是指对神有合宜的态度,是形容我们与神的关系。对神的信与爱。“敬虔”是生命特质。在圣经中,“敬虔”一词只是指人对神,而不是人对人。因此我们不会说“这个人对人很敬虔”。但一个对神敬虔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对人有爱心,和人有合宜之关系的人。
“端正”(σεμνότητι):属神儿女的尊严。基督徒的尊严,不是属世的地位与体面。而是让世人看见你是一个“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1:4,“神的性情”NIV作the divine nature)的人,你是一个在基督里恢复了神的形象的人。你的生命中有一种神同在的尊严。
“度日”(βίον διάγωμεν):基督徒要恒切祷告中,持续地过每天的日子。
应用:这两节经文,指出了——
(1)基督徒在世上的责任——为万人(包括君王和一切在官位上的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使徒保罗使用“恳求,祷告,代求,祝谢”这4个与祷告相关的字,表明他希望基督徒的祷告是全面的,我们不能单单为自己祷告,也要为他人祷告;我们也不能单单为我们的需要求告,我们也要单纯地借着祷告来赞美、敬拜、感谢神。
(2)基督徒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
3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
“这是好的”(τοῦτο καλὸν):恒切祷告,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是好的。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也就是说,这样的生活,是讨神喜悦的生活。
“神,我们的救主”(τοῦσωτῆρος ἡμῶν θεοῦ):圣经中称耶稣基督为救主,也称神为救主。接下来,保罗用一个由ὃς(who/祂)引导的从句,引出圣经中极为重要的神学真理——
二、为万人祷告,是与那位“愿意万人得救”的神同工(4-7)
4 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万人”(πάντας ἀνθρώπους):是一个极具包括性的短语,指所有的人。和前面出现的“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中的“万人”意思相同。
保罗之所以劝提摩太为“万人”祷告,是因为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基督徒为“万人”祷告,正是与那位“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的神同工。这也是为什么保罗劝提摩太“第一”为万人祷告的理由。
现在的问题是,神“愿意万人得救”,是不是就会达致所有人都“得救”的结果呢?如果是这样,“普救论”岂不是成了真理吗?
请注意,“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这句话的完整性。
“愿意”(θέλει)这个现在式主动态陈述语气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表明神有一种客观而持续的旨意,就是希望基督的救恩可以临到普世。也是为什么耶稣基督要差派门徒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太18-20),要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徒1:8)的原因。根据启示录,我们确实看到,被杀的羔羊,用祂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5:9)。
在“愿意”后面,跟着两个过去式不定词:“得救”和“明白”。这两个不定词的逻辑主语都是被放在强调位置上的“万人”。
“得救”(σωθῆναι)是过去式被动态不定词,说明人脱离罪恶与死亡,并非靠人自己的力量,而是靠神的拯救作为。“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明白(真道)”(καὶ εἰς ἐπίγνωσιν ἀληθείας ἐλθεῖν)直译作“来进入真理的知识里”。过去式主动态不定词“来”(ἐλθεῖν),表明神愿意众人“得救”必须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要“来”,借着听信福音真理,而得着基督的救恩。神愿意人“来”,也呼召人“来”,启示录22:17说道,“……口渴的人也当来(“来”是命令语气);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神固然愿意万人得救,但神愿意万人借着明白真道而得救。
若有人想用这节经文支持“普救论”异端,就是谬解神的道。
5 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6 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5-6两节,是神愿意人所明白的真道的内容。也是圣经中最重要的教义性内容(特别是基督论内容)。
第5节开头的“因为“(γὰρ)表明,5-6两节,是“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的原因或基础。甚至也可以说是“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基础。这位愿意万人借着明白真道而得救的神,是独一的神;在神和人之间,也只有一位中保。这位独一的中保,就是那位成为人的耶稣。“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是福音真理的核心内容,是圣经反复强调的,如可10:45(“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再如加拉太书1:4(“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弗5:2,多2:14。
“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τὸ μαρτύριον καιροῖς ἰδίοις):直译作,这见证在它自己的时间(显出来了)。“这见证”就是前面的“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
7 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
“为此”(εἰςὃ),即为第6节的“这见证”(τὸ μαρτύριον),也就是为“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这样的救恩真理。
既然神“愿意万人得救”是借着“明白真道”,保罗就顺从神的差派,以使徒的职分,宣讲神的启示之道,特别是在外邦人中,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
保罗的职分和使命,与前面的教义性内容,关系密切。
思考与应用
1.请省察我们自己的祷告生活:你每天花多长时间祷告、默想、亲近神?
2. 你是否常为万人祷告?为万人祷告,在你的祷告生活中占什么分量?
3. 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为万人祷告时,就是与神同工?
王峙军牧师 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生命季刊》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