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关于“使徒行传”查经的通信
2015/7/17 10:44:27
读者:6405
■任不寐

生命季刊 第44期 2007年12月

 

 

亲爱的余弟兄﹕
 
谢谢你的那些评价,特别是充满爱心的劝勉。等候一段时间再交通,也是让神的灵在里面做工了。更祝贺你带领查经学习《使徒行传》,因人若不在事奉中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神,真正被神使用。但按我的经验,每次事奉,一定要靠着祷告,而不是首先靠自己的聪明和准备。事奉是一场属灵的事件,是争战,不是一堂哲学课。这对你也许特别重要。第一次务要在聚会前好好祷告。
 
我个人特别感动的是《使徒行传》第9章,所以请允许我以此为例。我感谢神让我自己真正经历了大马色的道路,就是一个耀武扬威奔驰在罗马大道上的“公共知识分子”,怎样被神一拳打下马来,才在绝境中悔改归正的。信徒的人生应该要经历这样的起伏。首先,在世界里你可能一度靠自己的才华被万人喜爱,但因为罪,一夜之间就为万人否定——这时候,你才真正到了神国的边界,就是在深坑里完成三大认识上的转变﹕自己是什么,人是什么,而神是谁。这是瞎眼得见的过程,这是真正发生着的神迹。这是寻找神,或者被神找到的开端。于是约拿在鱼腹中才呼喊求告神,保罗在“马蹄下”才看见主。我认为,解经确实应该和自己的生命发生关系,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我不敢说所有信徒都必须有此经历,但我相信,这个经历是符合罪人被救的基本模式的。保罗不仅是宣道的榜样,更是归正的标本——人归主不可能是主动的,而必然是被“打翻在地”,看见自己是谁,然后才誓死忠心。神拣选一个人未必是因为他是个好人,而是因为神的爱,以及神要使用这个器皿。
 
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查经的资料(如果可能最好看一些英文数据),但更主要的是反复读你要分享的经文(比如徒18),并将之放到整本书中,以及整本圣经里面去理解,特别是靠祷告求圣灵的带领。所以第三,应该从圣经出发回到圣经中去。
 
《使徒行传》(以及整本圣经)的真正作者是圣灵,而圣灵在《使徒行传》中也是真正的“主人公”。记住这一点很重要。《使徒行传》实际上是圣灵在初期教会里面的工作记录,所以你在那里看不到任何一位使徒完整的传记。连保罗的“传记”都不完整,我们不知道他从哪来的,而且到了罗马监狱中就没有下文了。熟悉传记文学的读者看《使徒行传》就会觉得很乱,似乎没有什么头绪,甚至会觉得路加这位医生作者的“文学水平”实在乏善可陈。这样的误会或无知实在令人羞愧。我自己以前就这样想过。但如果我们看见这书真正的主人公,按时间序列所记载的祂的精致、完整、非常逻辑的“历史”,我们不得不叹服神是何等的奇妙,而圣经真的只能是神的话语了。
 
保罗在大马色路上的遭遇,不过是这整个计划中的一环。福音进入欧洲不再仅仅依靠那些渔人,而是需要一位深谙“两希文化”的学者。保罗(熟悉犹太文化和希腊文化,住在大数那个地方,并且是罗马公民。这和彼得等很不同)以及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利尼人。保罗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但他的学生已经是生理上的混血儿了——福音向西之旅由此及彼)递进了这种计划。讲《使徒行传》最大的危险就是真的以使徒为中心来讲解,而忘记了神才是中心,基督才是中心,圣灵才是中心。保罗归正也告诉我们,即使他是凶手至少是帮凶的时候,基督已为他而死。所以我们就知道保罗后来的书信是怎样和自己的大马色之行紧密联系的。而他归正和以后的奔跑,神怎样一步一步带领的。
 
最后,记住,“务要抵挡魔鬼”。一次很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传讲的失败,我自己有这方面很深的教训。首先不要小看任何一次、任何小规模的查经。在人看来或许是小事,但领受并带领人领受神的话乃是天国里的大事。务要庄重尽力,且不要以人数、学术水平等论断聚会。其次,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受欢迎上面,而是放在怎样让圣灵成为中心,借着神的话在每个人里面动工。那黑暗势力首先不是攻击别人,而是诱惑传道人取代神,借着传道荣耀自己。此外常见的就是魔鬼精于把骄傲和纷争放到学习聚会中,在人为言辞、为属灵、态度等而起的争吵中,神的道理被放在地下室的马槽里。
 
我也会为你带领的查经聚会祈祷。但我个人一直不是很赞成“轮流查经”、以及未很好装备就去带领的状况。查经是需要呼召、恩赐和艰苦的装备的,“民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普世价值”,“名人效应”在这里更是属撒但的(我在这里指“因为我是文化明星所以我就能够特别好地带领人学习圣经”那种状况,这和你无关,倒和我自己有些关联)。但国内情况如此,神的大能和怜悯必能成就大事,并逐渐推翻各种拦阻,复兴更多的美好见证。愿祂的旨意成就。
 
任不寐
 
20071113
 
 
任不寐  来自中国大陆,现在北美读神学。
 

---------------------------------------------------------------------------------------------------------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本刊电子版文章时,敬请注明文章转自www.cclifefl.org,并请注意在转载时,不得对本 刊文章进行任何删改。本刊的印刷版(Printed copies)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欢迎个人或团体订阅。请参考回应单。若需书面转载本刊文章,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

    本网页由生命季刊设计维护,请尊重本刊版权。